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餘淼傑:中美經貿關係還將面臨十年動盪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在FT中國年度論壇上接受專訪。他認爲,中美很有可能在12月15日前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但兩國貿易衝突還將持續相當長時間。

政經

川普彈劾案:關鍵證人承認白宮施壓烏克蘭

本週三,美國駐歐盟大使戈登·桑德蘭作證稱,川普及其政府官員曾以軍事援助作爲「交換條件」,施壓烏克蘭給予幫助他連任總統的政治支援。

近年外國企業在華「觸雷」事件

NBA火箭隊莫雷的一段推文,在中美引發輿論風暴。我們盤點了近年來一系列外企因觸及政治敏感議題而在中國陷入公關危機的事件。

對話奧麗婭·米西克,反抗普丁統治的年輕人

奧麗婭·米西克,這位17歲年輕人成爲今年夏天俄羅斯民主運動的一個象徵。

鮑里斯·強森離無協議脫歐更近一步

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和歐盟就愛爾蘭邊境擔保協議互不妥協,脫歐道路依舊坎坷。

消費、貨幣、貿易戰:全球經濟衰退預警

市場釋放的一系列消極信號或許預示著新一輪全球經濟衰退正悄然而至。

印度取消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

印度政府宣佈廢除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此舉可能導致當地動亂,甚至造成印巴之間緊張局勢的升溫。

香港示威活動持續升級,北京會怎麼做?

與2014年的佔中運動不同,此次抗議在兩個月後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這使得北京和香港政府陷於兩難境地。

「強森時代」是否會失去蘇格蘭?

從鮑里斯·強森組建的新內閣來看,未來英國的財政、移民等政策都可能有較大改變。然而更迫切的問題是,失去蘇格蘭,是否會成爲英國硬脫歐的最大代價。

專訪英國皇家協會會長文卡:在安全問題上,英國必會偏向盟國

文卡認爲,英國非常希望和中國合作,但是如果涉及國家安全,要被迫在美歐盟國與中國之間做出選擇的話,「英國會選擇美國和歐洲」。

川普:習近平對香港抗議的處理「很負責任」

7月22日,川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對香港問題發表看法。

中國企業違反伊朗石油禁令遭美國製裁

這是川普政府首次因無視美國近期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禁令,處罰一家中國公司及其高階主管。

本週前瞻:英國新首相即將誕生

英國保守黨領導人投票已於週日結束,近日將公佈結果,鮑里斯•強森仍呼聲最高。無論是誰當選,脫歐仍然是新一屆內閣面臨的最大挑戰。

金奇:中國二季度GDP增速新低,問題不在貿易戰

儘管川普聲稱是貿易戰阻礙了中國經濟成長,然而FT中國主編金奇認爲,中國GDP增速相對降低主要是內因所致。

川普再發種族主義言論,共和黨爲何集體沉默?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連發推文,對民主黨有色人種女議員開砲,讓她們「回自己的國家去」。而共和黨內面對此番過激言論的集體沉默,似乎蘊含著更重要的政治意義。

中國第二季度GDP出爐,我們能讀出什麼?

五六月份貿易戰到達高峯,中國第二季度GDP成爲評估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影響的重要數據。

沃爾夫:說自由主義過氣,普丁一定是錯的

FT首席經濟評論員對普丁的自由主義過時論進行反駁。他認爲,透過自我更新迭代,自由主義總是能成功。

德意志銀行全球裁員1.8萬,美國成「重災區」

德國最大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宣佈大規模重組計劃,預計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8萬人。FT記者在裁員當日來到德意志銀行美國總部,看看美國員工作何反應。

本週前瞻:中國經濟數據將顯示貿易戰影響

中國將在未來10天發佈的貿易和通膨數據,將顯示貿易戰帶來的真實影響。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二季度通膨率可能創下8年來新高。

現場直擊:川普與金正恩在朝韓非軍事區會面

川普在訪韓期間跨過邊境,與金正恩合影留念,成爲首位踏入北韓領土的美國現任總統。美朝雙方同意重啓無核化談判。

普丁接受FT專訪:中俄關系、核戰風險與自由主義困境

在和FT總編輯的獨家訪談中,俄羅斯總統普丁談到和中、美、英三國的關係,表示俄羅斯和中國能保持友好關係,主要是兩國在許多事情上利益一致。

海灣危機升級:伊朗抗議美國進一步對伊制裁

川普簽署行政令,針對伊朗最高領導人及其身邊高官實施金融制裁,伊朗方面在聯合國表示抗議。

失去伊斯坦布爾,對政治強人艾爾段意味著什麼?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的政黨在伊斯坦布爾地方選舉中失利。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也是艾爾段政治生涯的起點,失去這座城市對他是重大打擊。

美國尋求全球合作打擊伊朗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在出訪沙烏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前表示,要建立「國際同盟」打擊伊朗,同時美國願意無條件與伊朗展開談判。

本週前瞻:G20上的習特會

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有望在大阪G20上會晤。除了雙邊貿易,伊朗和地區安全可能也將成爲焦點。

龐畢歐:美國不想與伊朗發生戰爭

美國國務卿邁克·龐畢歐稱,美國會繼續向伊朗施壓,遏制後者在中東地區的擴張行爲,但川普總統不想與伊朗發生戰爭。

川普和強森是如何危及民主的?

在FT首席政治事務評論員斯蒂芬斯看來,推崇「美國優先」的川普和推崇「英格蘭至上」的強森,在政治操作上有許多共同之處,兩人對民主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科爾賓旗幟鮮明反川普,示威者們怎麼看?

FT 駐地記者羅伯特·賴特親臨了發生在英國懷特霍爾的反川普示威遊行,並且向我們展示了英國工黨領導傑里米·科爾賓對於本次美國總統富有爭議的到訪的一些看法

美國數據安全:科技巨擘與民主黨的博弈

美國數據保護條例法案遲遲沒有音訊,民主黨絞盡腦汁死磕,科技公司則想方設法阻撓。個人數據安全,並不是個人說了算。

八卦、禮炮、中國問題:川普英國行前瞻

6月3日,川普將訪問權力變動中的英國。他將受到怎樣的禮遇、與誰見面、又談些什麼?華爲是否會成爲英美關係中的阻礙?

特別檢察官穆勒:起訴川普不可行

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打破沉默,就「通俄門」調查發表評論。他話裏有話,強調報告沒有爲川普正名。

特里薩·梅下臺:妥協是靈藥還是毒藥?

特里薩·梅下臺後,無協議脫歐風險大增。妥協讓梅下臺,不妥協就是脫歐的靈藥嗎?

印度大選:莫迪獲壓倒性勝利

在這場6億人投票的世界最大規模選舉中,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獲得大勝。然而在接下來的一個任期,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委內瑞拉:飢餓、少藥、死亡陰影下的艱難時日

在反馬杜洛政權的軍事政變失敗後,反對黨還在繼續抗爭,普通民衆則艱難度日,離開還是留下,成了艱難的選擇。

一時和談一時開戰,川普對伊態度的背後

FT美國總編彼得·施皮格爾解讀美伊最新形勢,以及對伊一時一變的政策背後,川普政府內部的操縱與博弈。

制裁華爲,美國公司也嚇壞了

川普不但禁止華爲在美國銷售,也禁止美國公司出售產品給華爲。

美國和伊朗是否在走向戰爭?

川普向海灣再派特遣隊,美伊2015年核協議瀕臨瓦解。川普稱不想開戰,但他真正的計劃仍不明瞭。

中國:環境的破壞者還是拯救者

中國既是世界氣候最大的敵人,也是乾淨能源技術的領軍者。中國在開發乾淨能源上的努力,與世界環境息息相關。

沙烏地油輪遇襲,海灣發生了什麼?

沙烏地兩艘油輪遭「蓄意襲擊」,事發地靠近「全球石油運輸咽喉」荷莫茲海峽,海灣緊張形勢還在加劇。

貿易戰中國加稅,哪些美國產業受到衝擊?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隨著中國宣佈對美國600億美元商品加收關稅,哪些產業將「損失慘重」?

川普:美國在貿易戰中處於有利地位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級,川普計劃給美國農民提供150億美元的援助,以對抗中國在貿易戰中的反擊。對於美國在貿易戰中的表現,川普十分樂觀。

最後一刻:中美關鍵談判前各自表態

距離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的截止時刻僅剩數小時,中美正在展開最新一輪關鍵談判。

龐畢歐回應北韓再射飛彈:美國仍在尋求外交途徑

在北韓再度試射飛彈後,美國國務卿龐畢歐表示,美朝圍繞北韓半島去核化的談判還在繼續,美國方面將力求透過外交途徑獲取進展。

與中國共處:「令和」時代日本的最大挑戰

新天皇與新年號,或許能給老齡化、高債務的日本注入一些樂觀情緒。不過,來自身邊快速崛起的中國的挑戰,可能會真正定義「令和」時代的日本。

沃爾夫:大英帝國究竟怎麼了?

FT首席經濟學家馬丁•沃爾夫認爲,英國正面臨六場互相糾纏而又同時發生的危機,衝擊到英國經濟、政治生活與社會和諧。

揭祕中國科考船在西太平洋上的隱祕使命

一年以來,中國科考船前所未有地活躍於美軍太平洋基地之間的海域。這些船隻僅僅是在進行科考任務嗎?FT從GPS定位的軌跡入手,分析科考背後的軍事動機。

沃爾夫:中美爲「終戰」需要各自做出的努力

FT首席經濟學家馬丁•沃爾夫認爲,要最終達成貿易協定,中美雙方都需要做出讓步,美國必須放棄一些不合理要求,而中國應當主動採取變革讓經濟進一步自由化。

沃爾夫:西方對中國的觀感爲何突然變化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認爲,西方几股憂懼中國崛起的利益人羣,在最近一兩年匯聚到了一起,導致西方對中國的態度發生急劇變化。

版權聲明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智慧財產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本網路影片的使用必須遵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www.FT.com)的條款,我們建議您閱讀條款的全部內容。您所接受的服務僅限於個人和非商業的用途。英國《金融時報》不承諾此項服務是無誤差或是連續的,同時也不給予您在任何使用(權利)方面的承諾。網路影片中非英國《金融時報》人員所陳述的觀點僅代表他們本人而非英國《金融時報》的觀點立場,英國《金融時報》不承擔由他們所表達之觀點產生的任何責任。觀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影片播放器。請檢視與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相容的瀏覽器清單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