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吳華揚:美國華裔是否面臨又一個「陳果仁時刻」?

美國華人精英團體百人會會長吳華揚說,中美關係緊張之下,在美華裔羣體的處境不容樂觀。1982年美籍華人陳果仁被害事件,可以爲當下提供鏡鑑。

政經

中國造夢「大灣區」:一座大橋只是開始

將於今年投入運營的港珠澳大橋,是中國打造「大灣區」的重要一環。但要將三個政治轄區整合成一個綜合經濟開發區,建一座大橋還遠遠不夠。

中美貿易戰爲全球經濟蒙上陰影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雙方以牙還牙互抬關稅的做法是否會持續升級?這場貿易戰會給全球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抵達北京

對於美國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的來訪,中國方面強調稱,當前階段加強中美兩軍之間的對話至關重要。

川普:最高法支援旅行禁令是美國憲法的勝利

川普推行的旅行禁令得到美國最高法院支援。這是川普上任17個月以來取得的首個法律方面的重大勝利,儘管這項主要針對部分中東國家的旅行禁令備受爭議。

【秒懂】避免全球貿易戰的三個藥方

霸凌是有代價的,在受害國家組成統一戰線時尤爲有效;但同樣重要的是,反擊措施不能過度,他們應該盡數奉還,但不能加劇摩擦。

快速解讀中美貿易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白宮認爲美國的優勢在於有更多的中國進口商品可施加關稅,但這有可能低估了中國政府在國內騷擾美國公司的能力,他們有不少損招。

義大利新政府就移民問題表態:「捲鋪蓋走人!」

面對一艘載有629名難民的救援船,義大利新政府拒絕其接入港口,而這僅僅是開始。目前這艘船已經抵達西班牙。

美國國務卿邁克•龐畢歐:世界可以放心,北韓將徹底無核化

他說,美日韓三國仍致力於實現北韓徹底、可覈查且不可逆的無核化進程,金正恩的無核化承諾是東北亞走向和平與安全的重要一步。

特金會:誰的勝利?

一些分析師認爲,金正恩以籠統表態,換來川普的實質讓步,因此在策略上贏了後者。

「特金會」:美朝首腦握手瞬間

該影片記錄了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6月12日在新加坡首次握手的一瞬,儘管不到一年前,他們二人還在以戰爭相互威脅。

籌備「特金會」期間的獅城觀察

爲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美朝歷史性峯會,新加坡加強了安保,發行了特殊紀念幣,還組織了替身的模擬會談。

【秒懂】北韓無核化到底意味著什麼?

美國政府希望北韓實現「全面、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而不僅僅是銷燬核武器,但一些專家認爲這個目標已無法實現。

脫歐公投兩年後,英國經濟到底怎麼樣了?

公投前許多對英國經濟在脫歐後的悲觀預測都沒有成爲現實。但不論英國與歐盟關係未來親疏程度如何,英國經濟成長多少還是會受到一定影響。

「特金會」前金正恩重組軍方高層

在6月12日美朝歷史性峯會前夕,金正恩突然撤換三名軍方高層,以加強對軍隊的全面掌控。

【秒懂】「特金會」到底開得成嗎?

美朝外交官們還在爲定於6月12日舉行的這場會面做最後努力,焦點在於兩國能否縮小在北韓半島去核化上的巨大立場差距。

FT專訪馬哈蒂爾:馬來西亞要適應一個越發強勢的中國

馬來西亞新任總理、92歲的馬哈蒂爾在接受FT專訪時,談論了他對治理腐敗、改善國家財務狀況、以及與中國共處的思考。

迴響50年:法國68年「五月風暴」

1968年巴黎的「五月風暴」,被稱作法國的「文化大革命」。這場運動給後人留下了什麼精神遺產? 爲何今天人們對它的評價如此分化?

「特金會」是怎麼崩盤的?

上週,美朝雙方已經重新開始互相指責,先前好不容易營造的善意已被打破。不過川普在給金正恩的信中,言辭收斂,簡直有些奉承。

FT專訪安瓦爾:馬來西亞必須終結「病態」腐敗

剛結束10年監禁生涯的反對黨領袖安瓦爾·易卜拉欣,如今要和曾把他投入監獄的新任總理馬哈蒂爾合作。他們首先要面對高層氾濫的腐敗問題。

川普:6月12日「特金會」很有可能開不成

儘管文在寅努力周旋,川普仍表示,原定於6月12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會面可能取消,如果美方爲會面設置的條件得不到滿足的話。

鄭永年:中美貿易戰背後,是中國宣傳出了問題

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本週在北京的新書發佈會上,對中美貿易戰、北韓問題最新進展和東亞秩序發表研判。

文在寅赴美力促「特金會」如期舉行

原定於下月舉行的美朝峯會因北韓最近表態頓生枝節,南韓總統文在寅本週將赴美,將向川普總統分享與朝方談判技巧。

【秒懂】馬哈蒂爾最迫近的三大挑戰

92歲高齡的馬哈蒂爾贏得馬來西亞大選,成爲世界上最年長的總理。他首先要處理與政治盟友安瓦爾和強大鄰國中國的關係。

普丁新任期啓幕:呼籲建設現代化俄羅斯

宣佈再次連任後,普丁正式開始了其作爲俄羅斯總統的第四個任期。他呼籲全國人民行動起來,爲實現俄羅斯現代化而努力。

普丁就職演說前:俄羅斯警方曾拘留抗議者

上週六,俄羅斯反對派政客阿列克謝·納瓦爾尼在27個城市組織了反對普丁的抗議活動,有近1600名抗議者被拘留。當局的鎮壓表明,普丁並沒有成爲一位人人認可的強大領導人。

金正恩與文在寅「歷史性」會晤

金正恩成爲自北韓半島在1950年至1953年韓戰後分裂成兩國以來,第一個踏上南韓土地的北韓最高領導人。

65年後,朝韓或將正式告別「停戰狀態」走向和平

本週五即將舉行的朝韓首腦會晤的一項重要議程是,雙方將會努力爲韓戰劃上一個正式句號,告別已持續65年的「停戰狀態」,簽署正式的和平協定。

川普對北韓「核讓步」表示謹慎

美國總統川普稱讚北韓「核讓步」是一個重大進展,但之後對兩國達成協議的前景做出謹慎表態。

告別卡斯特羅時代:古巴經濟向何方去?

在被卡斯特羅兩兄弟統治合計60年後,古巴迎來一個新政權。在經濟不斷縮水、旅遊受到重創、與美國關係再度冷卻之際,這場權力交接對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意味著什麼?

英國首相梅:本次軍事行動正確合法

美英法三國聯盟上週末對敘利亞目標實施精準打擊。他們向與敘利亞獨裁者巴沙爾有關的化學武器設施發射了100多枚飛彈,以回應在杜馬發生的疑似毒氣襲擊。

李奕賢:政商關係的新加坡經驗

新加坡通商中國主席、原新加坡貿工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李奕賢,在2018博鰲亞洲論壇上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稱,政府要打造親商的環境,先決條件是整個運作系統必須非常透明,沒有潛規則。

【秒懂】圍繞「特金會」的四大懸念

北韓問題專家、中情局前分析師特里認爲,美朝雙方對這次會面的期待值相去甚遠,是此次會面的最大風險。

川普政府公佈對中國關稅清單:貿易戰擔憂進一步升級

美國公佈的加徵25%對華關稅清單中,包括機器人、鐵路機車等在內的1333種中國商品;而中國週三也決定,對美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06項商品,同樣加徵25%關稅。

FT專訪班農:川普、民粹和Facebook醜聞

FT總編輯巴伯近日在紐約舉行的「新聞的未來」活動上專訪史蒂夫•班農,與這位爭議人物、川普前首席策略師探討了川普的執政風格和理念、席捲全球的民粹主義,以及正在發酵的Facebook私隱醜聞。

金正恩祕訪北京向習近平許諾了什麼?

在會面習近平時,金正恩確認將與美國和南韓領導人見面,並會考慮放棄核武計劃,但北韓無核化並非沒有附加條件。

金正恩結束對華非正式訪問

據中共黨媒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3月25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了非正式訪問。此次密訪,趕在朝美高層直接會晤之前,也是金正恩接掌政權以來的首次對外訪問。

美歐聯手:俄羅斯外交官員遭遇史上最大規模集體驅逐

包括美國、歐盟成員國在內的18個英國盟國將從各自的首都驅逐總計100多名俄羅斯外交官員,以回應俄方涉嫌在英國境內毒殺一名前間諜的行爲。

關稅能讓川普變成「鋼鐵俠」嗎

美國向進口鋼鐵產品徵收關稅,只會讓美國產業受損,而對改進美中貿易逆差毫無幫助。FT編輯部的觀點是:關稅只是失敗者的武器。

昨夜來北京的神祕訪客

應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於3月25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

開打:美中貿易大混戰

川普政府想來一場「酒吧羣架」,但別忘了中國是武術之鄉。一場貿易大戰中,雙方都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史丹佛極簡經濟學》作者:貿易戰必然雙輸,美國窮人受苦

川普依據美國貿易赤字,決定對中國開徵一系列關稅,中方也以可能提高農產品等關稅作出回應。蒂莫西·泰勒說,一國積累財富其實是爲了進口而選擇做出口的,貿易戰會讓美國窮人日子難過。

提勒森被炒:川普進一步消除「雜音」

川普解除提勒森的美國國務卿職位,任用在諸多重大問題上與自己立場一致的中情局局長龐畢歐,是進一步集權之舉。

現場影片:金正恩在平壤會見南韓代表團

北韓國家電視臺播出金正恩在平壤會見南韓高級別代表團的畫面。在此次會見中,朝方對韓方表示願意就終結其武器計劃展開談判。

雙重間諜斯克裏帕爾2004在俄羅斯被捕現場

這是曾任英國俄羅斯雙重間諜的謝爾蓋•斯克裏帕爾2004年被俄羅斯當局逮捕時的影片。他2006年接受俄方審判,後在2010年的一次間諜交換中被釋放。週日他在英國疑似中毒後病危。

川普拒絕在鋼鐵關稅上讓步

川普在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鋼鐵關稅問題上保持強硬態度,可能成爲一場貿易戰的導火線。

普丁宣佈:俄羅斯將測試一款「無可阻擋」的核武器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宣稱,俄羅斯已經研發出一系列新式武器。這些武器將令美國飛彈攔截系統形同虛設。

中共提議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

中共提議修改憲法,取消國家主席最多任期兩屆的限制,這將爲習近平在2023年後繼續執政鋪平道路。

金與正:從暗處走到聚光燈下

借冬季奧運會的契機,北韓政權最高領袖的胞妹金與正,成爲金氏王朝家族中訪問南韓的第一人,但她的「微笑外交」絕不能遮蓋兄長的光芒。

版權聲明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智慧財產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本網路影片的使用必須遵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www.FT.com)的條款,我們建議您閱讀條款的全部內容。您所接受的服務僅限於個人和非商業的用途。英國《金融時報》不承諾此項服務是無誤差或是連續的,同時也不給予您在任何使用(權利)方面的承諾。網路影片中非英國《金融時報》人員所陳述的觀點僅代表他們本人而非英國《金融時報》的觀點立場,英國《金融時報》不承擔由他們所表達之觀點產生的任何責任。觀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影片播放器。請檢視與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相容的瀏覽器清單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