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觀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孩子到加拿大上學後,什麼纔是真正應該焦慮的?
Kai Cui:多倫多公校教育局華裔教育委員裴衛東(Weidong Pei)表示,西方社會過度強調政治正確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平應當引起關注。
11小時前
超募、上市動機和創業利潤
古堯:超募有著必然性,是產業資本轉化爲金融資本後的估值差異,產業創辦人有極強的動機獲得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上市後帶給創辦資本的「創業利潤」。
1天前
中國資產證券化當前存在問題與風險
王倩、曲溟:本文指明瞭作爲高質量發展的資本市場,中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存在哪些問題,並結合實例與案例,進行詳細的論證,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應用價值。
1天前
看懂此輪「去全球化」辯論的三種方式
圖茲:人們熱議去全球化和脫鉤,統計數據卻顯示貿易和投資模式呈現慣性般的連續性。該怎麼解讀這種脫節?
2天前
展望2023:如何管理預期和信心?
聃丘泰、溫建東:政策左右搖擺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失調,不同利益集團獲得感不平衡。中國應探索新共識,保證國家理念「中性」。
2天前
展望2023:不確定性下如何決策?
李楠:去年既是一場大考,也給所有人上了一堂大課。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短期內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中長期內,依然最具有成長潛力。
4天前
中國重新開放對貿易和全球化是件好事
貝蒂:如果中國消費反彈,航運擁堵可能會再次出現,但與全球經濟衰退相比,它不算一個太糟糕的問題。
5天前
2022給我們哪些投資教訓?
伍治堅:2022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因爲它打破了多個紀錄。因此很多讀者會產生以下疑問:發生了什麼?爲什麼?接下來怎麼辦?
2023年1月25日
棄工從文:文科無用論救不了小鎮做題家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順從「理工科專業=好(找)工作=錢多=成功和幸福」的邏輯,我對人本身的關注很少,包括對自己。
2023年1月20日
大國衝突將危及美元特權
佐爾坦•波扎爾:基於美元的貨幣秩序已經受到了多方面挑戰,但有兩個因素尤爲突出——「去美元化」和央行數位幣。
2023年1月20日
如何化解迫在眉睫的全球債務危機
沃爾夫:目前沒有一種債務重組方式能讓負債累累的窮國有一個新的開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兩位知名債務專家發給我一個提議。
2023年1月20日
中日、中韓關係將進入緊張時期
鄧聿文:岸田文雄將日中關係帶入了一個死衚衕,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兩國關係不會好轉,而中韓關係也是麻煩不斷。
2023年1月20日
國家統計局全年經濟數據解讀:中國經濟有望觸底反彈
葉勝舟:2023年政策主軸是「雙輪驅動」,同時統籌發展和安全,同時加強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同時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
2023年1月20日
每週時事分析:中美將邊合作、邊鬥爭
曹辛:中美鬥爭不能阻止中美經濟聯繫的密切交往;同時,美國對華鬥爭的目標,也主要集中爲保持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而已,這是一切的核心。
2023年1月20日
一文了解零知識證明當中的Sum-check Protocol
康水躍、孟鉉濟:隨著zkrollup、私隱保護等等依賴零知識證明的應用和項目逐漸誕生,sum-check協議也正在被學界和產業界同時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
2023年1月20日
《全球對話》第六期:專訪聯合國前副祕書長埃裏克•索爾海姆
此次專訪對象是前聯合國副祕書長、前挪威環境大臣埃裏克•索爾海姆,他一直以來對於中歐的洞察都是超越當下的起起伏伏,放眼整個大的週期。
2023年1月18日
聚焦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復甦
陳敏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通膨持續朝2%回落以及美聯準考慮放寬政策的條件具備,成長板塊和風險較高的信用債將變得更具吸引力。
2023年1月18日
從新冠疫情看中國面臨的六大危機
陳功:中國面臨的六大危機極爲明顯而現實,但長期以來,國內對這些重大危機缺少認真的思考、分析,也就難以理性應對。
2023年1月18日
中國新冠防控急轉彎後的統計數據爭議
葉勝舟:中國農村第一波疫情普遍過了,而且農村新冠重症患者的醫療條件遠不如城市,農村的老人已經聽天由命。
2023年1月17日
2023展望:中國經濟的希冀之年?
周浩:2023年是承前啓後的一年。預計經濟將會在2023年第一季度觸底反彈,並且從第二季度開始持續成長。樂觀情境下,今年增速則可能突破6%。
2023年1月17日
香港:行至十字路口的亞洲金融中心
隨著防疫限制被解除,並且與內地恢復通關,香港正重拾樂觀。但在根本層面上,這個特別行政區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
2023年1月17日
哪些股票將受益於孤獨經濟?
隨著中國接近人口萎縮的臨界點,投資者開始思考老齡化亞洲市場的未來。
2023年1月17日
高端視點:能鏈智電如何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領跑
吳雪廬表示,其認爲中國新能源行業未來是具有確定性高成長的,同時這個行業也是有著相對分散的本地化市場,需要標準化的規範服務。
2023年1月15日
如何在Layer3上建造安全高效的DEX?
康水躍、林彥熹:如果說Layer2的出現解決了通用型擴容問題,那麼Layer3的出現則解決了更加高速、更加低成本、定製化的擴容問題。
2023年1月15日
第四波全球化中的西方、東方與南方
劉海影: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東方與西方將漸行漸遠,但並不妨礙第四波全球化持續展開,其主要的體現是南方與西方漸行漸近。
2023年1月15日
每週時事分析:中韓關係又因疫情而生波折
曹辛:本次中韓外交風波是由對傳染病的處置而引起的。但南韓外長一邊向中國做出上述解釋,一邊又加入了「價值觀」等敏感話題。
2023年1月13日
2023年新興市場貨幣危機評估:誰將是脆弱的那一環?
程實、張弘頊:2023年考慮到全球貨幣財政緊縮條件延續以及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加劇,部分主要新興市場國家仍將持續面臨風險挑戰。
2023年1月13日
財稅視角看吉林:「白山黑土」的轉型之困
羅志恆:作爲工業和糧食大省,吉林卻未能完成向經濟強省和農業強省的轉變,近年來經濟發展逐漸放緩落後,人口持續流出。轉型與財政之路何在?
2023年1月11日
黃金可能被用於打破制裁
黃金交易比美元交易更容易擺脫美國的監管。受到「美元暴政」挑戰的國家可能正在悄悄購買黃金,以替換儲備中的外匯或用於其他目的。
2023年1月9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輝瑞產品進中國與中外外交博弈
曹辛:就正式與國外談判並進口更有療效的藥品和疫苗來說,此次談判是中國三年抗疫的進步,更是徹底改變原來封控式抗疫方略的必需。
2023年1月9日
中國房地產市場蹣跚走出危機
只要房價保持上漲,中國家庭仍願意將畢生積蓄投入房地產。這與日本和美國房地產繁榮時期投資者的行爲驚人地相似。
2023年1月6日
熱門文章
1.
展望2023:房地產潮水褪去,復甦之路絕非坦途
2.
展望2023:製造業轉型下工業機器人前景如何?
3.
字節跳動在美國政界的「致命遊戲」——遊說國會山
4.
中國資產證券化當前存在問題與風險
5.
美國停發麪向華爲的出口許可證
6.
過年熱銷無法化解中國白酒經銷商的庫存積壓
7.
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的衝擊
8.
市場重新估值背景下的投資策略
9.
周焯華倒臺預示澳門博彩業將改頭換面
10.
歐盟國家稱烏克蘭對入盟有「不切實際」的希望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