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一周熱門文章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阻斷法」:中國政府開始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王英良:從商務部新年頒布的第一條法令可以看出,中國業已放棄對美國會「改弦更張」的期待,開始積極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5天前
拜登的經濟團隊將如何制定中國政策?
劉裘蒂:拜登團隊會以務實態度對待中美關係。「中國挑戰」會取代「中國威脅」成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關鍵詞,「脫鉤」概念將淡出。
5天前
美國通脹壓力已在醞釀之中
邰蒂:美聯儲的語氣仍然鴿派。但通脹的概率已從「非常低」變為「不太低」。投資者現在對沖自己的押注是對的。
4天前
人事更替:朝鮮勞動黨八大的新意、亂象與隱患
葉勝舟:高官升貶太劇烈太任性,自己和家人沒有安全感,對金正恩只有恐懼,不是發自內心的擁戴,朝鮮政局必有動蕩的重大後患。
4天前
投資中最珍貴的四個字
伍治堅:面對充滿未知數的未來,我們最誠實的回答就是四個字:我不知道。然而,這恰恰是投資中最珍貴、也是金融行業中最被看不起的四個字。
2021年1月12日
科興新冠疫苗在巴西試驗中總體有效率僅為50.4%
但參與試驗的巴西布坦坦研究所表示,科興的試驗是在高度暴露於新冠病毒的醫護人員身上進行的,且對「症狀」運用了儘可能寬泛的定義。
6天前
展望2021: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嗎?
鄧宇:人民幣持續升值態勢下,中長期因素是更具啟發性的視角:美元進入貶值周期預期走強,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3-6.7區間。
2021年1月12日
華盛頓抗議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胡月曉:美國街頭抗議來自政治極化,那麼根源在哪裡?經濟低迷並不一定帶來政治極化,兩級分化、中產消融,才是帶來政治極化的直接原因。
6天前
特朗普摘牌中國企業將適得其反
弗里德:以行政令或法律強迫中國企業摘牌是糟糕的做法,主要作用是以犧牲美國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讓中國投資者發大財。
5天前
拜登將任命坎貝爾為「亞洲沙皇」
拜登意識到,需要在一位資深亞洲事務專家的領導下,更好地整合不同政府部門的對華政策。
6天前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對全球抗疫「政治挂帥」的擔憂
曹辛:《英國醫學雜誌》副主編彼得•多西對輝瑞疫苗實驗方法的質疑,令人懷疑是否政治與商業考慮衝擊了科學。
2021年1月11日
推特封禁特朗普侵犯言論自由嗎?
劉波:特朗普與推特之間的關係適用「意思自治」原則,既然推特的行為是合法的,它就不可能是侵犯言論自由的行為。
2021年1月11日
台灣企業「告別」中國大陸
由於營運成本不斷上升以及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加劇,台灣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大陸,回到台灣建廠。這標誌著台企格局發生了巨大轉變。
2021年1月11日
拜登推出1.9兆美元刺激計劃
該計劃包括再向每個美國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並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援助,提供疫情應對資金等。
4天前
12月中國貿易順差780億美元,創單月新高
中國出口持續強勁增長,已連續三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進口也已連續四個月增長。
5天前
美國企業界能與特朗普割席多久?
眼下美國企業界正忙著與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拉開距離。但為什麼他們花了這麼長時間?他們的厭惡會持續下去嗎?
4天前
特朗普警告稱彈劾他會激起「巨大憤怒」
特朗普否認他對自己的支持者襲擊美國國會事件負有責任,並表示彈劾他會激起巨大憤怒,給國家帶來巨大危險。
6天前
達里奧:中國將爭奪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橋水基金創始人告訴FT,2020年對於中國金融市場是「決定性的一年」,優異的經濟表現給中國帶來1兆元人民幣投資流入。
2021年1月11日
特朗普政府將小米和中海油列入黑名單
特朗普政府在最後幾天加緊行動,將中海油和小米等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還賦予美國商務部限制從中國進口技術的新權力。
4天前
點外賣帶來的「慵懶」到底有沒有價值——答項飆的三個問題
劉遠舉:認為市場嬌縱了消費者、造成資源浪費,這正是計劃經濟者批判市場經濟的主要觀點。
1天前
分析:中國第四季度GDP數據的五大看點
中國將於周一發布的最新經濟產出數據,很可能會給中國政府帶來誇耀本國從新冠疫情中迅速復甦的又一個機會。
1天前
英國人如何看待死亡與葬禮?
何越:目睹一次葬禮儀式後,我上網查詢,結果證明了我的觀察:英國葬禮已由從前的哀悼,演化成了現代的「慶祝逝者的一生」。
4天前
中國內地投資者大舉投資港股
中國內地投資者持有的通過滬深港通買入的港股在周二攀升至235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2021年1月12日
中國加強疫情管控措施
因新冠感染者超過100例,中國立即對約2300萬人再次實施廣泛出行限制措施,並對新增病例數激增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
6天前
徐瑾經濟人書單:2020年十大好書
徐瑾:疫情之下,讀書還是最值得的陪伴與學習。忙到沒時間讀書,其實很奢侈。從這一年閱讀中,我選擇了十本,推給《徐瑾經濟人》專欄讀者。
1天前
小米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後股價大跌
美國國防部將小米列入涉軍企業黑名單後,小米股價大跌,但分析師表示,美國此舉依據並不充分,可能被即將上台的拜登撤銷。
4天前
推特封特朗普號事件中的公權、私權與言論自由
鄧聿文:因特朗普公職人員的身份,對他的個人言論要求也應遠高於一般公眾,他的推特言論理應具有高度真實性和公正性。
4天前
能源的邏輯和下一場工業革命
董潔林:如果一系列能源技術問題不能解決,「可持續新能源紀」不一定是美麗新世界。工業革命能源邏輯是什麼?下一場工業革命的特徵又是什麼?
2021年1月12日
豐田總裁公開批評日本能源計劃暴露出什麼?
大型日本企業的掌門人很少公開批評政府的計劃,而豐田總裁在日本上月底公布綠色能源計劃之前就對該計劃發出警告,著實令人震驚。
6天前
拼多多前員工抨擊該公司工作制度
一位拼多多員工在匿名發布救護車照片後被解僱。他在一段視頻中說,拼多多要求員工每月工作300小時以上,且缺乏員工關懷。
2021年1月12日
每周時事分析:關於朝鮮勞動黨八大後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
曹辛:朝鮮勞動黨八大繼續把美國列為「最大的敵人」,使朝鮮外交幾乎全部回到金正日時代,而這在今天意味著什麼?
5天前
螞蟻集團IPO擱淺令國際投資機構進退維谷
螞蟻集團IPO被北京方面叫停後,貝萊德、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多家投資機構只能繼續持有該集團103億美元的非流動股份。
4天前
拉舍特當選德國基民盟主席
他的勝利標誌著基民盟內自由派和中間派的勝利,他們希望基民盟繼續推行默克爾任總理16年來奉行的溫和、中間路線政策。
2天前
Lex專欄:台積電前景大好
推動台積電第四季度凈利潤增長23%的訂單激增是全方位的,而且不會只是短暫現象。該公司面臨的需求增長才剛剛開始。
4天前
國內雪場會成為新富階層的「社交滑道」麼?
Luning Wang:將雪場打造成新中產每年往返的社交場所,以形成獨具文化特色的圈層為目標,這樣發展的滑雪經濟才能更長遠。
2021年1月12日
特朗普第二度被彈劾
美國眾議院通過總統彈劾案,指控特朗普「煽動叛亂」,共有10名共和黨眾議員反水,與全體民主黨眾議員一起投下贊成票。
5天前
新冠病毒變異將疫苗研發變成「貓鼠遊戲」?
新冠病毒變異已迫使科學家重新對疫苗進行測試,並準備一旦現有疫苗達不到預期效果時調整方案,監管機構也在考慮是否應加快疫苗審批。
2021年1月11日
封禁特朗普:矽谷是否做得過火了?
矽谷巨頭將特朗普逐出社交平台的一致舉動加劇了一場激烈辯論:如何平衡科技公司封禁用戶的權利與個人的言論自由?
2021年1月12日
美國制定新規以阻止引進中國技術
新規將阻止美國人從中國等對手處購買可能威脅到國家安全的軟硬件,這是特朗普政府在任最後幾天的又一項針對中國的行動。
4天前
美髮展銀行與厄瓜多爾就擺脫中國債務的「新模式」達成協議
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與厄瓜多爾達成一項協議,將幫助厄提前償還中國貸款,條件是將中國電信設備企業排除在厄電信網路之外。
4天前
精選一周以來最受歡迎和關注的文章
熱門文章
1.
分析:中國第四季度GDP數據的五大看點
2.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高於疫情爆發前水平
3.
中國股市:焦灼的「分化」
4.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國為何不反駁「美國是印太國家」的說法?
5.
拜登計劃一上任就立即逆轉特朗普的一些政策
6.
面臨三大威脅的倫敦還能風光多久?
7.
安謀中國負責人獲利於投資客戶企業
8.
巴西批準阿斯利康及中國科興疫苗
9.
新消費的迷思:下一個「奶與蜜之地」在哪裡?
10.
晶片短缺迫使奧迪推遲部分豪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