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領導力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不要被人工智慧唬住
斯特恩:聊天機器人可以處理有限的事務,但不能進行真正的對話。在新技術的支援下,人類仍有許多優勢。
2023年3月8日
馬斯克在大辭職潮下的「硬核」工作文化
身爲現代的「搖滾明星」首席執行長,馬斯克經常被說成是一個「工作狂」,然而疫情已促使人們遠離忙碌文化。
2023年2月28日
只顧追求效率終將遭到反噬
福魯哈爾:西南航空大癱瘓事件反映出整個美國企業介面臨的一個問題,即過去40年追求「效率」的企業管理模式已山窮水盡。
2023年1月29日
科技行業的「超級英雄」陷阱
埃德爾斯滕:世界上許多最大的科技公司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對股東負責,作爲投資者,如何分辨這在什麼時候會成爲問題?
2022年12月13日
膜拜「明星」企業領導人的危險
阿特沃特:在本輪週期中,我們看到的是特大號夢想推銷員的垮臺,是他們個人先崩潰帶垮了企業。FTX破產就是最新的例子。
2022年11月24日
認識P世代:我的工作我做主
邰蒂:數字技術不僅改變了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對P世代而言,一切皆可「定製」。
2022年11月17日
不能繼續讓公司成爲黑盒子
福魯哈爾:公司在太多方面資訊不透明,使得監管機構、投資者、員工和客戶難以弄清重要事實,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2022年11月9日
中層管理者:職場新前線上的他們有多拼?
從激勵員工到維持公司文化,對中層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要滿足來自員工和高層領導的兩方面的期望。
2022年10月9日
Lex專欄:從簽名看CEO自戀程度
越來越多的學者在研究公司業績與領導者性格特徵之間的關係,一種方法是看簽名。有研究人員認爲,簽名的大小代表著自戀的程度。
2022年9月26日
找不到的公司電話號碼
克拉克:越來越多的公司悄悄撤掉了網站上的電話號碼,轉而讓客戶發送電子郵件或者填寫在線表格,令人十分惱火。
2022年9月26日
所謂的智力題能幫你招到優秀人才嗎?
克拉克:對任何組織來說,挑選最合適的員工都是件極其困難的事。與其劍走偏鋒,不如採用一些能更好預測求職者工作表現的做法。
2022年9月2日
如何管理多代員工?
斯卡平克:如今,許多組織的員工隊伍跨多代人,多代管理需要細緻的分析,而不是給每一代人簡單貼標籤。
2022年8月21日
企業應傾聽年輕員工意見但不可百依百順
如何看待年輕員工「嬌縱、散漫和冷漠」的刻板印象?企業的管理者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2022年8月11日
增進員工所有權讓工作更公平
斯塔夫羅斯:向員工提供獲得股權分紅的途徑可以使公司整體受益,建立一種員工所有權的企業文化會帶來巨大的共享回報。
2022年8月3日
普通人就別同情老闆辭職了
曼斯:儘管老闆們竭力想表現出親和力和人性,但我們不應該爲其辭職感到同情和遺憾,因爲他們遠比普通人有錢得多。
2022年7月10日
公司需要更好的管理,而不是無窮的培訓
卡文迪什:不管真正的問題是人手不夠、還是企業文化出了問題,爲了逃避解決真正的難題,人們總會說,要不做個培訓吧。
2022年7月1日
八大微觀變化正在重塑宏觀
陳春花:「流變」是今天最顯著的特徵,我們沉浸在數據、資訊湧動的社會環境之中,所有事物因此而發生著變異。微觀層面八大新特徵,是什麼?
2022年7月9日
書評:《摧毀資本主義的人》
希爾:戴維•蓋利斯在其犀利新作中指出,奇異公司老闆傑克•韋爾奇殘酷的效率驅動導致了美國企業的長期衰落。
2022年6月12日
企業經營承壓時,領導者必做這幾步
曾力挽狂瀾拯救了這家零售業巨擘的百思買前董事長兼CEO休伯特•喬利認爲,領導處於轉型期的公司時管理者應以目標而非利潤爲導向,纔能有機會獲得新生。
2022年5月11日
德國沒有真正的CEO
施託貝克:戰後德國逐漸形成的具有雙層董事會的公司治理架構帶來了穩定性,但如今已變得過於僵化,阻礙了變革。
2022年4月19日
從軍經歷對職場生活的啓示
烏克蘭戰爭讓許多城市白領拿起武器對抗入侵,白領的軍事化轉變令人深思。反過來,從軍經歷能否改善職場生活?
2022年3月30日
徐瑾書單:瞭解女性,其實就是在瞭解人性
徐瑾:成爲女性,意味著什麼?女性的成長,首先意味著成爲一個人;更重要的成長,是成爲「自己」,這需要在碰撞中不斷打磨方能成型。
2022年3月8日
創辦人們,請謹慎邀請投資者
安吉利德斯:投資者會和你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擺脫一個投資者可能比離婚還難。
2022年3月1日
香港:研究極端不確定性下如何管理企業的樣板
疫情催生了許多笨拙和冷血的管理舉措,而這個亞洲金融中心的企業的領導人如今還要適應比之前更加嚴厲的防疫限制措施。
2022年2月21日
爲什麼沒人感謝老闆?
斯卡平克:團隊會認爲經理幫他們解決問題是理所應當的,經理不需要幫助,更不需要去感謝。這種等級距離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2022年2月5日
好老闆能讓工作大不同
雖然人們滿意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們大都喜歡一個給他們一些自主權、並給予他們支援的好老闆。
2022年1月6日
選擇太多不一定是好事
希爾:供應鏈短缺和氣候危機爲企業帶來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精簡產品品種範圍,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簡化戰略。
2021年11月24日
中國獨董制度:從監管推動到法治驅動
鄭志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獨董將成爲一個令人尊重的羣體。令人尊重不是由於你的兼職薪酬,而是由於你的職業操守、專業素養和職業聲譽。
2021年11月24日
日本高鐵準時的成本:43日元?
劉易斯:日本高鐵列車司機因爲晚點一分鐘而被罰款43日元,這凸顯出日本無情的工作文化和過度的完美主義。
2021年11月23日
企業從疫情時代學到了什麼?
始於去年初的這場讓高階主管們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毅力和判斷力儲備的緊急危機,如今已演變成一場令人精疲力竭的馬拉松。
2021年11月11日
海歸風險投資中國
王輝耀新書《當代中國海歸》選載: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給中國帶回大批風險投資。這種全新的融資方式,極大地催化了中小企業的成長。但他們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只是風險投資嗎?
2022年1月5日
熱門文章
1.
數字經濟與中國就業市場的韌性
2.
中國在尖端半導體技術上猛追
3.
美聯準加息25BP的考量及影響?
4.
改革銀行的四種方法
5.
蹺蹺板博弈:外資股東在TikTok漩渦中的利益平衡
6.
170億美元瑞信債券價值歸零震懾債市
7.
星巴克準備在中國市場迎接價格戰
8.
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保持低調
9.
中國2023年機構改革的重點、亮點和難點
10.
第二次冷戰即將啓幕?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