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以牙還牙的權力鬥爭:未來兩年美國政治「主旋律」?

四位FT駐華盛頓記者從權力鬥爭、外交政策等角度,分析美國期中選舉給美國政壇和國際政治帶來的影響。

政經

沈建光:緩解中產焦慮,還需藏富於民

京東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爲,樓市股市下滑、P2P暴雷、外部貿易衝突,都在衝擊中國中產階級的信心。要緩解中產焦慮,還需不忘改革開放「藏富於民」的初心。

震盪百年之問:愛民族,還是愛世界?

美國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全球治理」,分別呼應了發端於百年前一戰結束時的兩種國際政治思想傳統。這一意識形態之爭,不僅關乎歷史,更關乎人類未來。

美國期中選舉誕生的諸多「歷史首次」

美國期中選舉結果打破歷史,誕生了許多州第一任黑人女議員、西班牙裔女議員、原住民女議員、穆斯林裔女議員,以及男同性戀州長。

美國選出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男性州長

民主黨人賈利德·波利斯在期中選舉中勝選科羅拉多州州長。

美國民主黨宣佈奪回衆議院領導權

美國衆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裴洛西宣佈民主黨在美國期中選舉中,重獲衆議院多數席位。

中美緊張關係出現緩和信號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釋放積極信號,兩人將於月底阿根廷G20峯會上會面。

德國「默克爾時代」行將落幕

安格拉•默克爾決定辭任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並允諾不再競選2021年德國總理的職位。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貿易戰有積極的一面

畢艾倫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實際上有積極的一面,因爲暴露了一些醞釀多年的根本性問題。中國商業環境中的結構性問題,實際上爲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創造了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川普會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嗎?

川普試圖改變世界秩序規則、阻止中國崛起、注意到了美國精英與民衆的巨大分歧。他也許符合黑格爾筆下世界歷史人物的標準,但是無論其激進主義能否成功,黑格爾認爲,這類歷史偉人的結局都很慘。

警察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爲何存爭議?

英國南威爾斯警方開始使用人臉辨識技術來抓捕嫌犯,引發人們對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孰輕孰重的討論。

2008全球金融危機再回顧之二:誰在危機中賺到了錢?

2008全球金融危機發生10週年之際,FT記者回答讀者有關這場危機的提問。

【秒懂】量化分析:深入「中美貿易戰」內核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王衛:美國最關心的並非它能否在本土生產商品,減少進口,降低貿易逆差;而是能不能保持在科技、創新和市場經濟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優勢,是規則問題、體系問題和政府行爲問題。

沙烏地因「記者失蹤案」承受國際社會壓力

沙烏地記者卡舒吉在土耳其失蹤、並被懷疑已遭沙烏地特工暗殺一事,可能加劇沙烏地在國際社會受孤立程度,並考驗美國與沙烏地關係。

2008全球金融危機再回顧之一:它是怎麼發生的?

2008全球金融危機發生10週年之際,FT記者回答讀者有關這場危機的提問。

兩名反性暴力社運人士同獲諾貝爾和平獎

曾是「性奴」的納迪亞·穆拉德與剛果婦科醫生德尼·慕克維格因反對將性暴力作爲戰爭武器而獲獎。

川普:中國企圖干預美期中選舉反對我

美國總統川普控訴中國試圖干預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回應道,中國曆來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

美國關稅大棒也可能敲向日本

川普政府四面出擊,儘管今年的重心放在中國,但他也開始敦促日本重新談判雙邊貿易條款,打開市場進口更多美國農產品,否則出口到美國的日本汽車將遭受關稅打擊。

FT記者親身體驗廣深港高鐵

香港到北京的火車運行時間,從高鐵開通前的長達24個小時,縮短到了九個小時。但這不僅僅是爲交通便捷,也彰顯了政治決心。

李克強宣佈推出親商政策應對貿易戰

中國總理李克強承諾要採取一系列支援商業的政策,包括平等對待外國投資者。

川普對結束對華貿易戰持開放態度

川普在宣稱對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加徵25%關稅的同時,對與中國達成協議以結束貿易戰持開放態度。

朝韓峯會再開:平壤市民喜迎文在寅

南韓總統文在寅週二登陸平壤,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朝韓峯會重啓非核化談判,受到民衆的熱烈歡迎

貿易戰真實到來:中國選擇不低頭

面對美國川普政府繼續加大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決定,中國商務部稱,中方將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

美國東海岸即將迎來三十年來最強颶風

颶風佛羅倫斯直逼美國東海岸,已推高油價,迫使百萬民衆撤離。

川普或與金正恩舉行第二次會談

金正恩致信川普,提議兩人再次會談。白宮表示,美朝關係在川普總統的政策下正不斷升溫,取得了多項進展。

中俄聯合軍演抗衡美國

在美國持續對俄製裁併威脅升級對華貿易戰之際,中俄舉行大型聯合軍演。這是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參與的最大規模軍演。

美起訴北韓駭客:他們開發了勒索軟體Wannacry

美國對一位北韓駭客樸金赫提起刑事訴訟,稱他與他的團伙參與了入侵索尼影業以及開發WannaCry 勒索軟體等多項網路攻擊行動,並表示有充足證據顯示其受到北韓政府的支援。

川普:《紐約時報》匿名評論是「懦弱」之舉

在《紐約時報》刊登一位白宮高級官員的匿名文章抨擊川普總統後,川普發表回應稱這是「懦弱」之舉,並稱沒有前任政府取得過他已取得的成就。

【秒懂】安倍晉三的「女性經濟學」能重振日本嗎?

安倍晉三將提高日本女性的經濟實力作爲首要任務。實施六年的「女性經濟學」如今成效如何? 日本女性的生存狀況有何改變?

女兒悼詞:父親马侃的美國不需「再次」強大

在美國參議員約翰•马侃的葬禮上,女兒梅根•马侃致悼辭時稱,父親马侃的美國一直很強大自信,一直恪守職責,暗諷川普總統的政治姿態。

可口可樂39億英鎊收購Costa

可口可樂將藉此交易進入國際咖啡市場。擁有Costa 23年的英國Whitbread集團將專注於旗下Premier Inn 酒店業務。

川普:是中國讓美朝關係更復雜了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自己知道在美朝關係中,中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他仍認爲必須理清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且即將經歷一段非常困難時期的會是中國,而非美國。

【秒懂】美墨就重修北美貿易協定取得突破

美國總統特郎普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達成的雙邊協定,對北美貿易協定(NAFTA)意味著什麼?加拿大將如何加入談判?

【秒懂】委內瑞拉貨幣新政能抑制瘋狂通膨嗎?

本週委內瑞拉發行全新鈔票,砍掉舊鈔上的五個零。總統馬杜洛還宣稱新幣將由一種叫Petro的石油幣所取代。經濟學家們卻認爲,這些都是障眼法。

致敬马侃:永遠的不同意見者

美國政壇過去半個世紀最具鮮明個性的政治家約翰•马侃因腦癌去世,他將以始終挑戰權威和傳統觀念的姿態留在後世記憶中。

【秒懂】中美貿易戰中的那些關鍵數字

中美貿易戰還在持續升級,美國對華產品最新一輪關稅今日開始實施。FT帶你盤點這場貿易戰中的關鍵數字。

【秒懂】前私人律師認罪如何涉及川普?

隨著川普前私人律師宣佈認罪,美國聯邦檢察官正步步逼近川普的核心圈子。這位前律師的哪些罪名,與美國總統相關?

馬哈蒂爾警告中國:反對「新殖民主義」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希望中國在重新談判中國資助的項目時,會同情馬來西亞的「內部財政問題」,並呼籲更公平的貿易環境。

川普對華、對俄政策初顯成效

川普一邊和中國打貿易戰,一邊給對俄製裁加碼。這兩項政策將影響共和黨在即將到來的美國期中選舉中的勝算。

香港獨立運動人士演講引發北京憤怒

「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8月14日受香港外國記者會邀請發表演說,引起包括香港社會在內的中國各界強烈不滿。

艾爾段指責美國「背後捅刀」

隨著與美國的爭執導致土耳其貨幣里拉大幅下挫,土耳其總統指責美國在背後傷其盟友。

美國重回制裁伊朗老路,下一步瞄準石油

自今年五月份以來,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一直在對伊朗施壓。作爲回應,伊朗央行決定放鬆外匯管制,允許無限制的強勢貨幣及黃金流入伊朗,並且不收稅。

中國表示不懼美中貿易戰升級

中方立場是明確的,即不願發生貿易戰,但會奉陪到底。投資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驚嚇,中國股市出現自2014以來首次低於日本股市的行情。

中國政策信號:從「去槓桿」轉向「促成長」

在二季度經濟成長降至兩年來最低水準後,中國政府釋放出貨幣寬鬆信號。這或將中斷過去兩年中國抑制債務過快成長的努力。

歐美宣佈貿易戰「停戰」,有多可信?

歐盟與美國宣佈,將共同致力於在非汽車產品領域實現零關稅。這份協議聽上去很重大,但缺乏實質細節,且已經受到法國抵制。

川普大逆轉 共和黨或再次放過

在「彈劾」一詞快速升溫之際,川普一反常態,就「特普會」上的表態改口。

「特普會」引衆怒,是否讓川普離被彈劾又近一步?

川普置美國情報機構於不顧,公開否認俄羅斯干預2016年大選,引發共和黨和民主黨一致激烈反應。「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米勒將如何出手,成爲最大看點。

川普:與俄羅斯「零勾結」

正在訪俄的川普在記者會上宣稱,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大選的指控完全失實,並稱普丁的俄美合作調查提議極佳。

川普飛抵赫爾辛基 開啓「普特會」

美國總統川普在歐洲進行了一週的即興外交後,於當地週日晚飛抵赫爾辛基,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他們之間的第一次全面高峯會談。

版權聲明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智慧財產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本網路影片的使用必須遵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www.FT.com)的條款,我們建議您閱讀條款的全部內容。您所接受的服務僅限於個人和非商業的用途。英國《金融時報》不承諾此項服務是無誤差或是連續的,同時也不給予您在任何使用(權利)方面的承諾。網路影片中非英國《金融時報》人員所陳述的觀點僅代表他們本人而非英國《金融時報》的觀點立場,英國《金融時報》不承擔由他們所表達之觀點產生的任何責任。觀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影片播放器。請檢視與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相容的瀏覽器清單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