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法國大選讓全球投資者們鬆了口氣

法國大選首輪結果,讓因北韓半島局勢而緊張的全球投資者們鬆了口氣。但從「避險天堂」日元的走勢可以看出,噩夢還沒結束。

政經

南韓人怎麼看北韓危局?

北韓半島局勢趨緊,但多數南韓人認爲劇變時刻還未到來。他們認爲,北韓不會首先動武,外部世界應對北韓的最好辦法仍然是與之談判。

亞洲軍事緊張態勢升級 北韓姿態愈顯重要

美國向北韓半島派出「無敵艦隊」,美日可能在東海聯合軍演,韓美軍演也剛剛落幕。面對美國的擔憂,北韓此時恢復設立外交委員會,它能打破自身被國際孤立的局面嗎?

美國的對外政策正在轉向強硬?

炮轟敘利亞,艦壓北韓,美國的外交政策似乎正在轉向強硬。問題是,這種轉向是正途還是邪路?

郝景芳:希望北京人口進出能更加自由

在雨果獎獲獎作品《北京摺疊》中描寫異樣未來的郝景芳,同時還是一位經濟學研究人員。她認爲只有在北京增加供給,而非目前的控制供給,才能根治「大城市病」,承載更多人口,也並不會如一些人所設想的,出現城市「不堪重負」的後果。

總編輯時間:專訪川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接受FT獨家專訪時,川普警告稱,美國已經準備好單方面採取行動解決北韓核威脅——鑑於「特習會」在即,採訪者萊昂內爾•巴伯認爲,這絕對是向習近平發出的直接信號。

西沙:中國與越南之間的「迷失島」

圍繞西沙羣島的中越主權爭議始於1974年,當年的結果是解放軍勝。時至今日,河內方面愈發希望能奪回西沙,早已設置「黃沙省長」,謀求透過法律和外交途徑實現目標。

安倍晉三捲入學校醜聞

大阪一所宣揚民族主義的小學以1/10的市價購買了一塊公共土地,而安倍晉三的妻子據稱還向小學捐獻了100萬日元——這位日本首相有可能因爲這則醜聞下臺嗎?

英國警方繼續調查獨狼式恐襲

英國議會大廈地區依舊戒備森嚴,警方連夜突襲搜查。不過遊客們好像對此這類事件已習以爲常,一些議員也希望減少警力。

倫敦恐怖襲擊現場觀察

英國議會大廈外週三發生恐襲,襲擊者開車撞向人羣,致5人死亡40人受傷。英國《金融時報》首席政治記者吉姆•皮卡德,從英國議會內部發來報導。

菲律賓香蕉何以重回中國市場?

去年的南海爭端,讓中國人開始抵制菲律賓香蕉等農產品。但是,自從杜特爾特訪問北京之後,該國對華香蕉出口量已經回升。菲律賓政府甚至誇口,即將與中國簽下價值10億美元的水果大單。

手繪漫畫告訴你:到底有多少錢正大舉流出中國

據高盛估算,僅一個年度內,中國的個人或公司攜帶或走私出境的錢就達到了1.1兆美元。那麼1.1兆美元究竟是多少?它可以爲1億中國家庭每家買一輛相當不錯的汽車,或者爲1.22億中國工人支付一整年的工資,或者買下去年中國對外出口全部貨物的一半。

馬丁·沃爾夫:中國還擔不起美國的角色

如今,習近平倡導全球化,川普採取保護主義政策,中美兩國互換角色了嗎?「川普經濟學」會對中美經濟分別產生什麼影響?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在長江商學院接受採訪時對此作了解釋。

蘇格蘭再提獨立公投,眼下卻是最壞時機

蘇格蘭希望在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前再次舉行獨立公投,給英國即將開始的脫歐談判帶來更多變數。但眼下其實是蘇格蘭獨立的最差時機。

朴槿惠黯然下臺,南韓再陷政治動盪

自從政壇醜聞爆發後,南韓的抗議活動持續數月。上週五朴槿惠被正式罷免,南韓的緊張局勢達到頂峯:至少兩人在暴力衝突中身亡。

【秒懂】向酒吧減稅?五個問題看2017年英國政府的錢怎麼花

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發佈了任內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春季預算案:英國經濟增速變快、加大社保投入、降低企業稅賦。2017年,英國政府的錢這麼花。

【秒懂】「歐巴馬醫改」開始落幕?

美國共和黨在廢除「歐巴馬醫改」上邁出關鍵一步,公佈了一份替代方案,將取消歐巴馬醫改中的多個關鍵條款。但尚不清楚這一方案能否得到足夠共和黨人支援。

北韓再射飛彈或觸發美日韓強烈反彈

在金正男被高調暗殺之後,最近幾周朝鮮一直佔據新聞頭條。本週北韓向日本海發射四枚彈道飛彈,美日韓將如何應對?

退歐後,英國淨移民數出現下滑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自退歐公投以來,英國淨移民數下降了18%,是兩年多來的最低水準,不過仍遠遠高於政府定下的10萬人淨移民控制目標。

殺死金正男的VX毒劑有何來頭?

屍檢在金正男的眼部和麪部發現了VX毒劑,這種毒劑被稱爲「所有神經毒劑中毒性最強的一種」,爲聯合國《化學武器公約》所禁之化學武器。不過,北韓並未簽署該公約。

三星繼承人因何被捕?

三星公司法定繼承人李在鎔因涉南韓總統朴槿惠政治醜聞遭拘捕,被控行賄、挪用公款及作僞證三宗罪。

從凱撒到金正男:那些歷史上的政治暗殺事件

凱撒、林肯、費迪南、托洛斯基、吳庭豔、肯尼迪、金正男……這些不同時期的政治人物有一個共同點:死於暗殺。

金正男遇刺發出的兩點信號

儘管案情撲朔迷離,但金正男遇刺案,仍能告訴我們關於北韓及其領導人金正恩的一些事。

弗林下臺醜聞拷問美俄關係水有多深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私通俄羅斯、誤導副總統而被解職,成爲逾60年來美國在職時間最短的國家安全顧問。被認爲「親俄」的川普能獨善其身嗎?

川普觸發中美日三角外交博弈

在川普與習近平通話後第二天,美日舉行爲期兩天的峯會。這通電話和這次峯會有何關聯?川普政府在亞洲政策上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秒懂】川普爲何在「一個中國」上轉向?

川普一反往日對「一個中國」的模糊說辭,稱尊重「一個中國」。這一政策轉向是如何發生的?會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影響?

【秒懂】五張圖看脫歐後的英國貿易前景

就在英國和它最大貿易伙伴歐盟分道揚鑣之際,它的第二大貿易國——美國正轉向貿易保護主義,英國貿易將何去何從?

川普家族與默多克家族究竟有多親密?

默多克執掌的福克斯新聞一直堅定支援川普,而今FT發現川普女兒曾是默多克兩個女兒的股票受託人,顯示兩家關係比想像中更密切。

【秒懂】美國總統行政令有何效力?

川普上任數日內,以七道總統行政令掀起一連串政治風暴。行政令是什麼?美國歷史上最著名或最具爭議的行政令有哪些?

「關起門」來的川普將怎麼打美國貿易牌?(英文)

川普已簽署行政令,美國正式退出跨太平洋自貿協定TPP,他還表示希望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NAFTA。在得罪諸多盟國之後,川普將推行怎樣的外貿政策?

盤點川普任初的緊急要務

上任第一週,川普就有很多國內外事務要處理:退出TPP,限制歐巴馬簽署的那些法案,與英國首相梅會晤,與墨西哥總統討論造牆問題,但最急迫的還是儘快確定內閣。

直擊美國反川普大遊行

週末,數十萬美國人走上街頭,舉行美國當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遊行,抗議剛剛出任美國總統的川普。這可能標誌着新一代民權運動的開始。

川普就職演說完整實錄:「美國至上」

華盛頓當地時間2017年1月20日,唐納•川普正式就任爲美國第45屆總統。他在就任演說中表示,此刻起「人民再次成爲了美國的主人」。

直擊華盛頓:「美國優先」的川普時代

FT記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見證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5屆總統;觀禮民衆比2009年歐巴馬就任時少很多,現場還有著裝各異的抗議者。但無論怎樣,世界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朱民:中美貿易戰會讓美國GDP增速削掉一半

2017瑞士達佛斯,在一場由FT美國執行主編吉蓮•邰蒂主持的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原IMF副總裁朱民表示,「希望有機會能讓川普認識一下自己的處境」,他舉了輪胎特保案的例子。

馬雲達佛斯發言:美國浪費了它的財富

馬雲在2017達沃斯論壇上的一個對話中說,美國人在過去30年打了13場戰,耗費14.2兆美元,這些錢原本可以用來改善基建和人民生活。

馬雲達佛斯講話完整版:川普、打假和退休願望

馬雲在2017達沃斯論壇上的一場對話中,談起他最近與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會面、他眼中的國際貿易、阿里巴巴以及他自己。這是完整影片。

習近平達佛斯演講的象徵意義

習近平成爲首位出席達沃斯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的中國國家主席。FT亞洲版主編吉密歐認爲,一位中共領導人來到資本主義的精神家園捍衛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邰蒂:川普的「三個腦袋」

透過分析川普首次「令人瞠目」的新聞發佈會,FT美國版執行主編邰蒂解讀川普的商業利益或將如何影響他作爲總統的執政,以及川普將成爲一個什麼樣的美國總統。

達佛斯前瞻:在川普陰影下開幕(英文)

每年全球政商界匯聚一堂的達沃斯論壇,今年顯得不再那麼重要,因爲20日正式出任美國總統的川普有能力撼動一切既有規則。若說亮點,可能要數「習近平首次參加達佛斯」,這或是中國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的良機。

還未上任,川普就與美國情報機構幹上了

兩份對川普做出爆炸性的、但未經證實的指控的祕密檔案遭洩露,讓他與美國諜報機構關係急轉直下。

提勒森將中美關係送上衝突軌道

美國國務卿提名人提勒森發表強硬對華言論,稱中國應被禁止進入其在南海建造的人工島,進一步加劇中美緊張關係。

2017:世界新秩序

FT主編巴伯爾與外交事務評論員拉赫曼回顧2016年幾起重大政治事件,展望它們將會給國際秩序帶來的影響。

朱鋒:世界政治進入「再國家化」新週期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認爲,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受到嚴峻衝擊,世界政治告別後冷戰時代。新一個世界政治週期的三大特徵是:再全球化、再國家化和再意識形態化。

盛洪:爲何中國更要警惕民粹主義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認爲,要安撫無法透過投票影響政治選擇,又缺乏宣洩管道的中國民衆,執政黨首先要停滯偏袒利益集團,並真正落實《選舉法》。

盛洪:爲何司法公正對執政黨如此重要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認爲,司法的意義在於爲社會提供先例、樹立原則。司法公正,能爲執政黨奠定政治基礎,實行「聰明的公共治理」。

FT年度人物:唐納•川普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被提名爲2016年英國《金融時報》年度人物。FT總編輯巴伯表示,我們依然不支援川普所持的一些立場,但考慮到歷史影響,他必定成爲年度人物。

美聯準宣佈加息,這次市場信了

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加息的靴子終於落地。重要的是美聯準預計2017年加息三次,然而由此帶來的麻煩纔剛剛開始。

阿勒頗:黎明前的最黑暗時刻(英文)

敘利亞政府軍在阿勒頗節節推進,有望很快收復反對派武裝控制的這座城市。但圍困在其中的平民,正在經歷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版權聲明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智慧財產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本網路影片的使用必須遵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www.FT.com)的條款,我們建議您閱讀條款的全部內容。您所接受的服務僅限於個人和非商業的用途。英國《金融時報》不承諾此項服務是無誤差或是連續的,同時也不給予您在任何使用(權利)方面的承諾。網路影片中非英國《金融時報》人員所陳述的觀點僅代表他們本人而非英國《金融時報》的觀點立場,英國《金融時報》不承擔由他們所表達之觀點產生的任何責任。觀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影片播放器。請檢視與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相容的瀏覽器清單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