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中國政經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利率上漲為新興市場牛市澆冷水
不斷上漲的美國利率喚起了人們對2013年「縮減恐慌」的記憶,同時發達市場借款成本大幅上升開始波及新興市場。
1天前
美國國債在周四遭大舉拋售後企穩
在周四經歷了去年3月以來最嚴重拋售後,周五美國國債在歐洲交易中價格回升。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和其他央行會收緊貨幣政策。
1天前
地緣政治角力日益依賴晶片
桑希爾:在21世紀,軍事能力很可能取決於誰能最明智地使用先進晶片。主導晶片行業的台積電將被迫在美中角力中選邊站。
1天前
FT社評:挽救伊核協議的短暫窗口期
伊朗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達成妥協,允許某些「核查」工作再進行3個月。拜登必須利用這個窗口期與伊接觸,爭取挽救協議。
2天前
「18億畝紅線」不能掣肘中國鄉村現代化
沈曉傑:中國政府要為填補鄉村「空心化」的「新鄉民」提供優化設計的「騰老換新,升級換代」全新鄉村承載平台,地從何來?
2天前
拜登簽署行政令要求審查關鍵供應鏈
美國總統周三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減少美國在稀土、藥物原料和半導體等領域對中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的依賴。
3天前
每周時事分析:中國對美喊話為何一再收效不顯著?
曹辛:中國喊話內容與中美關係已經進入新時代的客觀現實有差距,同時喊話內容的立足點過於戰術性,而無戰略層面的建設性。
3天前
中美關係需要「涅槃」之後的「重生」
王英良:拜登政府需要回歸傳統的美式憲政精神,遏制不斷膨脹的國內安全力量。這樣才能使中美關係回歸正常、務實和理性。
3天前
中國「一帶一路」能源貸款減少 更側重非洲能源項目
2020年中國在海外發放的能源貸款為46億美元,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超過一半的貸款投向了非洲的項目。
3天前
香港宣布提高股票印花稅,港交所股價大跌
香港宣布將股票印花稅從0.1%上調至0.13%,為近30年來的首次上調,這威脅到了港交所的核心業務,使其股價大跌。
3天前
分析:汽車晶片短缺何以暴露美國供應鏈脆弱?
晶片供應不足迫使一些美國汽車工廠裁員和減產,這已發酵成美國國內政治危機,也讓美國加強對晶片供應鏈的重新審視。
3天前
展望2021:如何設定經濟目標
李永寧、溫建東:建議「十四五」前幾年中央政府不設置具體經濟增長目標,而將供給側結構改革目標量化,地方政府則應明確設置經濟增長目標。
5天前
鑽石式典藏、過度投資和樓市泡沫
胡月曉:樓市「房住不炒」長效機制要見效,重心在「住」,而不是「不炒」,根源在於破除閒置。如樓市全面真實居住,房價再高也無泡沫。
5天前
中國敦促拜登解除對華制裁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周一演講中表示,希望美國放棄對華制裁,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和打壓中國科技產業。
5天前
美國過去的對華接觸戰略失敗了嗎?
余智:特朗普執政之前美國兩黨都曾執行的對華接觸戰略,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文化與意識形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不能視為失敗。
6天前
混改後的海航為什麼依然難逃破產命運?
鄭志剛:通過對海航混改案例的教訓總結,我們發現,國企混改走出「海航式困境」的關鍵是通過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形成制衡的股權結構。
6天前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西方合作遏制中國的一周?
曹辛:上周的慕尼黑安全會議、G7峰會以及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會議,反映了當前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在這其中,美國無疑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6天前
房地產究竟怎樣影響城市消費?
王丹:疫情後中國城市房價出現了更顯著的分化,小城市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是拖累當地消費的重要因素。
6天前
英國大學對政府收緊對華合作審查感到困惑
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英國政府將加強審查英國大學與中方的合作關係,但由於其規則並不明晰,英國大學倍感困惑。
6天前
2020年國家經濟實力盤點告訴我們什麼?
各國不應因這次排名而過於沾沾自喜或沮喪,無論如何,適應力強的政府和經濟體將會獲得成功。
2021年2月20日
G7領導人承諾向發展中國家增加疫苗供應
G7領導人在視頻會議上將承諾提供給「全球新冠疫苗獲取機制」的資金提高至75億美元,但各國在以何種速度分享疫苗的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2021年2月20日
拜登向世界宣告「美國回來了」
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重申美國對跨大西洋聯盟的承諾,並稱民主正受到攻擊。此次演講標誌著拜登與特朗普時期的做法劃清界限。
2021年2月20日
中國承認四名軍人在去年中印邊境衝突中陣亡
中國首次承認四名軍人去年在喜馬拉雅山與印度軍隊發生衝突時陣亡。目前雙方已開始撤軍,以化解拉達克東部的邊境對峙。
2021年2月20日
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真的來了嗎?
最近的大宗市場牛市是由多種力量推動的,但其中大多在本質上是暫時的,不足以推動超級周期的出現。
2021年2月19日
馬克龍:歐洲應立即向非洲提供疫苗
在中俄積極提議向發展中國家供應疫苗背景下,法國總統呼籲歐美從其現有疫苗供應中緊急調撥5%分配給較貧窮國家。
2021年2月19日
全球化2.0:全球連通的新規則
邰蒂:新冠時期互聯網流量飆升,全球各地的連通性似乎更高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共情和理解也在加強。
2021年2月19日
春節後中國股市創下盤中新高
由於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復甦有信心,春節過後,滬深300指數一度超過2007年的峰值,創下近5931點的盤中紀錄。
2021年2月18日
逆勢之下,中國FDI何以躍居世界第一?
沈建光:中美貿易摩擦引發的高關稅與不確定性,特朗普對華打壓也層層加碼,中國FDI表現卻一枝獨秀,外資流入不降反升,有何原因?
2021年2月18日
美國政治泡沫與疫情下,中企對美直接投資應開闢新機會
王英良:政治泡沫使美國政策會出現明顯的搖擺周期,疫情又使得中美在直接投資領域更加具有對接空間。中國企業可以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
2021年2月18日
中國考慮對美國軍工產業斷供稀土
參與一項政府意見徵詢的人士透露,中國正在探索限制稀土礦產品出口的可能性,而這類材料對美國製造F-35戰鬥機和其他先進武器裝備至關重要。
2021年2月17日
從「一個春節兩般景象」說起
楊蓓蓓:今年春節,美國與中國的景象落差太大,讓人容易對美國制度失去信心,但想要赴美留學的中國年輕人及其父母似乎未改初心。
2021年2月17日
熱門文章
1.
拜登審查關鍵供應鏈意味著什麼?
2.
美國企業購買比特幣的真正動機
3.
中國股市趨勢:機構投資者地位增強,散戶影響力減弱
4.
「18億畝紅線」不能掣肘中國鄉村現代化
5.
大選之後重新審視中美大棋局(下)
6.
利率上漲為新興市場牛市澆冷水
7.
價值投資者如何在牛市中生存?
8.
韓國:朝鮮可能出現人道主義危機
9.
地緣政治角力日益依賴晶片
10.
美國國債在周四遭大舉拋售後企穩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