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噪音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時代的噪音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臺灣民歌之父胡德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胡德夫經典作《美麗島》被小英總統選用,他74年的個唱是臺灣民歌運動起點。
2016年9月13日
這名駭客可以改造臺灣政府嗎?
張鐵志:唐鳳的故事確實是一則傳奇,這位35歲、跨性別的駭客即將擔任臺灣行政院的「數字政務委員」。
2016年8月30日
中國搖滾的抗議年代
張鐵志:中國搖滾的三十年,正是社會發展的對映。而今,中國搖滾只剩下討好觀衆的嗓音。
2016年8月9日
「小粉紅」們與戴立忍們
張鐵志:如果中國大陸繼續被這種狹隘盲目的民族主義遮蔽了內部任何異質性,只會和香港臺灣的距離越來越遠。
2016年7月19日
臺灣青年的返鄉潮
張鐵志:一如「逃離北上廣」,臺北高房價逼得年輕人回到故鄉,或移民去美好城市如宜蘭或臺南去實踐人生。
2016年6月28日
走過臺灣的族羣傷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九零年代族羣政治衝突的根源是,本省族羣是被殖民的悲哀,外省族羣是流亡的悲哀,雙方對彼此缺乏體認與理解。
2016年6月14日
臺灣有文化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朋友常覺得臺灣好像很有文化,各角落充滿人文韻味,但臺灣人卻很焦慮,覺得政府支援少、政策方向不明。
2016年5月31日
臺灣的民主之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5月20日,在蔡英文就職典禮上演唱的六首歌,將包括曾經的「禁歌」《美麗島》,和太陽花運動的歌曲《島嶼天光》。
2016年5月17日
「小英」的青春與老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小英」蔡英文就職紀念郵票設計得活潑感人,對外宣傳的「萌」與「酷」與民進黨「老人內閣」的陳舊老氣,是其核心矛盾。
2016年5月3日
崔健:從代言時代到不合時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新專輯《光凍》中的老崔依然令人佩服,在這個喧囂光鮮但空洞貧乏的時代,他仍高舉八十年代的理想主義,儘管顯得不合時宜。
2016年4月19日
現在還來得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頒給本地獨立製片、非常政治的影片《十年》。這不僅是香港年度文化事件,也會是時代的重要記憶。
2016年4月6日
當香港告別年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學民思潮」走向結束,或許是因爲少年們已經告別年少,要邁入另一個階段,而香港也不再是那個曾經純真的香港了。
2016年3月22日
臺灣:威權統治的漫長陰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 二月底,臺灣民進黨立委宣稱要提案拿掉公共部門和學校懸掛的國父遺像,引起爭議。類似的威權時代的遺留物,還有許多。
2016年3月8日
臺灣電影的顛簸歷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金馬獎是華人地區最有公信力的電影獎之一,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獎的成立初衷卻是爲了威權統治者的政治目的。
2016年2月16日
搖滾戰士進臺灣立法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新立委林昶佐,是重金屬搖滾樂隊「閃靈」的主唱,是用音樂介入政治的行動者。當立委後,他會疏離背後的青年社羣嗎?
2016年2月2日
小清新與臺灣大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小清新」青年世代中越來越多人持有「後物質主義」價值觀。而國民黨8年的政策嚴重侵犯了這羣小清新們的價值觀。
2016年1月19日
不會再回來的生猛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如今,資本和權力終於理解了如何去轉化或者消蝕青年的反叛。
2016年1月5日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大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移居北京多年的香港作家陳冠中09年出版政治寓言小說《盛世》,內容是:如果1949年的國共內戰是國民黨贏了呢?
2015年12月22日
「陸港矛盾」與香港流行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中國之星》節目中,崔健對許志安的點評讓崔健在香港遭到批評。但崔健本意卻是希望降低兩地間的誤解。
2015年12月8日
「政問」:一個臺灣公益政治節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大多數人都厭倦了把政治淪爲無意義的喧譁與爭鬥,期待嚴肅政治節目的出現。一個各界義務參與的「政問」出爐了。
2015年12月1日
一羣在臺灣與日本被遺忘的人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紀錄片《灣生回家》在臺灣成爲話題,它聚焦一羣特別的移民臺灣者:日本殖民時期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灣生」。
2015年11月10日
何韻詩的「十八種香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歌手何韻詩公開出櫃、公民抗命、從主流歌星到獨立音樂人。她在香港工廈的巡迴演出,也給香港帶來更多可能性。
2015年10月27日
非典型愛國青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小趙,是中國紀錄片導演杜海濱新作《少年小趙》的主角。作爲一名90後,小趙有更濃厚的愛國主義傾向、更不信任普世價值。
2015年9月29日
聶隱娘與「臺灣新電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新電影把人們從瓊瑤片、武俠片和抗日片中拉回生活真實,探討島嶼複雜身世。侯孝賢如今成了「臺灣新電影」的獨行者。
2015年9月15日
上一頁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