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拉赫曼 - FT中文網
吉迪恩•拉赫曼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西方主導中東的時代進入尾聲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敦促美國深度介入敘利亞衝突的人以爲,美國仍能繼續主導中東政局,但四大因素決定著相反的趨勢:美國無法「搞定」阿富汗和伊拉克、大衰退、阿拉伯之春、美國能源獨立前景。
2013年6月20日

美國應與北韓直接談判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人也許應該重新考慮一下自身的立場。「無核化」顯然應當是對朝談判的最終目標,而不是前提條件。
2013年6月17日

西方政府將贏得網路監控之爭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除非有誰能證明,西方安保機構不但正在收集海量的資訊,而且正在大肆濫用這些資訊,否則這場爭論的勝利將屬於西方政府。
2013年6月14日

斯諾登爲中國送上一張好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斯登諾已表示要留在香港,中國就面臨一個美妙的選擇——假如美國要從香港引渡斯諾登,北京方面無論干預還是不干預,都能「得分」。
2013年6月14日

習奧峯會難避朝核問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朝核問題將是中美首腦會談的重要議題之一。該議題將考驗美國和中國領導人就敏感全球問題展開合作的能力。
2013年6月7日

中美必須避免對抗升級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美兩國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使悲觀者認爲兩國註定陷入對抗。中美願景的差異,也提高了雙方對抗的風險。但如果歐巴馬與習近平本週會談時能夠建立友好關係,他們將能挑戰這一預言:崛起中的大國總是會與居於主宰地位的大國發生衝突。
2013年6月5日

西方爲何無心干預敘利亞?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對那些務實的西方官員來說,對伊朗核武器或敘利亞反對派陣營中聖戰主義者勢力的擔憂,繼續高於推翻阿薩德政權的渴望。
2013年5月29日

英國應當留在歐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歐元危機大大損害了歐盟的威望,進而重燃了英國拋棄歐洲的念頭。但我堅信,英國退出歐盟是不可取的。
2013年5月27日

霧霾窒息「中國夢」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面對令人窒息的霧霾,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確實需要重新思考他們的國家目標。如果經濟快速成長的後果,是讓中國人無法在城市中安全地呼吸,那麼,經濟成長又有什麼意義呢?
2013年5月8日

別指望法國會爆發革命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最近常有革命言論稱,奧朗德「越來越像路易十六」,法國正陷於一場「政權危機」。這表面上是民衆對奧朗德失望,實質上是因爲「法國例外論」的兩大支柱正搖搖欲墜。
2013年4月26日

西班牙對歐洲喪失信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西班牙人似乎再也看不到希望之光,他們失去了對本國和歐洲機構的信心。現在,西班牙可能變成歐洲全盤搞砸的象徵。
2013年4月18日

北韓逼近「核威懾底線」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任何理性的政治領導人都不會拿本國人民的生命冒險——基於這種理念的核威懾戰略維護了世界和平。但對北韓這個反常國度,正常的核威懾邏輯不適用。
2013年4月3日

「德國主導歐洲」的危險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德國影響力不斷成長,由此引發的怨恨不斷加深。在塞普勒斯危機之後,歐洲看起來越來越像德國人的歐洲。對歐洲、對德國來說,這種局面十分危險。
2013年3月27日

中國能否成爲全球大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沈大偉所著《中國走向全球》一書認爲,中國在外交、軍事、文化領域的全球影響力皆不足,因此是一個「不完全大國」。但在最爲重要的經濟領域,這一觀點卻最缺乏說服力。
2013年3月22日

習近平首訪透露中國外交新姿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儘管中國是個新興超級大國,卻一直不願在周邊地區之外的國際問題上出頭。然而,在習近平主席任內,中國很可能會更加關注外部世界。
2013年3月21日

塞普勒斯風波的啓示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艱難平復了歐元危機後,歐洲領導人爲何又在塞普勒斯進行同樣的賭博?答案是,他們自己的信用——政治信用——也所剩無幾了。
2013年3月20日

美中應聯合應對北韓核前景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面對北韓核問題的種種危險與死結,美國和中國需要共同思考最具威脅性的情況,兩國甚至可以聯合制定應變計劃,把金氏政權滅亡前使用核武器的危險減至最低。
2013年3月13日

格里洛不是墨索里尼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在最近的義大利大選中,喜劇演員格里洛帶領五星運動拿下了25%的選票,但把格里洛與墨索里尼類比,不僅非常膚淺,而且誤判了歐洲政治的可能走向。
2013年3月7日

爲什麼有的國家會衰落?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中國經濟上的成功,對許多西方傳統政治常識構成了挑戰。西方學術界往往喜歡貶低中國的成長,強調西方政治制度的長期優勢,但盲目崇拜功能失調的制度,也可能是導致國家衰落的原因之一。
2013年2月27日

歐洲不能沒有軍隊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歐洲出動軍隊的能力正迅速下降,防衛實力也隨之降低。雖然歐洲大陸尚未面臨大規模入侵威脅,但政客們紛紛縮減國防預算的做法仍然十分危險。
2013年2月22日

達佛斯共識已死?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各國將表現最得體的政客派到達佛斯,而把更蠻橫、更民粹的政客留在國內。來到這個滑雪勝地的人們仍然在本著合作精神探討全球問題,但這個小天地已與真實的世界隔離。
2013年2月7日

中日美將重蹈一戰覆轍?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釣魚島爭端導致中國、日本和美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讓人回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今中國和一百年前的德國很相似,都擔心遭到老牌強國壓制,而日本政壇的民族主義傾向令人擔心。
2013年2月6日

歐巴馬:安內不攘外?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減少干預將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國防預算的削減,西方無法調動充足資源應對北非和西非的聖戰分子威脅。
2013年1月24日

達佛斯將聚焦全球機遇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隨著多個全球問題的緩解,今年的達沃斯論壇可能將一掃前幾屆的陰霾,再度專注於機遇。不過與會者最大的疑問是:近期的積極發展勢頭能否持久?抑或只是曇花一現?
2013年1月23日
|‹上一頁‹‹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