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管理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爲什麼吸菸會成爲解僱理由?
克拉克:老闆有權禁止員工在家吸菸?這似乎過界了。但隨著大規模居家辦公成爲趨勢,僱主們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強勢。
2021年9月20日
股票激勵不該爲首席執行長獨享
如果董事會真的認爲股票對激勵高階主管專注於爲股東創造價值至關重要,那麼他們也應該讓其他員工擁有股票。
2021年9月8日
爭取工作自主權是職場未來方向
雖然圍繞重新開放辦公室的爭論焦點是在家還是在辦公室辦公,但真正的核心在於員工能否擁有工作自主權。
2021年9月7日
我們準備好迎接「非同步工作」了嗎?
「非同步工作」說白了,就是「當」你想工作的時候再工作,但許多希望轉向靈活辦公模式的企業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2021年8月30日
給遠距員工減薪有點冒險
尚不清楚基於工作地點的薪酬是否會成爲遠距勞動者的常態,這個問題最終將取決於僱主和員工的權力博弈。
2021年8月23日
各國爭相吸引高收入工作者將威脅政府稅收
新冠疫情已讓許多高收入工作者成爲「臨時遊牧族」,他們的外流給原駐國政府的稅收穩定帶來威脅。
2021年8月5日
高盛決定給初級員工加薪
疫情期間的交易熱潮加大了投行初級員工的工作量,投行紛紛提高了他們的基本工資。高盛是最後一家採取此類措施的美國大型投行。
2021年8月3日
領導對辦公室的迷戀是基於過時的幻想
早在疫情前,專業人士就習慣了祕密地混合辦公。近年來隨著團隊變得更大、更臨時,他們要跨時區、跨團隊、跨地區工作。
2021年7月26日
工作經驗和學歷被忽視,該如何升職?
諮詢者有雙碩士學位,曾在一家大型公司工作三年,又在現在的公司做了兩年的研究分析師,但依然沒有獲得高級職位,該怎麼辦?
2021年7月16日
高盛斟酌要不要給初級員工加薪
傳統上投行會避免大幅上調固定工資,因爲固定工資在業務清淡時更難降低。但華爾街的一些投行最近已提高了初級分析師的基本工資。
2021年7月12日
無人可管的CEO作何感想?
加普:這是一篇虛構的CEO備忘錄,講述了一位高薪CEO因員工在家辦公、自己身邊無人可管而感到沮喪的心路歷程。
2021年7月11日
招聘正在變爲「飢餓遊戲」
烏維比納內:招聘過程讓人想起電影《飢餓遊戲》,與其說是最合適、最聰明的人倖存下來,不如說是最沒有被這一過程消耗殆盡的人獲得了成功。
2021年7月8日
疫情中的數字遊牧族
數字遊牧族的生活似乎令人羨慕,他們遊歷四方,工作不受地點限制。疫情期間他們受到什麼影響、未來有何打算呢?
2021年7月7日
願後疫情時代的辦公室長命百歲
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辦公室的功能。我們需要見面、合作、閒聊、享受喧鬧,但也需要安靜的空間來完成一些工作。
2021年7月1日
如何在疫情後保持工作效率提升?
如何保持住疫情期間提高的工作效率,並確保員工不會過度勞累?來自全球各地的四位企業高階主管分享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經驗與感悟。
2021年6月29日
渴望繼續工作但不得不退休的中國職業女性
越來越多的中國職業女性因僱主強迫其50歲退休而將僱主告上法庭,與堪稱全球最低的退休年齡抗爭。
2021年6月29日
瑞銀計劃允許大多數員工永久彈性辦公
瑞銀的做法與許多歐洲銀行一致,但大多數美國銀行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歐美銀行的辦公方式在疫情後可能產生根本差別。
2021年6月28日
FT發佈商學院「教學能力」排名
「教學能力」排名是基於各商學院學者的著作被用於其他商學課程的程度。哈佛商學院名列榜首。
2021年6月2日
蓋茲否認婚外情調查與他離開微軟董事會有關
蓋茲夫婦兩週前宣佈離婚後,美國媒體近日爆料,比爾•蓋茲在微軟及夫婦倆的慈善基金會據稱都對女性僱員有過追求行爲。
2021年5月17日
早起才能提高效率?不如睡到自然醒
克拉克:堅信各類時間管理技巧的人令我敬佩,但真正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往往不是個人能夠完成的辦法。
2021年5月17日
週一和週五空曠的辦公室讓人不安
人們喜歡週一和週五在家工作,疫情下混合工作制的普及加強了這一趨勢,引發了對於工作效率和城市中心未來的擔憂。
2021年5月17日
職場中的AI並非總是「智慧」
奧康納:許多僱主透過人工智慧監控員工居家辦公的工作情況,但人工智慧也經常辦蠢事。
2021年5月4日
如何迎接混合辦公?
混合辦公並不只是把在家辦公和在辦公室辦公結合到一起,從辦公室的格局到管理者的職責,都需要作出改變。
2021年5月3日
居家辦公會降低生產率嗎?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認爲,居家辦公理論上有很多好處,但這些好處現在並未體現在生產率數據中。
2021年5月3日
商學院面臨的挑戰與轉型
譚浩:中國商學院生態系統的宏觀環境和微觀創新正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將對商學院未來的發展和轉型產生重要影響。
2021年4月27日
滙豐在疫情後改變工作方式
滙豐高階主管撤出了個人辦公室,包括行政總裁在內的高階主管如今都在開放式空間採用無固定辦公桌方式辦公。
2021年4月19日
給員工排名是好是壞?
奧康納:許多企業採用的「強制分佈」績效評估制度已經過時,有諸多負面作用,應該予以廢除。
2021年4月8日
高技能崗位也會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嗎?
庫柏:如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那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取代你。西方大都市中的高技能勞動者或許也將嚐到被取代的滋味。
2021年3月29日
疫情後的辦公形態:混合遠距?四日工作制?
李軍:疫情之前一成不變的通勤上班在大部分數字經濟爲主的行業裏將一去不復返了。
2021年3月28日
僱員睡眠時間有時也算「工作時間」——對英國最新判例的分析
一名等待載客的Uber司機,或者被要求睡在客戶家裏的護工,其睡覺時間算不算「工作時間」?英國最高法院最近對兩起這樣的案件做出判決。
2021年3月26日
英國工會呼籲限制職場使用人工智慧
英國工會聯盟表示,人工智慧在職場大量應用,但勞工法未能跟上新技術的推廣步伐,必須出臺新的法律措施,保護員工利益。
2021年3月25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