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拉赫曼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吉迪恩•拉赫曼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國際關係中的屈辱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與人一樣,國家也是有感情的。在希臘債務危機中,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對峙中,在「中國夢」中,在國家、民族之間的其他互動中,都有榮耀與屈辱的或隱或顯的影子。解決國際衝突,可能需要既考慮利益,也考慮情感。
2015年3月10日
普丁的謊言與暴力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烏克蘭東部衝突,到俄羅斯反對派領袖被暗殺,種種事態說明,放縱暴力、然後撒謊掩蓋暴行,已成爲普丁的標準操作程式。
2015年3月3日
希臘協議難治歐元痼疾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希臘與歐元區債權人達成的協議暫時化解了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儘管我仍然認爲歐元終會崩潰,但我更知道,歐元無序瓦解必定是場災難。
2015年2月25日
中國過於擔心「西方價值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國教育部長最近對中國大學發出指示:「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我們的課堂;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但我覺得,現在纔打擊西方的影響有點太遲了。
2015年2月10日
歐洲陷入三大危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好戰的俄羅斯、內亂的中東,以及歐盟內部交困的政治、經濟局勢正在困擾歐洲。這三場危機的根源差異很大,但隨著形勢不斷惡化,它們開始彼此助燃,一切看上去都將導致歐洲政治版圖的進一步破裂。
2015年2月4日
歐洲承擔不起寬恕希臘的代價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目前許多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開始贊同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的觀點,認爲應大幅削減希臘債務。但這樣無疑將弊大於利。
2015年1月27日
「反恐戰爭」捲土重來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伊斯蘭主義聖戰組織的活動範圍已擴大到世界更多地區,襲擊的頻率和死亡人數都在增加。長遠來看,解決聖戰暴力問題是一場理念之爭,而非軍隊間的鬥爭,但最終結果可能還是要進行一場「反恐戰爭」。
2015年1月25日
2015達佛斯將關注什麼?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全球經濟前景將影響2015達沃斯論壇的所有討論,目前各方對這一主題的態度尚難達成共識。 雖然對全球經濟框架已不再像危機時期那樣深切焦慮,但越發糟糕的國際政治環境,卻令人難言樂觀。
2015年1月21日
法國面臨命運抉擇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法國百萬民衆走上街頭,表明「自由、平等、博愛」的格言不是空話。但是,恐怖襲擊給法國帶來了讓極右翼勢力抬頭的危險。
2015年1月14日
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如今,世界大國紛紛陷入外交泥潭,美國重回中東戰場、俄羅斯被國際社會孤立、中國與諸鄰國頻起摩擦、英國滑向歐洲邊緣。國際政治這盤複雜的對弈,正迫切需要一些富有智慧的新思維,以出人意料的全新棋路改變全域性。
2014年12月14日
美歐移民策略爲何不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歐巴馬與反移民團體展開較量,頒布移民新政,而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地方,許多政府還在許諾「打擊」移民。
2014年12月8日
核戰危機教訓不應被遺忘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性核言論正急劇增多,普丁似乎想透過將核武器擺上桌面,阻止西方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不論普丁是否在虛張聲勢,應銘記的歷史教訓是,失誤和錯判曾多次讓世界接近核戰邊緣,當下應格外警惕俄羅斯和北約誤讀對方意圖的風險。
2014年12月4日
中俄地中海軍演的深層含義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俄似乎打算透過地中海軍演傳遞這樣的資訊:如果北約能在兩國周邊巡邏,他們也能在北約中心地帶巡邏。但在這種表面「示武」的背後,卻是中俄基於「勢力範圍」理念力圖重組國際格局的嘗試。
2014年11月25日
中俄聯手抗衡美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俄都希望對抗美國主導的世界,並決定加強軍事合作,但這不能表明「俄中聯盟」正在成型並與西方形成了全面對抗之勢。
2014年11月20日
俄羅斯纔是美國的頭號敵人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華盛頓的共識似乎是,當前中東危機比烏克蘭危機更爲緊迫。但我認爲,一個憤怒、核武裝的俄羅斯則構成更大的危險。
2014年11月17日
金磚國家面對凝聚力考驗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金磚國家都已對西方主導的世界感到厭倦,但它們聯手構建新秩序的實力又令人質疑。對金磚國家來說,真正的政治難題或許在於,中國是否有能力或意願擔當這一集團的核心。
2014年11月4日
警惕「重劃歐洲版圖」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俄羅斯總統普丁有關「瓜分烏克蘭」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對歐洲各國而言,以任何形式接受重劃歐陸版圖的要求,都將是災難性的錯誤。
2014年10月30日
烏克蘭危機的「鏡中世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聽俄羅斯人談烏克蘭危機像走入鏡中的世界,一切都顛倒了。但「鏡裏鏡外」都一致認同,烏克蘭問題極有可能演變爲俄羅斯與西方的更大規模戰爭。
2014年10月9日
香港局勢考驗北京政治智慧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北京對香港局勢的回應看,它似乎不冒任由民主在中國領土發展壯大的風險。但香港抗議活動若以暴力干預收場,必將影響中國與西方的關係。
2014年9月30日
民族主義爲何在全球復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全球化讓人感到迷失,人們可能因此在更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事物上尋求慰藉和意義,如共同的語言或共同的歷史。
2014年9月27日
合寧分爭,合強分弱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今天,蘇格蘭將舉行有關是否獨立的公民投票。我認爲,蘇格蘭和英格蘭分家,既不會容易,也不會心平氣和。儘管雙方不會兵戎相見,但它們將會在貨幣、債務和石油等問題上發生爭吵。當前動盪的全球安全域性勢也讓英國分裂顯得不合時宜。
2014年9月17日
投資者不懼地緣政治危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烏克蘭危機到英國解體風險,國際政治的壞訊息反而推動了資本市場上揚,市況與政情的脫節局面正愈發明顯。近幾十年來推動全球投資者情緒大幅波動的驅動力,均緣自經濟因素而非政治動盪。但這種狀態還能持續存在嗎?
2014年9月10日
西方如何挽回影響力?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一個由西方主宰的世界正搖搖欲墜,美國主導的安全秩序在歐洲、中東和亞洲均遭遇挑戰。美歐若想挽回局面,唯一辦法是以更大決心和意志通力合作,應對在歐洲外圍國家、烏克蘭以及中東即將失控的危機。此項議程必須在北約峯會上啓動。
2014年9月4日
以色列安全不能靠槍砲維持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每隔幾年就把加沙變成一片廢墟,這種做法不能讓以色列變得更爲安全。以色列只能透過與巴勒斯坦人和平相處來確保自身安全。
2014年8月5日
|‹
上一頁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