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管理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有多少職場人悄悄揹負著照顧老人的重擔?
克拉克:如果僱主們做一個調查,看看他們有多少員工一邊在工作一邊在照顧年邁的親屬,結果一定很驚人。
2023年9月21日
警惕那些帶有表演性的政策提議
奧康納:作爲選民,無論你認爲一項新提議的法律聽起來很棒還是很糟糕,先停下來問問政府打算如何執行它。
2023年8月16日
碧桂園往事
張亦達、賈銘:碧桂園是一本大書,吳建斌先生僅待了1000天就寫就「名著」,而我所經歷的最多算滄海一粟。
2023年8月15日
重新認識居家辦公
克拉克:從許多知名公司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到遠距辦公對工作效率有何影響,我們對遠距辦公的很多認識都是錯誤的。
2023年8月3日
「工作度假」悄然興起
庫柏:越來越多公司允許員工在度假地點工作,這一疫後出現的新的辦公方式,成爲勞動力市場緊張情況下的一項福利。
2023年7月28日
發錯郵件之後……
克拉克:我們很多人都可能不小心把說人壞話的郵件發給其本人,但收件人的反應纔是最耐人尋味的。
2023年7月18日
我們距離休閒人生還有多遠?
「休息從來不是在你完成其他所有事情後纔要做的事情。如果你想休息,就必須抽出時間休息。」
2023年7月12日
不要隨便找人寫推薦信
克拉克:一個你覺得平庸的前同事在找工作時請你幫忙寫推薦信,這是現代職場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的道德困境。
2023年6月26日
關於電子郵件的悲哀真相
克拉克:如果我們不能停止沒完沒了的工作溝通,辦公室生活將永遠令人倍感折磨。
2023年6月25日
生成式人工智慧將顛覆專業性職業
薩斯坎德:許多專業人士認爲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他們從事最複雜的那部分工作,但最新人工智慧系統的能力遠超從前。
2023年6月21日
關於變老和工作,我們搞錯了什麼
克拉克:老年人並不像我們以爲的那樣喪失能力。沒有一致的證據表明老年員工的生產率比年輕員工低。
2023年6月20日
數字遊民夢想是如何「公司化」的
奧康納:公司並沒有摧毀大衆成爲數字遊民的夢想,但公司正在把它變成一種風險更小、更受控的形式。
2023年6月18日
倫理:爲什麼是創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本力:ChatGPT等創新帶來空前機遇,版權、學術不端、歧視、造謠、僞造身份等也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理解並解決創新創業中的倫理問題?
2023年6月11日
人工智慧也無法打破白領工作的「手提箱原則」
奧康納:無論技術如何進步,如何節省時間,人類總能爲自己製造更多工作,有了人工智慧也不例外。
2023年6月9日
把愛好變成職業是什麼感覺?
庫柏:在薪酬最高的金融、法律、科技和諮詢等行業,從業者大多是努力拚搏、野心勃勃、並不具有某種天分特長的人。
2023年6月8日
居家辦公的受益者不僅僅是精英階層
奧康納:自疫情開始以來,混合辦公改善了工作生活平衡。雖然並非對所有人都如此,但受益者不僅僅是精英階層。
2023年6月6日
活在大裁員時代
克拉克:隨著裁員變成常見的企業行爲,研究人員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2023年6月5日
別再說AI會產生贏家和輸家
薩拉•奧康納:這樣說好像整個事情都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人工智慧帶來了危險,也創造了機會。最後結果如何,全都取決於我們。
2023年6月2日
高壓的工作場所滋生有害的文化
在英美大律所工作的律師朋友講述了工作中他們自己覺得正常、在普通人看來有害的行爲。天價工資能彌補這種傷害嗎?
2023年5月12日
技術人才短缺令新創企業面臨招聘難
在英國乃至全球,數字技能人才缺口多年來一直在擴大,這不僅是因爲科技新創企業的成長,還因爲非科技公司的快速數位化。
2023年5月8日
科技圈尊崇「創辦人CEO」之風未絕
有一種想法認爲,管理公司的最好人選就是當初在車庫或宿舍把公司成立起來的人,矽谷風險資本家就格外信這一套。
2023年4月28日
科技公司裁員潮中的「扁平化」現象
疫情期間大量聘用中層管理人員的科技公司在大規模裁員之時,正在著力削減組織架構的中間層級。
2023年4月26日
如何在未來工作中成爲一名更優秀的領導者?
洛丹:我們正目睹一場對工作地點、時間和方式的漸進式重新構想。彈性工作已經成爲領導者需要正確處理的一個關鍵問題。
2023年4月22日
我的WeWork辦公體驗
庫柏:獨自辦公了25年後,我嘗試了WeWork。我得出的結論是,現代辦公室對於完成任何工作來說都是一個糟糕場所。
2023年4月20日
是該工作到筋疲力竭,還是該儘可能地閒著?
格羅索:工作到筋疲力竭?還是儘可能地閒著?我們多數人都在某個時候經歷過這兩個極端,而這兩極對立現在正迅速變得高度政治化。
2023年4月12日
現在我們都成祕書了
奧康納:越來越多企業爲了節省成本而讓員工淹沒在「自助」報銷等行政任務中,人工智慧或許能幫忙減輕負擔。
2023年4月9日
ChatGPT的最佳用途是什麼?
特爾維希:ChatGPT的回答質量飄忽不定。在使用它時,我們應將它的這個弱點轉化爲優勢。
2023年3月27日
CEO們會容許混合辦公制繼續存在嗎?
越來越多公司的CEO要求居家辦公的員工「重返辦公室」,顯示出辦公方式越來越靈活的趨勢在疫情後發生了轉變。
2023年3月20日
工作場所的變化仍在進行中
雅各布斯:疫情種下了工作場所變化的種子,員工對工作靈活性的注重、人工智慧以及通膨都在重塑工作場所。
2023年3月20日
監控真能讓員工好好幹活嗎?
在新冠疫情導致遠距辦公普及期間,監控員工的做法變得流行。但現在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監控程式可能會讓員工更加沒有工作效率。
2023年3月16日
不要被人工智慧唬住
斯特恩:聊天機器人可以處理有限的事務,但不能進行真正的對話。在新技術的支援下,人類仍有許多優勢。
2023年3月8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