丁學良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範圍
類型

疫情讓「一帶一路」進入「重點項目維持」階段

丁學良:在歷經高速擴張、我稱爲「九九歸一」的第一階段後,「一帶一路」在去年春夏開始區域性收縮調整,而疫情又將它迅速推入第三階段。
2020-05-18

疫情對中國供應鏈優勢的影響

丁學良:疫情使得成本不再是供應鏈佈局時唯一或最重要的考量,這甚至會影響到一些本來被認爲是中下端的製造業在中國的佈局。
2020-04-15

對手判別中國的「五個尺度」

丁學良:憑藉幾條深層次主線,我們才能冷靜解讀爲何美國政界終於宣示中國已成其兩大主要「戰略競爭者」之一。
2018-05-18

他們對準中國並非一時衝動

丁學良:外部世界對中國的反擊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儘管在衆人眼裏,川普的具體操作常常顯得是心血來潮。
2018-04-24

外部世界反擊中國:此伏彼起(一)

丁學良:外部世界反擊中國在海外的「擴張和勢力影響」,這並不只是中國威脅論的翻版,我們應理解其深層脈絡。
2018-03-30

提議大學生研讀的中國文革書目(下)

丁學良:我深感,如果你不想學生在文革課堂裏鬧場,就不要強使學生接受唯一的某種論點,即便你自己堅信這個論點。
2018-02-13

提議大學生研讀的中國文革書目(中)

丁學良:文革運動高層領導人和重要受害者的傳記和回憶錄是最關鍵的資料,可惜其中內容可靠、描述客觀的並不常見。
2018-02-02

提議大學生研讀的中國文革書目(上)

丁學良:過去28年裏筆者給海外的大學大學生和碩士生提議文革研讀書目,這些書包括起步性質的和進一步深究的。
2018-01-10

在中國大陸之外嘗試「接地氣」

丁學良:在中國大陸之外講授文革課,給這門課接地氣的可能性造成多種困境,我必須尋找合適的「地氣連接閘門」。
2017-12-13

西方學生上文革課常發「奇想異見」

丁學良:哈佛大學生對中國的背景知識欠缺常引發令人開懷的效果,但他們思維獨立不羈,聯想對比的活躍度非同凡響。
2017-11-24

哈佛校長的建議:中國文革有世界含義

丁學良:文革涉及的諸多元素是現代社會普遍面對的問題。從儘可能超越性的視野講授文革課,是我始終追求的目標。
2017-11-15

「革命之母」:100週年和50週年

丁學良:100年前的俄國革命爲「革命之母」似無爭議;在我看來,50年前的中國文革則爲設計中的「革命之母」。
2017-11-09

臺灣的「中華民國」大禮服還會穿多久?

丁學良:從1990年代尾期直至2016年,中共對臺工作系統意外地成了允許臺灣借用「中華民國」大禮服的中流砥柱。
2017-02-16

無人出頭「扛大旗」的時代

丁學良:這是一個缺乏有人敢於出頭扛大旗的時代。這發生在十月革命100週年,真是令人唏噓不已的超級悲喜劇。
2017-01-18

川普將如何亂點中國「穴位」?

丁學良:倘若共和黨強硬派把以前提倡過但沒有被採納的對華政策建議,重新包裝提供給川普,他會不動心嗎?
2016-12-01

這是川普的1966年

丁學良:就川普勝選而言,現代世界政治範圍內最深刻的比較參照系之一是1966年發生在中國的那場大事件。
2016-11-15

爲什麼華人社會少有恐怖襲擊?

丁學良:華人社會在防堵恐襲方面能夠達到極爲可觀的成效,一是由於官僚統治,二是由於理性主義的文化根基。
2016-08-25

中國外交官訓斥人的苦衷

丁學良:我力求站在政治文化和行政體系比較的層面,對中國外交官訓斥外國人作出「同情理解」的適度詮釋。
2016-07-26

中國對美國孤立主義的愛與恨

丁學良:川普外交政策倡議是北京樂見其成的大好事。其倡議若成現實,中國可能成爲頭號區域性國際警察。
2016-06-24

判別「文革」是否再來的三個路標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我們可以憑藉過去的歷史經驗,輔之以比較政治社會學的視野,勾畫出「文革是否會再來一次」的幾條邊界線,以判斷其再發生機率之大小。
2016-05-09

友情提示:在谷歌必應上輸入 「丁學良 site:ftchinese.com」,就可以搜尋FT中文網上的內容,其搜索結果按重要性排序。
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