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與創新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親愛的會員,您的賬戶近期在多臺設備上異常登錄。您的賬戶僅限您本人使用,如不是您本人操作,可能您的賬號已洩漏。請您儘快進行如下操作:
爲了保護您的利益,我們已經暫時鎖定您的訂閱賬戶,如有疑問,請聯繫客服。
親愛的會員,您的賬號近期在多臺設備上頻繁異常登錄。您的賬戶僅限您本人使用。爲了保證您的利益,該賬戶已被暫時鎖定。您可以:

波蘭的家庭作業之爭

波蘭政府決定取消家庭作業,意在改革教育,卻引發爭論。孩子與家長也是有喜有憂。

複雜世介面前,需要培養學生處理敏感議題的能力

徐海娜:從鍛鍊學生討論敏感議題的能力開始,讓他們天下事,事事關心,真正能夠做到開放式地討論任何問題.

情緒穩定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的?

徐海娜:「讓每一個差生都不放棄自己」——如果一位老師有這樣的使命感,就根本不會隨意侮辱和打罵學生。

暴力對待學生的老師值得同情嗎?

徐海娜:我們到底在追求一個怎樣的教育環境?這個教育環境是怎樣的,與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的道德標準都有關,也和我們爲自己以及他人的權利發聲的道德勇氣有關。

「丟在法國的寒假作業」與學習壓力

徐海娜:我們目前的教育還是不重視構建孩子的內心動力,還是以給予持續的外在的壓力爲主。

擁抱AI的中學課堂,遙遙領先了嗎?

吳坤玲:每個新事物出現,都需要一個它走向常態化的過程。唯一不同的也許只是,現在的青少年成長在一個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的時代。

小學老師,給「雙減」託底的人

少子化加劇,師生比上升,「小班課」是否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否緩解家長對教育質量的焦慮?

中國學校出海的吉利模式

肖經棟:馬來西亞成功從留學輸出國轉爲輸入國,很大程度上是跟其教育長期與留學以及國際教育密切相關。中國國際教育與之有比較多的類似之處。

怎麼挽救自家的「學渣」孩子?

徐海娜:「學渣」有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的真的會輟學。有的輾轉於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和心理諮詢室之間,還是不能挽救。那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不想「卷」的外地生源,盤活海南國際教育

肖經棟:海南光是引進國際化學校、境外大學,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學校在海南能夠生存下來並發展壯大。

「手機爭奪戰」到底反映出了什麼問題?

徐海娜:當我們不想要孩子把手機當成唯一娛樂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努力想辦法,去把閒暇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去做他們想做的一切。

鄉村再無「做題家」,童年何以平等?

劉鵬:過度行政化、高利害關係是導致教師精力流失、教育淪爲篩選、無法育人的兩大障礙,而至少目前這兩大障礙仍看不到鬆動的痕跡。

我們的教育怎麼了?學生和老師都不快樂

徐海娜:每個優勝者都帶傷,而被層層篩選掉的人,則要感受羞辱、沮喪和無力感。教育工作者也不得不把精力都放在學生的分類競爭上,忽視了育人本職。

厭學,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章揚清:因爲「厭學」來諮詢室的中國孩子,遠遠多於他們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厭學絕對是孩子應對中國父母的殺手鐧,父母無計可施,纔會敲開心理諮詢室的門。

休學的背後,優秀學生也需要「特殊教育」

徐海娜:現代教育目標主要包括認知、情意/心理和技能三個方面,但是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都偏重認知的部分,卻忽略了情意或心理的發展,技能更不受重視。

專訪多鄰國:遊戲化模式能夠實現高效學習嗎?

多鄰國亞太地區市場總監向海納:讓用戶獲得不同於其他平臺的學習體驗,在遊戲化的過程中高效地學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讓用戶去持續選擇多鄰國。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怎麼辦?

徐海娜:人們喜歡和容易沉迷電子產品,已經成爲這個時代的特徵。有客觀原因,也有一個人的內在需求。我們不能總是批評指責,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因於孩子們。

在自然營地中尋找孩子的內在動力

子舒:雙減之後,家長對素質教育和孩子的自驅力仍然存在許多疑問:減輕外在壓力似乎並不代表獲得內在動力。孩子學習成長的內在動力可以有哪些?

我想知道孩子爲什麼要畫畫?

秦軒:孩子們的自我還沒有被符號和知識框住,他們的情感還沒有被社會過分雕塑,所以更習慣用畫來表達自己。

雙學位是新聞專業的求職出路嗎?

吳坤玲:港大要求新聞大學生學習新聞學以外的第二個專業。即便沒有被學校要求,很多新聞學生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去學另一個專業的知識。

縣中孩子的人生突圍,需要的不止是張雪峯

PEER:對出身不利的他們而言,觀念的力量甚至超過物質的限制,阻礙著他們去看更大的世界。他們也有多樣的愛好,也有潛能透過閱讀和反思從應試教育中「突圍」。

哈佛敗訴,平權法案違憲對於亞裔意味著什麼?

馮鬱青:對亞裔來說,戰鬥還是剛剛開始。最高法院的判決不見得就能保證亞裔在求學和求職路上的公平機會,但是現在有法可依。

成年後,我們爲何還帶著「好孩子綜合症」?

章揚清:「好孩子綜合症」指孩子爲了達到父母期待中的樣子而過度努力。這樣的孩子看似懂事聽話和省心,卻因爲真實的自我不被看見,在長期發展中會遭遇很多潛在的困難。

叢林墜機40天生還的孩子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徐海娜:人活著不能僅靠糧食。我們還要靠著內心的追求,靠著愛與責任,靠著人與人的聯繫,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逆境。

不學元素週期表的孩子如何能理解世界?

阿胡賈:印度教育當局已經確認,元素週期表和演化論的內容將從一些學校教科書中刪除。這是個錯誤。

好的性教育,從出生就要開始?專訪性教育導師莫海琛

莫海琛認爲,在學齡前階段要教會孩子全身上下所有器官的科學正確的名稱,告訴他們「身體是自己的」,植入身體權的概念,讓他們懂得保護自己,也尊重別人身體界限。

難逃內卷?根源在於社會不平等

徐海娜:在所有的地方,人們都講「成績」,都講「KPI」,卻很少討論制定的標準是否客觀公正,是否價值中立,也很少反思標準和社會心態是否加劇了不平等。

在最不服管的青春期,怎麼做不說教的父母?

徐海娜:青春期是一場明裏暗裏與父母較勁的人生「控制權」的爭奪戰,如果家長想要繼續發揮影響力,就需要轉變教育方式,認識到孩子的心理特點,放下什麼都想要掌控的心態。

放不下高期待,又怕孩子心理出問題,怎麼辦?

哈佛中國教育論壇聚焦心理教育在地化方案——政策、學校和家庭仍需改進對學生的支援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和諮詢等預防性的措施亟待補充。

應試教育阻礙了中國學生的創造力嗎?

柯政、梁燦:不能簡單地說應試教育阻礙了我國學生的創造力,但是拔尖學生的創造力在應試教育環境下被遏制,有比較堅實的理論和證據支撐。

把孩子送去新加坡上中小學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徐海娜:父母對這個國家的文化和教育理念,有沒有最基本的瞭解和理解,自己是否能夠給予孩子心理和其他支援,將最終決定孩子能否順利完成學業。

「躺平」是孩子的自我防衛機制,但家長能做的還有更多

專訪腦科學與學習策略專家王瑤:當孩子的學習困難,撞上一個被後疫情、網路、躺平、焦慮和「碎片化」定義的時代。

技術工人:美國重建晶片製造業的關鍵

福魯哈爾:在美國,高級人才設計晶片,低薪零售人員銷售包含這些晶片的設備,兩者之間的太多高薪技術工作崗位流失了。

影響新加坡教育的就業市場與終身學習理念

徐海娜:學歷的影響一般不體現在初級求職者身上,但進入中高層的話,學歷會是一個門檻,不過還有「終身學習」託底。

從「分流」到「定製」,新加坡教育到底「卷」不「卷」?

徐海娜:新加坡從一向傾向「精英主義」的論述,逐步轉向重視教育機會和資源的平等,但是整個教育體制對學生考試分數的倚重仍未有明顯變化。

從A到Abandon,你的新年目標爲何總是半途而廢?

章揚清:大部分中國人內心都有一對嚴厲的父母,不僅專門指出你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還愛翻舊賬。當你完不成任務時,內心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