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FT中文網與超豪華品牌阿斯頓·馬丁聯合推出新一期FT創新對話【駕馭的力量:自成一格與現代創新】在上海圓滿落幕。FT中文網出版人張延女士,蘇富比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錢進女士,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施東輝教授出席活動,與品牌好友一起分享藝術與金融對於我們生活的改變,在更長的歷史維度中,「滾雪球式的」理性投資讓我們的財富穩健成長,藝術鑑賞和收藏讓我們有機會穿越不同時代,探尋更寶貴的精神財富。
FT中文網出版人
藝術和金融一直是並生髮展、相輔相成的,無論是文藝復興時代還是近現代歷史的發展,藝術品的投資和收藏與金融週期發展的曲線有著高度的趨同性,甚至在某些時點上,可以看到一件好的藝術品的價值成長週期會更持久,價值向上的趨勢也會更穩定。藝術作爲人類自我創新的表現形式,一個社會蓬勃的藝術創作和藝術交易,也會對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產生不可估量的能量。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金融EMBA項目和港中大-復旦DBA課程學術主任
無論是企業的高速成長還是個人財富的積累,都像「滾雪球」一樣,在一個較長的時間緯度中,表現爲一個非線性的、複利的、指數級的成長。短期來看,股票的價格會跟價值偏離的非常大,從長期來看,它必然要回歸它的基本面。所以,我們面對投資和股票市場時,需要以「長期主義」的心態,長期持有那些具有投資價值的標的,在財富管理上「做時間的朋友」。
蘇富比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對於收藏領域的參與者來說,藝術品收藏的視野正在不斷擴大,而藏家本身的特性與特徵也在愈發多元,這也拓寬了藝術品收藏門類的廣度。同時,藏家羣體的不斷年輕化,也會使個人收藏體系逐漸成爲自我價值與品味的體現。藝術品收藏和投資最基本的底層邏輯,是買家(藏家)對於藝術作品本身的喜愛,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購買的藝術品是否符合個體的價值觀和興趣愛好,應當是第一要素。在此之上,藝術品本身的價值、稀缺性、以及其背後的故事性、或是與藏家之間的鏈接,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一件作品的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