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訂閱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親愛的會員,您的賬戶近期在多臺設備上異常登錄。您的賬戶僅限您本人使用,如不是您本人操作,可能您的賬號已洩漏。請您儘快進行如下操作:
爲了保護您的利益,我們已經暫時鎖定您的訂閱賬戶,如有疑問,請聯繫客服。
親愛的會員,您的賬號近期在多臺設備上頻繁異常登錄。您的賬戶僅限您本人使用。爲了保證您的利益,該賬戶已被暫時鎖定。您可以:
高階訂閱用戶專享的內容包括FT商學院和編輯精選
提升戰略格局,拓展投資視野。

創辦人包凡失蹤逾月,華興資本裁員

華興資本創辦人自2月以來一直被中國當局拘留。
5小時前

托克預測今年銅價將飆升至歷史新高

托克預測,由於中國需求反彈可能耗盡本已很低的庫存,今年銅價將飆升至歷史新高。
8小時前

信貸緊縮仍未抵達最糟糕境地

Lex專欄:縱觀經濟史,利率緊縮週期往往是在一聲巨響中結束。那麼,過去兩週多家銀行陷入困境是否足夠響亮?

銀行恐慌和加息令英國商業地產壓力劇增

隨著需求的減少,這可能是下一個被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破壞穩定的行業。

Lex專欄:ChatGPT激發科技界熱情

企業希望從人工智慧收入中分一杯羹,但有缺陷的系統可能會適得其反。

收購瑞信對瑞銀意味著什麼?

瑞銀對其已倒閉的競爭對手的每個部門都有安排。

Lex專欄:瑞銀CEO必須盡力減少客戶流失

業務集羣受益於規模和多樣性。失去瑞信後,這兩項都會受到削弱。

Lex專欄:瑪莎拉蒂需調整商業模式以參加上市競賽

這家義大利集團可能發現很難與超級跑車品牌正面交鋒,但它正在制定一條不同的路線。

Lex專欄:美聯準昂貴的支援爲第一信託帶來盈利挑戰

即使對瀕臨破產的銀行來說,緊急流動性也是昂貴的。

「消防員和警察」:美聯準的加息困境

在銀行業危機影響尚不明確之際,美聯準要考慮是否繼續加息以控制通膨,「既要當消防員,又要當警察」。
由FT中文網編輯精選的每週必讀,高階會員可以閱讀全文。

FTX創辦人山姆·弗利德的傳奇 | FT電影

監管者喜歡,風險投資家也喜歡——山姆傳奇人人愛。

英國面臨怎樣的兒童保育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公共政策記者貝斯坦頓講述了爲什麼英國父母要支付更多的費用,努力尋找護理,並希望政策制定者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一級方程式賽車:探訪邁凱倫總部

F1正在經歷一場革命。

散戶抱團股財富狂潮背後的故事 | FT盡職調查

那麼,傑克•弗里曼這個20歲的學生最終是如何賺到超過1億美元的呢?

看看,是誰在照看孩子?| FT電影

由朱迪·惠特克主演的FT劇情片探討了網路傷害、監管和責任問題。

爲防資訊洩露而粉碎電腦硬碟,但這真是個好主意嗎?

粉碎硬碟驅動器可能會防止廢棄設備的數據洩露,但正如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安娜•格羅斯報導的那樣,它會產生大量廢物,並浪費稀有金屬。
英國《金融時報》最精華的獨家內容,付費會員可以閱讀全文。

警惕「理智的」加密貨幣人羣

凱莉:相對於加密貨幣的狂熱粉絲,對社會構成更大威脅的是那些衣著體面、一本正經地推銷加密貨幣的人羣。
4小時前

新戰略抗房市寒冬 貝殼控股逆市扭虧

這家房地產交易平臺的新戰略漸見成效,協助去年第四季扭虧爲盈。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將訪華並討論烏克蘭和平

在中國努力塑造自己和平建設者的形象之際,西班牙首相的這次訪華之旅將增強中國的這一勢頭。

英國議會將禁用TikTok

繼英國政府禁止部長或官員的公務設備使用TikTok後,英國議會兩院決定在所有議會設備和更廣泛的議會網路上禁用TikTok。

東芝批准日本財團150億美元收購要約,爲私有化鋪平道路

擁有147年曆史、但近年陷入掙扎的這家日本知名企業集團將被一個由17家國內公司和6家金融機構支援的財團買斷股權,成爲私有企業。

當瑞信的紀念品比股票更值錢

印有瑞信標識的帽子、吊墜等物品出現在拍賣網站上,穿戴者可以藉此向人表明,他們既瞭解金融災難的歷史,又有黑色幽默感。

英國央行加息25個基點,堅稱英國銀行業具有「韌性」

這是英國央行自2021年12月開始加息以來連續第11次加息。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年通膨率從1月的10.1%躍升至2月的10.4%。

改革銀行的四種方法

沃爾夫:銀行業是政府的一部分,卻僞裝成民營部門。必須徹底改革銀行,才能符合它們是公用事業這一現實。

TikTok首席執行長面臨美國國會關鍵聽證

周受資週四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將面臨多方面攻擊。他出面作證將有助於決定這款社群媒體應用在美國的未來。

恆大公佈詳細境外債務重組計劃

恆大公佈拖延已久的境外債務重組計劃,但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復甦前景持懷疑態度。

抗癌藥首錄收入 樂普生物迎收成

這家主攻抗體偶聯藥物的藥商首次錄得銷售收入,準備踏入收成期。

星巴克準備在中國市場迎接價格戰

該連鎖企業計劃以平均每9小時開出一家新門店的速度繼續在中國擴張,而多個得到私募支援的品牌也在搶佔這個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最新的商業財經報導,付費會員可以閱讀全文。

美國銀行業的壓力是否有所緩和?

就算有,也先別大聲張揚。
5小時前

英國零售量提升,消費者信心改善

儘管通膨居高不下,英格蘭央行繼續提升利率,但2月份英國零售量仍有1.2%的成長。

日本物價指標達到41年來的最高水準

強勁的「核心-核心CPI」通膨指數上升了3.5%,是1982年1月以來最快的同比成長。這增加了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壓力。

世界田聯在巴黎奧運會前維持對俄羅斯運動員的禁令

作爲烏克蘭戰爭制裁的一部分,白俄羅斯運動員也被禁止參賽。
15小時前

興登堡研究公司做空支付集團Block

由Twitter聯合創辦人多爾西領導的支付集團Block被指控誇大用戶數量併爲欺詐提供便利,隨後該公司股價暴跌。

美國在蒙特內哥羅逮捕加密貨幣逃犯Do Kwon後對其提出指控

這位Terraform聯合創辦人面臨八項刑事指控,包括證券和電信欺詐。
16小時前

諮詢業面臨最大規模裁員,埃森哲將裁撤1.9萬個職位

這家全球最大的諮詢集團之一表示遣散費用將達到12億美元。

商業地產風險成爲投資者的下一個擔憂

美聯準的漫長加息正在讓商業地產貸款市場的壓力加劇。分析人士擔心,如果放貸進一步減少,企業更熱衷於囤錢,可能會讓危險進一步惡化。

安謀試圖在備受期待的IPO前提價

這家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商計劃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對每項晶片設計收取更多費用。

英國反壟斷機構對博通收購VMware的交易提出警告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表示,如果相關擔憂沒有得到解決,它可能會發起深入調查。

「德國的電力危機還沒有結束」

德國聯邦網路局局長表示,爲了避免明年出現電力危機,企業和家庭將不得不採取措施減少天然氣使用。

英國央行稱其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已提醒過美國監管機構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在給英國議會委員會的信中爲其團隊的監督工作辯護。
每天聽FT英語電臺,你也能說一口正宗的倫敦腔

農場上的微生物: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不斷發展的技術正在增強土壤儲存碳的能力,減輕工業化農業對環境的影響。
1小時前

寰球商情速遞:2023年3月24日

TikTok首席執行長在美國國會因該社群媒體程式與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關聯面臨嚴厲質疑;興登堡研究公司對傑克•多爾西的支付集團進行了投資;亞洲投資者對瑞士信貸170億美元債券的暴跌「瞠目結舌」;蒙特內哥羅內政部長稱,加密貨幣逃犯在蒙特內哥羅被捕。

名人採訪的藝術

莉拉採訪了《輕鬆談》的主持人薩姆•弗格羅索,製片人露露•斯邁思接受了一位聽衆的挑戰,讓他理解英國入籍考試的意義。

是什麼讓矽谷變得喜歡政府了?

在華盛頓出手拯救科技行業最受歡迎的銀行後,一些人擔心這將導致更嚴格的監管。

寰球商情速遞:2023年3月23日

儘管最近銀行業出現動盪,但美聯準仍繼續推進貨幣緊縮行動;英國《金融時報》2023年全球MBA排名榜首發生變化。

雅庫布•揚克託:「足球是恐同的,但它會變得更好」

捷克中場國腳是第一位出櫃的現役國際球員,他讓人們關注男子比賽中的態度。
閱讀FT英文原文,提升閱讀能力

如何在沒有現金的情況下引發「綠色日革命」?

英國的最佳選擇可能是成爲一個積極的監管機構——政府需要接受這一點。

英國經濟成長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傑里米·杭特的預算將促進投資和勞動力,但前景仍然低迷。

生成式 AI 正在爲嚴肅科學播下懷疑的種子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工具,以區分合成文字和人工生成的文字。

宇宙死亡漩渦現象或將揭曉宇宙的歷史

解碼2017年兩顆中子星相撞的千新星,可能解開其他天體物理學的謎團。

地理幾乎就是一切

物理事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引領者高盛集團因市場週期性落後?

高盛集團首席執行長大衛-所羅門承認投資銀行的業績令人失望。

2022年度中國高峯論壇

2023全球匯率與資本市場前瞻

2023年的外匯儲備和外匯存款情況或將發生轉變,伴隨著可預期的週期性回暖,人民幣也將有希望呈現出久違的強勢。

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中國的機會和挑戰

中國將能夠持續爲全球化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做出貢獻,進而也將進一步穩固中國作爲最重要的產業鏈供應鏈基地的地位。

讀《文明的邏輯所感》 | 老齡化與養老三支柱、碳中和與淨零轉型

唯有提升風險應對力,才能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走進「注入AI、物理準確」的元宇宙世界

下一代人工智慧將會在自主意識機器人、數字孿生等應用方向上落地和爆發

AI+健康醫療—數字技術驅動更健康的未來

「數字人體技術」是智慧化健康管理的最佳技術選擇。

成長與平衡的博弈—ESG的雙刃效應

企業做ESG就像科研過程一樣,短期內或許會對利潤產生影響,但長期來看一定會爲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駛向開闊之地:2050年的硬科技

人工智慧將會是 2050 年以前最重要的科技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