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拉赫曼 - FT中文網
吉迪恩•拉赫曼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普丁不該終身執政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普丁已經擔任八年總統、四年總理。俄總統任期已延至六年,普丁就有條件再掌權12年。一人掌權20年,對任何國家都是壞訊息。
2011年9月30日

歐元的致命傷

FT專欄作家拉赫曼:1美元紙幣上印的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100俄羅斯盧布上印的是莫斯科大劇院;但歐元紙幣上的圖案是虛構的建築物,因爲沒有哪一個真實的人物或地方,能夠喚起歐盟的身份認同感。身份認同感的缺失成了可能拖垮歐元的致命傷。
2011年9月26日

警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雷曼倒閉三週年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爆發「匯率戰」的危險正在不斷上升,全球性應對舉措仍難覓蹤影,這與雷曼破產後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2011年9月15日

爲默克爾一辯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許多人指責德國總理默克爾行動過於遲緩,缺乏熱情,不夠慷慨。但爲了德國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默克爾有充分理由拒絕那些大膽提議。
2011年9月8日

2011:憤怒之年?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阿拉伯之春、雅典抗議、馬德里靜坐、倫敦騷亂、印度絕食……2011年正成爲全球憤怒之年。但是,這一模式存在著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外——那就是美國。
2011年9月1日

中印崛起挑戰亞洲舊秩序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中國和印度崛起是否與美國在亞洲的利益衝突?美、中、印三國的強硬派學者——弗利德伯格、閻學通和切拉尼都不樂觀。三人的新書都預言未來國際對抗將會升級,都不否認有爆發戰爭的可能。
2011年8月4日

8月多變故?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雖然戰爭在8月份爆發幾乎成爲慣例,但大規模金融危機往往是在秋天發生。不過,如今這一代美國政客可能改寫這一歷史趨勢。
2011年8月3日

希臘如何走出困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如果希臘要走出這種蹣跚於一個又一個紓困計劃的困境,就需要對其政治文化進行深刻變革。
2011年7月29日

美國須防憲法迷信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出現了一種政治傾向,即試圖從憲法中尋求所有問題的答案。這種所謂茶黨主張十分危險。憲法非但不能解決債務上限難題,反而已經成爲問題的一部分。
2011年7月27日

擱置巴以和平「空談」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隨著中東陷入動盪,開始新一輪巴以和談毫無意義。國際社會應制定一些更適度的目標,而不是浪費時間去謀求巴以和平方案。
2011年7月21日

美歐均爲債所困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美國和歐洲都面臨著失控的公共財政,而政治體系同樣運轉不良。批評西方的中國人更能洞悉這一點,卻忽視了中國對西方繁榮的依賴。
2011年7月8日

英國外交的四大空話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英國的外交政策可謂毫無章法。卡梅倫首相希望英國繼續在國際舞臺上,以一個大國的姿態行事,但英國政府可以用作支撐的財力和軍力都越來越少。
2011年6月30日

政治聯盟救不了歐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認爲政治聯盟可以讓當前歐洲的問題迎刃而解,是對此次危機的重大誤診。歐洲真正的問題是,歐洲缺乏強大的政治認同支援單一貨幣。
2011年6月23日

西方拿敘利亞沒辦法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西方不願捲入敘利亞局勢,與利比亞干預行動令人沮喪且前途未卜有直接關係。更廣泛而言,這要歸因於西方干預能力和意願的日益下降。
2011年6月21日

當中國成爲世界第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國地位的上升將改變人們對超級大國的定義,中國將成爲一個奇怪的超級大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裏面住著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富裕的人。
2011年6月9日

世界會越來越好?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即使樂觀主義者終究是正確的,世界會變得更富裕、更和平、更繁榮,但在進步的路上,人類總會遇到一些嚴重的「雜音」。
2011年5月31日

拉美的新「光輝道路」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人們有理由對祕魯大選所剩的兩位候選人保持警惕。不過,如果他們把巴西奉爲榜樣,那麼祕魯可能終於找到了真正的「光輝道路」。
2011年5月19日

阿拉伯之春:憂喜參半?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歷史長河的視野看,維持阿拉伯世界的原狀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但短期來看,舊阿拉伯秩序的瓦解有可能導致戰爭和國家分裂,爲伊斯蘭激進分子提供新的機會。
2011年5月12日

美國應結束反恐戰爭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布希將反恐置於美國外交政策核心是一個錯誤。反恐戰爭浪費鉅額資金,催生龐大官僚機構。擊斃本•拉登讓歐巴馬得以糾正某些錯誤。
2011年5月4日

埃及的自由派要輸了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埃及自由派似乎把大半精力放在跟舊政權秋後算賬上,而非爲將來做準備。從目前形勢來看,9月選舉後誕生的首屆議會,很可能由伊斯蘭主義者主導。
2011年5月3日

從貝魯斯科尼看義大利經濟命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貝盧斯科尼在所涉的各種指控中,都作到全身而退。義大利儘管多年來一直揹負鉅額債務,卻也總能躲開直面問題的那一天。
2011年4月14日

阿拉伯之春:誰最不安?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對西方世界而言,「阿拉伯之春」帶來的訊息好壞參半。好訊息是:這是阿拉伯世界的1989年;壞訊息是:美國和歐盟是今天的蘇聯。
2011年4月8日

西方干預主義的絕唱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利比亞戰爭與其說昭示著新的黎明到來,不如說是對「自由干預主義」的最後一聲歡呼。西方強國仍懷有拯救世界的使命感,但越來越力不從心。
2011年3月31日

從薩科齊的衝動說起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要不要對利比亞動武?對於這個問題,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差異在於領導人的稟性:法國總統薩科齊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屬於衝動派,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則是猶豫派。
2011年3月23日
|‹上一頁‹‹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