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歐洲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倫敦金屬交易所計劃永久關閉「圈內」交易場
Ring是歐洲最後一個公開喊價的交易場所,倫敦金屬交易所計劃將其關閉,此舉標誌著歐洲大宗商品當面交易的終結。
5小時前
中歐航運成本增至三倍令供應承壓
2020年下半年,西方國家對亞洲製造商品的需求出現反彈,航運公司競相爭奪空集裝箱,使得運費飆升至歷史新高。
10小時前
書評:《下一場大遷徙》
韋格斯蒂爾:移民的後代沙阿曾經認為移民是不正常的,但在研究生物界廣泛的物種遷徙和人類遷徙的歷史後改變了看法。
15小時前
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罰款大增
自2018年《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共計開出了2.72億歐元的罰單,其中1.59億歐元是過去12個月開出的。
15小時前
全球對中俄疫苗需求加大
儘管各方對中俄疫苗仍有一些擔憂,但隨著各國對新冠疫苗爭奪加劇,國際買家踴躍簽約購買俄羅斯的「衛星-V」及中國的兩款疫苗。
19小時前
納瓦爾尼回俄羅斯後被警方拘留
這位普京最知名的批評者在從柏林飛抵莫斯科後立刻被警方拘留,波羅的海三國、美國和法國都要求俄方馬上放人。
1天前
拉舍特當選德國基民盟主席
他的勝利標誌著基民盟內自由派和中間派的勝利,他們希望基民盟繼續推行默克爾任總理16年來奉行的溫和、中間路線政策。
3天前
德國基民盟主席選舉可能導致歐盟政策變化
有望當選的默茨與默克爾觀點不同,不贊同德國等富裕國家為歐盟窮國紓困。他若當選,可能會對德國在歐洲扮演的角色產生深遠影響。
4天前
法國政府不贊成加拿大企業收購家樂福
魁北克便利店集團Alimentation Couche-Tard與家樂福商談收購事宜的消息曝光一天後,法國財長表示這將威脅法國的「食品主權」。
5天前
FT社評:今年有望成為電動汽車業起飛轉折點
有跡象表明,2021年有望成為一個電動未來的開端。挪威在推廣電動汽車方面的成功為其他國家推動綠色工業革命提供了政策經驗。
6天前
德國尋求與拜登政府達成全球公司稅協議
經合組織去年曾提出全球公司稅改革藍圖,但因美國反對而擱淺,德國希望能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就這一稅改達成協議。
6天前
德國品牌電動汽車銷量大增
受德國政府提高電動汽車購買補貼推動,寶馬、戴姆勒和大眾去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兩倍,達到近60萬輛,超過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
6天前
退歐派的選擇不是因為懷念帝國榮光
凱莉:留歐派將退歐派的動機簡單地歸結為後者懷念大英帝國榮光,但實際上留歐派中渴望恢復那種榮光的也大有人在。
6天前
國內雪場會成為新富階層的「社交滑道」麼?
Luning Wang:將雪場打造成新中產每年往返的社交場所,以形成獨具文化特色的圈層為目標,這樣發展的滑雪經濟才能更長遠。
2021年1月12日
默克爾:Twitter封禁特朗普帳號「有問題」
德國總理通過其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應效仿德國,制定限制網路煽動的法律,而不是任由Twitter、Facebook等平台自行制定規則。
2021年1月12日
俄羅斯計劃重啟「北溪2號」施工
德國外交部官員表示,據其了解,鋪設該管道所需的施工許可已經簽發。俄將於本周五開始在波羅的海丹麥管轄海域鋪管。
2021年1月11日
中歐投資協定:歐盟加強戰略自主,但歐美並未彼此遠離
鄧聿文:如果因中歐投資協定斷言歐盟此後不再聽從美國的「勸告」或「脅迫」,雙方貌合神離,漸行漸遠,還過早。
2021年1月8日
全球半導體短缺令車企面臨減產
由於晶片製造商為生產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遊戲設備的科技集團儲備供應,全球最大的幾家車企可能面臨嚴重的半導體短缺。
2021年1月8日
醫護人員不願接種疫苗在歐美引發震驚
在歐洲部分地區和美國,調查顯示有相對較高數量的醫護人員不願接種新冠疫苗,這給抗疫工作帶來另一道難題。
2021年1月8日
未成年出國是「萬能鑰匙」嗎?
馬寧:留學隊伍日趨壯大和低齡化,互聯網能回答申請學校的一切問題,但什麼才是這一路真正的修行?我與有多年時間回望和反思的人聊了聊。
2021年1月7日
政府需通過干預加速疫苗生產
厄爾岑:疫苗生產商對擴大生產興趣不大,因為會遭受經濟損失,但這對社會來說不是最佳方案。這就需要政府提供補貼激勵或直接干預。
2021年1月7日
德國思考「後默克爾時代」對華政策
2016年中國美的收購德國庫卡,令德國政界開始產生警覺。在主張對話的默克爾9月下台之後,德國對華政策將出現重大轉變。
2021年1月7日
2020年全球貨幣政策回顧與影響
趙翔:新冠疫情下全球主要央行運用的貨幣政策可歸為利率調整、資產購買、信貸寬鬆三類,那麼這些手段是否達成了設計目標?有何潛在影響?
2021年1月6日
美安全機構:俄很可能為一起大規模網路入侵行動主使
這是美國官方首次將這起黑客行動歸咎於一個民族國家。美安全機構稱這次黑客行動是為了情報收集,造成了嚴重破壞。
2021年1月6日
德國延長封鎖期至1月底
默克爾同16個聯邦州州長開會後決定將學校和幼兒園關閉至本月底,商店和餐館也將繼續停業,並實施前所未有的出行限制。
2021年1月6日
滬深300指數收於2008年以來最高點
滬深300指數周二收於5368點,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部分受到躲避新冠疫情影響的國際投資者推動。
2021年1月5日
英國完全脫歐後首個交易日歐盟股票交易逃離倫敦
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近60億歐元的歐盟股票交易從倫敦金融城轉移到歐洲各大交易所。
2021年1月5日
BioNTech對英國疫苗接種方案變化發出警告
因疫苗供應緊張,英國決定延遲第二針疫苗的接種。疫苗研發公司BioNTech表示,沒有數據可以支持這種改變。
2021年1月5日
中歐雙邊投資協定達成的政治效應分析
王英良:中國與歐洲構造了一種全新的經濟規範與結構,這張覆蓋歐亞兩大重要經濟體的大牌正在等著美國回應。
2021年1月5日
疫情是送給民粹主義者的禮物
斯蒂芬斯:新冠疫情過後,各國財政部的本能將是削減那些幫助最不富裕人群的支出計劃。再沒有比這更能重振民粹主義了。
2021年1月4日
中歐協定:歷史性交易何以達成,影響幾何?
梁國勇:有效的經濟復甦需要國際社會聯合起來反對保護主義,推動自由貿易和投資,中歐投資協定無疑將在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1月4日
熱門文章
1.
分析:中國第四季度GDP數據的五大看點
2.
點外賣帶來的「慵懶」到底有沒有價值——答項飆的三個問題
3.
徐瑾經濟人書單:2020年十大好書
4.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高於疫情爆發前水平
5.
美國通脹壓力已在醞釀之中
6.
中國股市:焦灼的「分化」
7.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國為何不反駁「美國是印太國家」的說法?
8.
拜登計劃一上任就立即逆轉特朗普的一些政策
9.
面臨三大威脅的倫敦還能風光多久?
10.
「阻斷法」:中國政府開始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