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評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歐盟難以降低對華貿易風險
貝蒂:歐盟不希望與中國脫鉤,而是希望降低對華貿易風險,但在這方面,歐盟缺乏戰略,也難以構建有效工具。
5小時前
疫情並未影響年輕人就業前景
奧康納:我曾擔心疫情會損害年輕人的就業前景,但研究發現年輕人的就業前景和就業質量均未受到明顯影響。
10小時前
孩子到加拿大上學後,什麼纔是真正應該焦慮的?
Kai Cui:多倫多公校教育局華裔教育委員裴衛東(Weidong Pei)表示,西方社會過度強調政治正確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平應當引起關注。
1天前
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的衝擊
拉瓦爾: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都會造成長期不利影響,除了裁員,企業還有其他辦法渡過艱難時期。
1天前
北韓國家預算的變與不變
葉勝舟:與2022一樣,北韓2023年國家預算開支主要也用於三個領域——加強國家防衛力量、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1天前
字節跳動在美國政界的「致命遊戲」——遊說國會山
楊方曦:TikTok政治遊說核心還是中國背景及其所牽涉的議題。可是,TikTok對這幾個最該遊說的議題卻繞道而行,並未集中資源突破。
1天前
市場重新估值背景下的投資策略
米勒-格利斯曼:隨著全球經濟成長與通膨雙雙傳來利好消息,股票相對於債券的表現似乎在好轉,但風險依然存在。
1天前
超募、上市動機和創業利潤
古堯:超募有著必然性,是產業資本轉化爲金融資本後的估值差異,產業創辦人有極強的動機獲得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上市後帶給創辦資本的「創業利潤」。
1天前
中國資產證券化當前存在問題與風險
王倩、曲溟:本文指明瞭作爲高質量發展的資本市場,中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存在哪些問題,並結合實例與案例,進行詳細的論證,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應用價值。
1天前
奢侈品市場保持繁榮 超富羣體彰顯持久力
福魯哈爾:有錢人在發揮他們的「動物精神」,最新數據令人產生疑問,我們關於奢侈品消費和富人的許多傳統觀念是否站得住腳?
2天前
以受害的名義擴張——亞歷山大•杜金思想述評
成朝庭:杜金實際上是用受害者作爲修辭術來表達俄羅斯歷史上根深蒂固的擴張主義、帝國主義和沙文主義傳統。
2天前
「反覺醒」如何讓普丁在西方找到盟友
拉赫曼:俄羅斯總統把自己標榜爲傳統基督教價值觀的捍衛者,以此吸引西方的文化保守人士,尤其是熱衷於「對覺醒宣戰」的美國共和黨人。
2天前
看懂此輪「去全球化」辯論的三種方式
圖茲:人們熱議去全球化和脫鉤,統計數據卻顯示貿易和投資模式呈現慣性般的連續性。該怎麼解讀這種脫節?
2天前
展望2023:如何管理預期和信心?
聃丘泰、溫建東:政策左右搖擺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失調,不同利益集團獲得感不平衡。中國應探索新共識,保證國家理念「中性」。
2天前
如何以NFT改變旅遊產業發展模式——一個柬埔寨案例
孫英龍、王英良:NFT在旅遊領域的應用正由理論變爲現實。數字模式與傳統旅遊產業的融合,契合後疫情時代旅遊產業發展(投資)的需要。
3天前
世界沒準備好迎接漫長的艱難歲月
夏爾馬:下一輪衰退應該不會那麼快發生,但它可能以人們不熟悉的樣子出現,也許不會太嚴重,但會更持久,因爲更具粘性的通膨。
3天前
展望2023:加密貨幣是一顆未爆的金融炸彈嗎?
周子衡:監管者不斷高聲示警加密貨幣,一輪輪暴跌與醜聞下,加密貨幣體系雖全線潰退,但仍未整體崩塌。它會是2023年市場的灰犀牛嗎?
3天前
只顧追求效率終將遭到反噬
福魯哈爾:西南航空大癱瘓事件反映出整個美國企業界面臨的一個問題,即過去40年追求「效率」的企業管理模式已山窮水盡。
4天前
當音樂遇到經濟學
王軍:經濟學家很早就關注到了音樂問題。100年前,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其傳世之作《經濟學原理》中多次提到音樂。
4天前
展望2023:不確定性下如何決策?
李楠:去年既是一場大考,也給所有人上了一堂大課。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短期內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中長期內,依然最具有成長潛力。
4天前
看清勞動合同中的「小字」
奧康納:經濟學家剛開始關注勞動合同中的條款和條件。律師寫的這些小字正在悄悄影響勞動力市場的運作,而且不一定是朝著好的方向。
4天前
投資環境變化帶來動盪也帶來回報
柯克倫德:對於2023年,我們預計通膨會下降,而由於有經濟衰退的風險,債券再一次適宜用來分散投資。
5天前
爲什麼科學進步越來越慢了?
阿胡賈:近幾十年來,顛覆性的科學成果似乎在減少,很多論文似乎只是在概念上「炒冷飯」。研究證實這個令人擔心的問題確實存在。
5天前
中國重新開放對貿易和全球化是件好事
貝蒂:如果中國消費反彈,航運擁堵可能會再次出現,但與全球經濟衰退相比,它不算一個太糟糕的問題。
5天前
從地下到地上的外匯收付——跨境電商的資金流
李瀚明:爲了降低成本,跨境電商行業將傳統的匯兌模式發揚光大,形成了既有創業科技企業入局,又有電商平臺增值服務的格局。
5天前
2022給我們哪些投資教訓?
伍治堅:2022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因爲它打破了多個紀錄。因此很多讀者會產生以下疑問:發生了什麼?爲什麼?接下來怎麼辦?
2023年1月25日
徐瑾書單:春節閉門讀歷史
徐瑾:歷史對於國人來說,不僅是過去的新聞,更是現實的信仰之一。我選了幾本適合假期的讀物,與大家分享。
2023年1月20日
棄工從文:文科無用論救不了小鎮做題家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順從「理工科專業=好(找)工作=錢多=成功和幸福」的邏輯,我對人本身的關注很少,包括對自己。
2023年1月20日
大國衝突將危及美元特權
佐爾坦•波扎爾:基於美元的貨幣秩序已經受到了多方面挑戰,但有兩個因素尤爲突出——「去美元化」和央行數位幣。
2023年1月20日
如何化解迫在眉睫的全球債務危機
沃爾夫:目前沒有一種債務重組方式能讓負債累累的窮國有一個新的開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兩位知名債務專家發給我一個提議。
2023年1月20日
中日、中韓關係將進入緊張時期
鄧聿文:岸田文雄將日中關係帶入了一個死衚衕,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兩國關係不會好轉,而中韓關係也是麻煩不斷。
2023年1月20日
熱門文章
1.
展望2023:房地產潮水褪去,復甦之路絕非坦途
2.
展望2023:製造業轉型下工業機器人前景如何?
3.
字節跳動在美國政界的「致命遊戲」——遊說國會山
4.
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的衝擊
5.
過年熱銷無法化解中國白酒經銷商的庫存積壓
6.
中國資產證券化當前存在問題與風險
7.
市場重新估值背景下的投資策略
8.
美國停發麪向華爲的出口許可證
9.
歐盟國家稱烏克蘭對入盟有「不切實際」的希望
10.
美印啓動技術合作倡議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