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觀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A-List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對拜登-賀錦麗的期待:開啟美國大和解時代
連清川:拜登-賀錦麗體系有極大可能開啟一個大和解時代,因為他們是成熟、穩重和正直的政客。妥協和交易本來就是美國政治的核心原則。
2小時前
一個在美華人對拜登新政府的期許
李偉東:候任總統拜登說:美國又回來了!這句看似平淡的宣言,說出了我四年的期待。是的,歡迎美利堅歸來。
4小時前
創新奇智徐輝:人工智慧可以賦能百業
創新奇智CEO徐輝認為,人工智慧在包括工業、金融、零售,以及教育和醫療領域的應用都會有強勁的創新和增長的勢頭。
2小時前
「少數」與「多數」的轉換:美國民主制度還靈嗎?
董一夫:少數族裔所構成的「少數」近年來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政治權力,從而減少了在「少數服從多數」民主制度下做出的利益犧牲。
4小時前
特朗普終於把支持者逼過界了嗎?
楊蓓蓓:發生了國會被襲事件後,對7400萬支持特朗普的人進行妖魔化成了一項娛樂,而這只會讓美國更加分化。
3小時前
書評:《下一場大遷徙》
韋格斯蒂爾:移民的後代沙阿曾經認為移民是不正常的,但在研究生物界廣泛的物種遷徙和人類遷徙的歷史後改變了看法。
6小時前
Lex專欄:ETF市場中的巨鯨
去年投資者向ETF投資產品投入了7629億美元,其中有一半以上流向了先鋒和貝萊德。這種壟斷地位著實令人擔憂。
7小時前
為移民說公道話的好書
新書《他們與我們》理直氣壯地捍衛開放邊境和人員自由流動。該書有力論證移民的積極影響,揭穿反移民論者製造的神話。
7小時前
從工作的日常入手提升員工幸福感
方洙正:這次疫情給了企業一個機會,可以引入新的工作方式,減輕員工壓力並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一些公司的做法可以提供借鑒。
9小時前
信貸市場面臨風險
目前存在大量樂觀情緒的信貸市場就像一座積木塔,如果央行不再為其提供重要支撐,這座塔可能會開始搖晃。
1天前
疫苗無法在近期內讓人們重返辦公室
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許多人對接種疫苗感到猶豫,而率先宣布「沒接種,別來工作」政策的老闆也不幻想可以強迫所有員工接種疫苗。
1天前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國為何不反駁「美國是印太國家」的說法?
曹辛:拜登任命坎貝爾為「印太協調人」,這表明未來亞洲事務將在美國外交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這一行動?
1天前
科技股繁榮:過去與現在
麥肯齊:在互聯網泡沫破滅20年後的今天,投資者再次聚焦於一個問題,即美聯儲的貨幣支持措施將在何時退出。
1天前
中國股市:焦灼的「分化」
周浩:如果「分化」成為必然趨勢,對投資機構的大浪淘沙也不可避免;馬太效應會讓資管市場集中度上升,價值挖掘的分化仍將延續。
1天前
對同業存單信用分層的風險提示與建議
蔡浩、李海靜、楊海帆:儘管今年像2019年接二連三發生銀行風險暴露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弱資質中小銀行的存單風險仍足以引起投資者警惕。
1天前
分析:中國第四季度GDP數據的五大看點
中國將於周一發布的最新經濟產出數據,很可能會給中國政府帶來誇耀本國從新冠疫情中迅速復甦的又一個機會。
1天前
陰謀論會摧毀理性社會
桑希爾:對陰謀論僅僅置之不理還不夠,必須不遺餘力地抵制。對宣傳陰謀論的政客,則應投票將他們趕下台。
1天前
點外賣帶來的「慵懶」到底有沒有價值——答項飆的三個問題
劉遠舉:認為市場嬌縱了消費者、造成資源浪費,這正是計劃經濟者批判市場經濟的主要觀點。
1天前
推特封特朗普號事件中的公權、私權與言論自由
鄧聿文:因特朗普公職人員的身份,對他的個人言論要求也應遠高於一般公眾,他的推特言論理應具有高度真實性和公正性。
4天前
美國企業界能與特朗普割席多久?
眼下美國企業界正忙著與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拉開距離。但為什麼他們花了這麼長時間?他們的厭惡會持續下去嗎?
4天前
封鎖期在家上學生存指南
凱爾索爾:我們如何在這場混亂中生存下去,確保我們的孩子毫髮無損地進入大流行後的世界?我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秘訣。
4天前
危機時刻需要怎樣的領導?
古多爾:政府應該儘可能廣泛地聽取不同學科的意見,以科學為依據制定政策,而不是聽由一部分科學家說了算。
4天前
人事更替:朝鮮勞動黨八大的新意、亂象與隱患
葉勝舟:高官升貶太劇烈太任性,自己和家人沒有安全感,對金正恩只有恐懼,不是發自內心的擁戴,朝鮮政局必有動蕩的重大後患。
4天前
Lex專欄:台積電前景大好
推動台積電第四季度凈利潤增長23%的訂單激增是全方位的,而且不會只是短暫現象。該公司面臨的需求增長才剛剛開始。
4天前
平台反壟斷:回到基本面
許可:平台反壟斷應將重點放在「限制自由進入市場」之上,既要反在位企業排除後來者的市場壟斷,又要反行政力量限制後來者的行政壟斷。
6天前
每周時事分析:關於朝鮮勞動黨八大後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
曹辛:朝鮮勞動黨八大繼續把美國列為「最大的敵人」,使朝鮮外交幾乎全部回到金正日時代,而這在今天意味著什麼?
5天前
誰讓「80後」家長內卷?
楊楊:中國年輕一代父母希望孩子具備數學思維的期望,在很短時間內變得迫切起來。更要緊的是,期望已經轉化為購買力,火花思維們的爆發來勢洶洶。
2020年11月6日
安全與自由之間:新加坡的防疫探索
徐海娜:基於藍牙技術的可穿戴式防疫追蹤器會侵犯隱私嗎?全民檢測是否萬無一失?對保障個人自由和公共安全,新加坡人民有疑慮,政府也在探索。
2020年10月29日
減少學生跳樓悲劇,從提升教育專業度入手
徐海娜:如果家長和校方能從提高教書育人的專業性入手,重複地教和耐心地等,或許能減少類似跳樓悲劇的發生。
2020年9月25日
做教育爬坡中的引導者
李靜:無論是陪伴孩子成長,還是推動教育實驗項目,更重要的是努力的初心和過程,將結果「還與天地」。
2020年9月9日
在焦慮的時代,閱讀如何療愈內心?
徐海娜:如果我們能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孩子便有機會獲得被文字撫慰的安詳,他們任何時候都能獲得恢復自信和內在成長的精神力量。
2020年8月27日
熱門文章
1.
分析:中國第四季度GDP數據的五大看點
2.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高於疫情爆發前水平
3.
中國股市:焦灼的「分化」
4.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國為何不反駁「美國是印太國家」的說法?
5.
拜登計劃一上任就立即逆轉特朗普的一些政策
6.
面臨三大威脅的倫敦還能風光多久?
7.
安謀中國負責人獲利於投資客戶企業
8.
巴西批準阿斯利康及中國科興疫苗
9.
新消費的迷思:下一個「奶與蜜之地」在哪裡?
10.
晶片短缺迫使奧迪推遲部分豪車生產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