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駕馭盈利性成長

黎俊偉:變革提高生產率

2013-07-11

我今天下午分享一下我們所進行的調研,這個調研是在1月份完成的,可能您覺得我能給你提供一個神奇的答案,但是我今天做不到,我可以給你分享很多洞察力,希望透過今天的演講了解到公司的生產率,這是大規模的調研,它是個主觀的調研,就是人們給予自己的觀點,包括我們問了關於利潤率的問題,當然有些人不一定會說真話,但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結果還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因爲我們有很大的樣本。我們認爲這是在中國所進行的關於生產率方面規模最大的研究。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市場環境的概況,第二部分是生產率,公司做了什麼來提高生產率?接下來我會花10分鐘時間先談市場概況,然後再花一部分時間來談生產率。雖然我們做了很多的調研,但是隻有3%的受訪者說處於虧損情況,前10名後10名差距很大,但中國的公司依舊是盈利的。我們分成了不同的所有制,我們發現外國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來看一下數年之前差距是很大的,現在跨國企業比數年前相比盈利較少,而民營盈利較數年以前盈利增加,待會兒我詳細再介紹一下。

同時我們從不同領域來看,其實不同的行業之間還是比較平均的,像醫療保健,它要比工業品領域盈利得多,製造業方面有生產率過剩的問題,就出現了很多的常委企業,這是很不好的表現。同時我們也關注了利潤率的表現。認爲利潤率下降的企業是認爲利潤率上升企業的2倍,可能國有企業利潤率不怎麼下降,而外資企業覺得利潤率下降了很多,可能國有企業是在一個受保護的領域當中運作,但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感受到了利潤率的壓力。

同時,我們再來看一下不同產業的影響,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那就是如果您更加重視國內的產業,包括公共事業、醫療服務,還有消費產品方面,他們在利率方面表現都比其他公司好,如果以出口導向型企業,或者面臨產能過剩他們的利潤率就不好了,其實這些都是大家非常明白的道理。

我們發現3/4的企業只能將1/3或是更少的成本增加轉嫁給消費者,70%的受訪者預計更少的成本上漲可以轉嫁給消費者,對大家來說,勞動力成本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加。此外,它會帶來什麼好處呢?平均來說,我們看到勞動力成本增加至少會增加17%,我們看到其實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再加上中國政府的能源價格體制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以及更加重視環保等等,都會使得更多的公司感受到成本兩位數的成長,而且他們不能夠將成本轉嫁出去,就是爲什麼現在我們看到好多的公司都面臨利潤的壓力。

還有一個好訊息,如果你碰到這樣的問題,恐怕大家都是這樣的情況,不是隻有你一家。這個圖也很簡單,如果你的利潤在不斷減少,你就需要提高生產率,但生產率是非常老的詞,在中國過去兩到三年當中人們對於生產率的重視越來越強。我在和跨國公司CEO談話的過程中,5、6年前他們不會關注生產率,他們只關注銷售,但一切都改變了。

我們看一些數據,我覺得很多的公司他們可能面臨更多的是生存。剛剛就是一個簡要的介紹,我們看到雖然有利潤率,但是利潤率還是比較厲害的,這就是爲什麼生產率的提升提上議程,無論本地企業還是在華企業。

另外就是公司怎麼提高生產率?我們確實做了一些工作,你也可以看到這不是完全學術性的研究,但可以看到我們這樣的調研,包括全球的調研,可以看到我們當時有30項核心的業務,可以看到他們能夠提高公司的業績。在不同的領域,我們做了成熟度的模型,一方面他們可能是表現很一般的,或者很基礎的,另外一點它成熟度很高,有複雜性的原因。我們針對30項的業務來去看這些企業,像那些最成熟的,尤其針對運營和生產率方面是否跟他們的利潤率是掛鉤的,這是我們的出發點。

我們發現了什麼呢?在回饋這一方面千差萬別,這也涉及到不同企業,在中國有很多的企業,很多都是本地企業,我們並不是公共關係的專家,但是如果你從中國政府角度去看,你們看到他們的五年計劃,你就會考慮是我們要在價值鏈上往上游去走,當然這很好,但並不是很容易,他們可能影響很大,他們要考慮本地企業基本的生產率,他們也要進行培訓。在我的這一塊,我們也和本地企業進行自主的服務,我覺得這條路還是很長的,如果想趕上領先企業的運營實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是我們收到的回饋,你可以看到最好的企業和表現最差的企業,基本上在醫療企業差距很大,在過去幾年也有很多新進的企業,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之一。

我們看到1700受訪的公司,這些本土的企業生產率從運營效率這一塊,他們認爲雖然是落後的,但差距縮小了,這個數據對我來說是個小驚訝,我們可以看到本地企業它的進步還是很快的。當然,我們也知道現在還有很多在地的企業,他們就生產率方面還是落後很多,你們可能也在這些企業工作,但是我覺得這一塊的發現還是非常的有意義。

我們看到這些長尾的效益,我們也看到本土的企業越來越富有競爭性,尤其和在華的企業相比,可以看到我們將利潤率做一個模型,針對利潤率最高的企業他們能夠去做什麼?你可以看到最令我們驚訝的一個結論,他們基本上都有全能比較平衡的戰略,在這裏我用了一個變革,我並不喜歡用這個詞,但我們看這些企業,我看到那些利潤率最高的企業,我們只是做一些小的變動,針對部門做一些變動,從整體來講他們是做大的變革,並不是完全打破傳統的限制,他們也是採用一些更廣泛的企業價值觀。

另外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也經常去挑戰他們自己的商業模式,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企業,都是變相管理。還有對他們的管理組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都得到了一些優化,但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覺得對於利潤率最高的公司,他們對於這些難題都是一個一個來攻破。我的一個客戶,是一個很大公司的CEO,他們有一個關於公司各個問題的積累,還有相應的計劃和應對方案。

我剛纔說的有30項的實踐,這是基於企業利潤率掛鉤之間的調研,在這五個領域他們是和公司和企業利潤率直接掛鉤。我們就去識別這些事件,我們要看他們的成熟度,在這些領域中有什麼樣的影響力?可以看到我們在這裏並沒有數據支援,我們不會直接跟你說你只要把這幾個領域做好了,你肯定利潤率上升,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好的案例,從統計學角度來說他們在這五個領域當中比別的公司做得好。在報告中,我們也有一兩個案例,而且也可以去深入探討,像我們長期的規劃和調整,像一個房子有房頂,房頂就是戰略規劃和協調,我們都做戰略的規劃,一個成功的企業並不是說你直接在你的公司去做這樣的規劃,針對於你的部門,針對別的部門,這是我們從諮詢的角度來看的。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將所有的目標一體化,比如說財務目標、績效目標,這可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尤其針對於盈利性的成長。

我剛剛也和一些在華大企業的CEO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的國際企業是很複雜的,他們進入到了中國以後,可能就會採用不同的業務模式,結果運營模式就會很不好。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最起碼我們要做基本的運營標準化,我也意識到很多的跨國企業目標就是成長性,他們希望能夠有機遇,真正的能夠把這一塊融合起來,但是我覺得我們看一些大的跨國企業是很複雜的,尤其是在流程中,我們看本地企業在某一個領域做得特別好,如果說這塊是他們的強項,然後有相應的計劃他們就做得很好。另外一點他們就不是那麼的強,你可以看到在我們的領域中有很多在地的企業,他們都很認真地去改革他們的業務模式,然後希望標準化他們的工作流程,使它有更好的成長率,這也並不是很容易控制的。

還有內部控制,這也令我們驚訝,因爲它直接和盈利性掛鉤。我們也和客戶進行一些探討,他們看內部控制的時候,首先是合規性,他們認爲是一個方式,你在這裏有一些紀律,這樣你就可以保證運營都是合規的,我也和很多企業進行了探討,這個CEO是一個創辦人,他們當時做了很多內部管理和風險管理的過程,他們希望提高這個業務。

另外一點非常有意思,你怎麼樣能夠使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並且使用機械的方式去運營,我覺得很多中國的企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一般有3到5年相應的規劃,而且你們也可以看到在這一塊他們也經歷了很多變化,可能跟他們剛成立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

像技術這一塊,我們都希望能夠有很好的投資回報率,他們會研究財務數據,想要確保回報率,並不是我們投資了多少彙報多少,可能跟你的領域息息相關。你如果看到五個領域,包括我們涉及到點點面面的話,其實它和有利潤率的企業是息息相關的,而且大部分的在華企業也都有計劃在這五個領域大展伸手。

我們看一下這次做的調研,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這裏傳達著一個簡單的資訊,首先看中國的政策,你看到宏觀的角度,我們希望他們能夠達到企業的生產率,政府也起到一定的角色,像亞洲別的國家會有生產率的理事會或者協會,我不知道中國將來會不會這樣做?但是中國想要成功的去履行提高盈利,確實要做一系列的工作。那些盈利好的公司到底做了什麼?他們並不是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去提高盈利性,他們整體去提高盈利性,而且是以綜合模式去做,在我剛剛講的五個領域在加強他們的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Thrive Capital:多樣化是給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準備的

喬什•庫許納旗下的這家年輕的創投公司以大手筆投資OpenAI而聞名,顛覆了傳統的風險投資模式。它能得到真正的收益嗎?

誰要買Chrome?

關於儲蓄的思考。

將谷歌和Chrome瀏覽器分開是好辦法嗎?

呼籲這家搜尋巨擘剝離Chrome瀏覽器,會給用戶帶來他們顯然不想要的東西。

高成長並不能說明美國經濟的全貌

令人印象深刻的頭條數字對民主黨沒有幫助。

沒有學位也沒問題:美國僱主不再侷限於大學文憑

IBM、通用汽車和沃爾瑪等公司正專注於申請人的技能,而不是教育。

阿達尼醜聞將動搖印度股市替代中國的努力

就在幾個月前,印度股票被視爲全球投資者投資組合中中國股票的可行替代,但此次事件使人們重新關注當地股票的風險和高昂估值。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