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拉赫曼 - FT中文網
吉迪恩•拉赫曼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一國兩制」保障香港自由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香港迴歸13年後,民主派人士李柱銘宣稱對事情的發展感到「驚喜」。但他辯稱,香港能夠保持自由,除了北京的寬容外,香港人的決心同樣重要。
2010年6月18日

反思「物質的社會」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假如注重精神追求的東方開始冷酷追逐財富,而作爲現代資本主義發源地的西方轉而拋棄物質主義,那將是異乎尋常的諷刺。
2010年6月3日

英國新財相軼事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英國新財相奧斯本當年曾到《經濟學人》應聘,而我是面試官。我沒有聘用他,現在回想起來,這是幫了他一個大忙。
2010年6月1日

「歐洲夢」還能做多久?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歐洲所代表的與其說是硬實力,不如說是「歐洲夢」這一思想的力量,但歐洲當前的危機使歐洲模式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黯然失色。
2010年5月21日

歐洲「由奢入儉難」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許多歐洲人已將早日退休、免費公共醫療和慷慨的失業福利視作基本權利,早已不再過問維繫這些權利的資金從何而來。正是這種權利感,讓改革變得如此艱難。
2010年5月13日

「無核世界」只是夢

昔日,大國的興衰幾乎總是伴隨著戰爭。如今,人們之所以期望中國的崛起將會擺脫這一魔咒,主要是因爲中美兩國都擁有核武器。「恐怖平衡」發揮了作用。
2010年5月7日

醫改讓歐巴馬重新振作?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國會批准醫改方案,使歐巴馬政府重新振作起來,這將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間接影響。畢竟,世人如今領教了歐巴馬的堅持不懈。
2010年3月25日

誰是中國的榜樣?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當今的中國更像是1890年的美國,還是1980年的日本?關鍵仍然在於:中國經濟還能迅猛發展多久?
2010年3月18日

日本爲何向中國靠攏?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目前,日本打算與中美兩國均保持良好關係是一種明智做法。而從長期來看,日本可能會面臨艱難抉擇。
2010年3月15日

里根如何毀了保守主義?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目前被稱之爲「里根主義」的思想,完全背離了一些最重要的保守主義價值觀。現代美國保守主義運動至今仍在承受由此產生的後果。
2010年3月5日

希臘危機將損及根本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希臘危機暴露的是過去60年建立歐洲一體化的基礎問題。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歐元,還有歐盟的總體框架。
2010年3月2日

政治民主與經濟繁榮究竟是什麼關係?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過去35年,世界各地民主國家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普遍假定,一個國家只有實行民主,才能最終實現繁榮富強。但以色列學者阿澤爾•蓋特的新書對這一觀點提出了質疑。
2010年2月25日

達佛斯共識之變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西方領導人在艱難應對不斷膨脹的赤字和高企的失業率之時,對奠定達沃斯論壇舊有共識之基礎的許多觀念提出了質疑。
2010年2月5日

谷歌給中美關係「添亂」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谷歌與中國的衝突不僅事關一家公司的命運,更預示著充滿波折的中美關係將愈加動盪不安。
2010年1月22日

美國破產,福兮禍兮?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國庫虧空一向是國家重建的序曲,危機有時會帶來有益的結果,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金磚四國就需要一場財政危機,把它們送上經濟改革和國家復興之路。
2010年1月14日

美國在失去「自由世界」

拉赫曼:巴西、印度等國家有可能與中國站在一起
2010年1月7日

2009年全球五件大事

英國《金融時報》吉迪恩•拉赫曼:從伊朗大選到向阿富汗增兵,從G20亮相到哥本哈根峯會的失敗,在全球問題的錯綜複雜性和美國權力的限度方面,2009年爲我們上了長長的一課。
2009年12月28日

歐盟不需要主席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歐盟主席不是一個經選舉產生的職位,因而沒有民主授權,而且其職能一直有些模糊。
2009年10月30日

容易「翻船」的小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人均GDP到「人類發展」,小國曾領銜國際排名。但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警告的,開放的小國就像是大海上的划艇。一旦爆發國際經濟風暴,它們就可能傾覆。
2009年10月28日

伊朗核設施考驗西方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一些西方領導人希望,聯合國能夠解決伊朗核問題。然而,若聯合國決議受阻,就需要尋找新的論壇和方式,其中包括軍事方式。
2009年10月1日

石油外交的殘酷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對於任何試圖瞭解國際政治潮流動向的人,我有一個建議:「跟蹤石油的走向」。
2009年9月11日

日本並未衰落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人們常拿日本「失落的十年」來警告西方。但日本過去20多年的境遇,決不像許多人描述的那麼悲慘。與其說日本提供了一個教訓,不如說它在應對長期逆境方面樹立了一個榜樣。
2009年9月2日

經濟風暴衝擊波羅的海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走出谷底之際,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萎縮令人震驚。作爲與俄羅斯接壤的歐盟前沿地區,這裏的危機事關重大。
2009年8月6日

東西方在氣候變化中對峙

FT專欄作家拉赫曼: 印度和中國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絕大部分是西方國家排放。美歐憑什麼保持現有能源消耗?
2009年7月30日
|‹上一頁‹‹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