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全球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IMF:美中將是復甦最強勁的國家
IMF預計,美國和中國在引領各自的經濟熬過疫情方面將是最成功的兩個經濟體,把歐洲和其他新興市場遠遠甩在後面。
3小時前
拜登將收緊「買美國貨」規定
預計拜登將宣布更嚴格的規定,包括提高聯邦採購合同中的國內成分要求,此舉將使美國與關鍵盟友的關係變得緊張。
1天前
拜登和美國經濟的「偉大再平衡」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勞動者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例一直在下降,現在拜登政府試圖扭轉勞動者與資本之間的平衡。
1天前
對沖基金警告新冠病毒新變種將重創經濟
對沖基金Element Capital警告稱,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尚未認識到新變種將對歐洲經濟造成多大損害,他們現在應當降低增長預期。
2天前
窮國無法及時獲得疫苗將威脅富國經濟復甦
世衛組織研究顯示,若發展中國家按目前速度接種疫苗,那麼由於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的中斷,發達經濟體今年將面臨高達2.4兆美元的產出損失。
2天前
達沃斯人的預測有多麼不靠譜?
庫珀:一個更明智的峰會應該讓世界各國領導人坐在觀眾席上,由社會工作者、病毒學家和記者上台講述近期趨勢。
2天前
拜登面臨的多重危機可能演變成惡性循環
埃里安:美國新總統領導的國家不只面臨一個危機,而是多個互相強化的危機。若應對失當,這些危機可能互相助長,形成惡性循環。
5天前
著名價值投資者批評美聯儲的干預措施掩蓋了風險
對沖基金Baupost Group創始人克拉爾曼將投資者比作溫水裡的青蛙,稱美聯儲和美國政府的持續干預讓投資者已經意識不到風險。
5天前
美國將迎高通脹 國債持有者將為刺激計劃買單
西格爾:美國過去一年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刺激並不是通過提高稅收或向公眾發行債券來支付的,為此買單的將是美國國債的持有者。
5天前
美股與新政府的蜜月期能持續多久?
夏春、成亞曼:今天起全球投資者都要開始應對「拜登時代」的美國,拜登的「去特朗普化」是有限度、有選擇的,投資上合理的預期管理十分重要。
5天前
美國商界:將與拜登加稅、提高最低工資計劃相抗爭
美國商界領袖對拜登遏制疫情和刺激美國經濟的計劃表達了強烈支持,但稱將與提高企業稅、加強監管、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舉措進行抗爭。
6天前
拜登總統,赤字絕非不要緊
夏爾馬: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拜登依靠低利率為進一步的大規模政府支出提供資金,他推行的政策可能會加劇他想要解決的問題。
6天前
專訪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2021年將是局部、不均衡復甦之年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復甦正在來臨,但復甦將是局部且不均衡的,若要取得成功,各方必須共同行動,進行疫苗合作和維持經濟支持政策。
6天前
耶倫誓言對匯率操縱採取強硬立場
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拜登所提名的財政部長耶倫就拜登政府的國際經濟政策方針進行了迄今最詳盡的表態。
6天前
耶倫將在參議院陳述紓困方案合理性
耶倫將在美國參議院確認其財政部長提名的聽證會上表示,在利率處於歷史低位的情況下,最明智之舉就是擴大政府支出來支撐經濟。
2021年1月19日
文在寅呼籲疫情期間蓬勃發展的企業分享利潤
疫情期間韓國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文在寅表示政府擴大支出政策「不足以」解決不平等加劇。
2021年1月18日
信貸市場面臨風險
目前存在大量樂觀情緒的信貸市場就像一座積木塔,如果央行不再為其提供重要支撐,這座塔可能會開始搖晃。
2021年1月18日
面臨三大威脅的倫敦還能風光多久?
庫柏:如果你認為倫敦的地位是有保障的,請記住一個世紀前的維也納和埃及亞歷山大港也曾是世界主義的創意中心。這類地方永遠是脆弱的。
2021年1月18日
美國通脹壓力已在醞釀之中
邰蒂:美聯儲的語氣仍然鴿派。但通脹的概率已從「非常低」變為「不太低」。投資者現在對沖自己的押注是對的。
2021年1月15日
美聯儲主席:未考慮「退出」寬鬆政策
鮑威爾試圖消除人們對美聯儲將削減資產購買規模的擔憂,但他的講話依然未能阻止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
2021年1月15日
拜登推出1.9兆美元刺激計劃
該計劃包括再向每個美國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並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援助,提供疫情應對資金等。
2021年1月15日
拜登必須儘早全力進行結構性改革
桑德布:在應對疫情以外,拜登的最大任務就是消除經濟不安全感,他應該效仿羅斯福大刀闊斧地進行結構性改革。
2021年1月14日
華盛頓抗議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胡月曉:美國街頭抗議來自政治極化,那麼根源在哪裡?經濟低迷並不一定帶來政治極化,兩級分化、中產消融,才是帶來政治極化的直接原因。
2021年1月13日
德國尋求與拜登政府達成全球公司稅協議
經合組織去年曾提出全球公司稅改革藍圖,但因美國反對而擱淺,德國希望能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就這一稅改達成協議。
2021年1月13日
豐田總裁公開批評日本能源計劃暴露出什麼?
大型日本企業的掌門人很少公開批評政府的計劃,而豐田總裁在日本上月底公布綠色能源計劃之前就對該計劃發出警告,著實令人震驚。
2021年1月13日
能源的邏輯和下一場工業革命
董潔林:如果一系列能源技術問題不能解決,「可持續新能源紀」不一定是美麗新世界。工業革命能源邏輯是什麼?下一場工業革命的特徵又是什麼?
2021年1月12日
Lex專欄:美國科技企業「出加州記」
科技企業大批離開加州被歸咎於意識形態衝突。但蘋果和Facebook沒有撤離。富有的創始人可能會離開加州,而那些希望複製其成功的人將相繼抵達。
2021年1月12日
垂直農業帶來的希望
福魯哈爾:垂直農業是個值得密切關注的領域,它不僅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也有助於極力降低去全球化帶來的風險。
2021年1月11日
拜登政府有機會扭轉美國不平等加劇趨勢
邰蒂: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現在有機會逆轉不平等的加劇趨勢,民主黨獲得參眾兩院控制權也提供了立法工具。
2021年1月8日
彌合看不見的技能缺口
希爾:技能缺口是一個長期問題,但新冠疫情使其進入一段急性期。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對於一般工作,40%的核心技能將在未來5年發生變化。
2021年1月8日
中歐貿易協定,給全球化一個機會
徐瑾:近期最熱門經貿消息,來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成功。中歐經濟體量達全球40%,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逆流下,應該如何合理地評估其意義?
2021年1月4日
熱門文章
1.
確診1億:全球新冠疫情大反撲
2.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走向何方?
3.
新冠疫情表明衰老就像一種疾病
4.
默克公司放棄研發新冠疫苗
5.
投資者對股市泡沫前景感到焦慮
6.
中國加緊調控房地產市場
7.
莫德納研發新疫苗對付南非新變種
8.
去年11月全球貿易已恢復疫情前水平
9.
Dominion投票系統公司起訴特朗普律師朱利安尼
10.
中國央行官員警告資產泡沫風險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