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汽車製造商轉向新的混合動力和汽油車型以提高利潤

在電動汽車成爲主流的漫長等待中,對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投資仍在繼續。
2025年2月23日

BMW暫停在牛津生產電動迷你車的6億英鎊投資計劃

在本田、福特和捷豹路虎過去十年關閉英國工廠後,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進行了審查。
2025年2月24日

電動車製造商Rivian去年Q4實現毛利1.7億美元

但公司同時預計,由於需求降溫及川普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打擊,預計今年將減少卡車和貨車的產量。
2025年2月21日

通用汽車尋求從特斯拉手中奪得市場份額

通用汽車公司的電池專家庫爾特•凱爾蒂表示,該公司仍致力於「全電動未來」的願景。
2025年2月20日

比亞迪的戰略轉變將衝擊全球汽車製造商

比亞迪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作爲標準配置,不收取額外費用,這將會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
2025年2月19日

您應該購買哪款中國電動汽車?

我們來看看那些即將撼動西方汽車市場的汽車。
2025年2月18日

特斯拉可能無法如期在中國試驗自動駕駛

在美中貿易戰升級背景下,中國監管機構有可能暫緩批准馬斯克的電動汽車公司在中國大範圍訓練全自動駕駛(FSD)技術。
2025年2月18日

Lex專欄:富士康準備投入電動汽車競爭

iPhone主要代工製造商證實有意入股日產以尋求合作。與日產合作將是富士康獲得製造訣竅和進入市場管道的難得機會。
2025年2月18日

歐洲可能淪爲中國電池製造商的「裝配廠」

一個環境活動組織警告稱,歐盟需要制定監管框架,確保亞洲企業做出技能轉讓,作爲獲得國家補貼的條件。
2025年2月18日

旗下電動車型需求停滯,保時捷計劃在德國裁減1900個工作崗位

保時捷推出的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遇挫,去年在華銷量下滑28%。
2025年2月14日

Nikola:陷入困境的造車新勢力

Lex專欄:儘管在新車交付量和財務數據方面困難重重,但押注氫能的嘗試,仍使這家電動卡車製造商有別於其他汽車新創公司。
2025年2月14日

富士康確認有意收購雷諾所持日產股份

富士康表示,如果入股是與日產就電動汽車進行合作的必要條件,富士康將考慮收購雷諾所持日產股份。
2025年2月12日

繼電動汽車之後,歐盟正對中國的另一「便宜貨」宣戰

張冬方:在歐委會看來,中國電動汽車和類似於Shein和Temu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商業模式沒有差別,都屬於逐底競爭。
2025年2月13日

中國汽車製造商加速轉型

中國政府可能介入整合分散的行業,重塑行業未來。
2025年2月12日

大衆電動夢退潮令德國工人焦慮

默克爾到訪大衆茨維考電動汽車工廠五年後的今天,工人們面對大幅減產的黯淡前景。由此產生的不滿情緒推高了極右翼政黨的人氣。
2025年2月10日

比亞迪發佈「天神之眼」自動駕駛系統

比亞迪所有車型都將搭載這套自研的先進自動駕駛系統,這意味著其售價7萬元人民幣的車型也將具備通常只見於高階車款的功能。
2025年2月11日

BMW押注油車並警告美國電動汽車轉型如同「坐過山車」

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BMW將繼續投資於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同時發展純電動汽車。
2025年2月10日

保時捷全面改革產品線,恢復內燃機車型

保時捷電動車型市場反響不佳,利潤率大受打擊。
2025年2月8日

特斯拉vs現代:爲什麼投資者應該多關注這家南韓公司?

Yoon:希望涉足電動汽車和機器人的未來、但不想承受特斯拉價格衝擊或波動性的投資者,也許可以將目光投向現代。
2025年2月6日

特斯拉在歐洲銷量暴跌

由於消費者對馬斯克的政治激進主義和插手地區政治的抵制,特斯拉電動汽車在多個主要歐洲市場的銷量大幅下降。
2025年2月6日

一圖看懂特斯拉是如何脫離現實的

當川普是你的朋友時,收益並不重要。
2025年1月31日

大衆對中國競爭對手接管其歐洲過剩生產線持開放態度

這家德國集團正在縮減生產規模,它正努力應對需求下降和向電動汽車的轉變。
2025年1月27日

氫作爲燃料仍大有前途

事實證明,氫能特別適用於商業用途以及卡車運輸和公共交通等行業。
2025年1月23日

極星將物色新供應商以繞過美國禁令

拜登政府卸任前夕,美國商務部敲定了禁止在電動汽車上使用中國軟體和硬體的規定,從而將中國汽車排除在美國市場門外。
2025年1月22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