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觀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A-List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觀點
Lex專欄:對華為關上的門,將對愛立信打得更開
雖然最近的事件與安全擔憂沒有直接關係,但它加劇了人們對華為日益加深的不信任。華為的北歐競爭對手將從中受益。
2018年12月7日
思考華為事件要避免民族情緒與自力更生思維
余智:思考此事應避免民族情緒,回到法律層面進行分析判斷,並避免陷入自力更生思維模式,堅持對外開放與合作發展。
2018年12月7日
孟晚舟事件給美中貿易談判蒙上陰影
美國戲劇性地對華為加大打擊力度,孟晚舟被捕可能已變成重大外交事件,美中達成的脆弱的貿易停火協議面臨考驗。
2018年12月7日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榮欣:早期學英語,家長切忌太功利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考試部市場副總監榮欣介紹了雅思考試的新變化,以及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情況,還分享了她對於孩子早期學英語的見解。
2018年12月7日
自主創新取決於新一輪改革開放
蔡浩:改革開放過往四十年給中國帶來的以技術模仿、技術轉移的路徑不可能長期有效,要轉向自主創新的道路,必須用新一輪改革開放引領的制度創新做保障。
2018年12月7日
非洲債務問題主因不是中國
松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低收入國家債務水平日益上升的警告,引發了如下疑問:債務困境在多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貸款?
2018年12月7日
以貿易為名,美中真正打的是技術戰
崔大偉:這次貿易衝突不過是美中圍繞技術展開的戰爭中的一場小規模戰鬥,而技術戰爭本身是美中之間長期鬥爭的一部分。
2018年12月7日
美中試圖重建市場對貿易停火的信任
投資者對中美貿易停火協議缺乏實質性共識感到擔心,引發股市拋售潮,兩國政府分別對達成全面協議做了積極表態。
2018年12月6日
陳志武:年輕人「借貸消費」背後的金融邏輯
金融和市場經濟是個人實現自由和解放的必經之路,引導年輕人正確消費、適度使用金融產品,不僅推動了個人價值增長,還促進了社會繁榮和國家經濟增長。
2018年12月6日
Lex專欄:貿易戰中的航運業
到目前為止,貿易戰給集裝箱運輸帶來的影響似乎並不大。真正受影響的是干散貨,特別是大豆等作物。
2018年12月6日
中國已經失去美國了嗎?
張鋒:中美關係的形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新冷戰」則是言過其實,是對不同歷史情境的誤讀。
2018年12月6日
美國不應試圖阻礙中國合法增長
拉詹:如果美國接受中國作為全面合作夥伴、並就中國負責任地參與全球事務進行談判,便可能塑造21世紀的未來。
2018年12月6日
決定中美關係的,是美國如何看中國
榮劍:中國官方和自由派知識分子從各自的期待出發判斷美國政治和中美關係,只能是一廂情願。比中國如何看美國更重要的,是美國如何看中國。
2018年12月6日
FT社評:為「自己人」做點實事
中國民營企業家被告知他們是「自己人」。既然如此,中國領導層應該拆除偏袒國企的架構,確保信貸公平流動,保障民企法律獨立性。
2018年12月6日
美股覆巢之下的完卵
程實、王宇哲:美股的周期牛長熊短,主導但並不完全決定全球股市表現,美股行業估值擠泡沫,牛市中領漲板塊在調整期壓力最大。
2018年12月6日
低頭致意,天地無邊
許章潤:作為近代中國文明大轉型的第三波,自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不過是在四個維度上的「低頭致意」,以期吾國吾族能擇善而從,昂首做人。
2018年12月5日
特朗普與美國例外論
加內什:美國例外論早已終結,特朗普只是拋棄了偽裝。儘管美國例外論者心懷強烈不滿,但真正該指責特朗普的,應是那些現實主義者們。
2018年11月30日
育兒道路上,爸爸的作用比想象的還要大
徐海娜:爸爸在育兒中是不可忽略的存在,但是男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怎樣參與育兒,而同時不被太太抱怨。實際上,男人們往往比自以為的更有能力使整個家庭快樂。
2018年11月29日
少年自殺,是因為缺乏「挫折教育」嗎?
徐海娜:「挫折」不等同於羞辱、責罵、體罰、語言暴力,而且真正需要挫折教育的是孩子,還是成人呢?究竟是孩子們不能面對失敗,還是家長不能面對失敗?
2018年11月15日
除了懲戒,還能怎麼面對「不聽話」的學生?
徐海娜: 要求「懲戒權」的和」必須讓學生有所懼怕」的,都沒有認識到教師特有的專業性何在,所以他們才想象不到,除了懲戒與規訓之外,還有很多令學生「聽話」的方法。
2018年11月9日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徐海娜:老師也是一種「專業」,信任學生、善待學生,為學生創造公平教育機會,都是專業精神應有之義。
2018年10月24日
請勿用陳腐方式教育現代學生——從 「學生不交作業,家長一起受罰」說起
徐海娜:當老師把威脅、羞辱當成教育的手段,怎麼還能期望教育出懂得尊重他人的學生呢?當家長敢怒不敢言,又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成為剛正不阿大寫的「人」呢?
2018年10月15日
越難讚美的孩子和家長,越要讚美他們
徐海娜:對於「好學生」來說,父母和老師開口讚美似乎並不難。但假如是一個怎麼幫他成績都不見起色的學生呢?假如是一個上課搗亂,下課又騷擾同學的學生呢?
2018年9月12日
閱讀怎樣帶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徐海娜:為了讓孩子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學業上來,而拿走孩子喜歡的課外書一定是不明智的。拿走他的快樂,他怎麼會有力量去努力學習呢?
2018年9月5日
如何教孩子真正學會尊重?
徐海娜:在今天優裕的環境中長大的許多孩子,卻不懂怎樣尊重父母、師長及其他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2018年8月9日
羨慕又抵觸?——如何健康面對「別人家的孩子」
徐海娜:當我們只會教育子女與人競爭,從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到謀害「別人家的孩子」似乎也沒很遠的路要走。
2018年6月21日
給孩子看的繪本,為什麼要家長讀出來?
徐海娜:為孩子讀繪本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大腦愛上閱讀,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更是我們重溫自己童年的過程。
2018年6月14日
停止語言暴力,別做孩子心中的「暴君」
徐海娜:恣意出口傷人,學生依然聽話,往往老師家長都很高興,但這豢養了成人和孩子彼此內心的暴君。
2018年5月8日
什麼樣的父母最有資格談育兒經驗?
徐海娜:「自省智慧」高的父母從自身尋找問題根源,更有創意地解決問題,不會把孩子當作一件產品,更不會去和他人比較。他們比「虎爸虎媽」更有資格談育兒經。
2018年4月9日
童話之外的安徒生
徐海娜:4月2日是安徒生的誕辰。他的童話經久流傳,丹麥讀者讀的最多的卻還是他童話之外的作品。他為文學之路飽經滄桑,內心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詩人」。
2018年4月2日
熱門文章
1.
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甚微
2.
中美在北京恢復貿易談判
3.
對中美經貿談判,中國需要一個雙贏協議
4.
當心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紅線」
5.
《流浪地球》:科幻大片有了中國視角
6.
我的新年期許:用兩張「票子」取代兩根「杆子」
7.
英國防大臣對華言論引爭議
8.
沙特王儲面臨空前國際壓力
9.
螞蟻金服同意收購英國支付集團
10.
調研:中國消費者對華為的偏好度提升
|‹
上一頁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