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採礦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電池製造商將主導歐洲汽車產業

透過與歐洲地區的汽車製造商簽署供應協議,中國在歐洲汽車業中扮演起日益重要的角色。
2022年12月6日

中國擔心醫護人員和春節返鄉人員引爆疫情

中國衛生部門擔心,隨著政府放鬆防疫措施,春節假期期間新冠感染人數會在準備不足的農村地區激增。
2022年12月6日

印度的雄心:成爲南亞最受歡迎的債權國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和印度洋的項目激增,印度也加大了在該地區的基礎設施貸款力度。
2022年12月6日

新加坡在與香港的競爭中優勢凸顯

王英良:吸引跨國公司全球或區域總部落戶是任何一個城市和國家招商引資的重要選項。新加坡對香港,因爲具備「離岸優勢」,總體更勝一籌。
2022年12月6日

BIS:市場動盪可能破壞各國央行遏制通膨努力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各國央行可能被迫支援金融體系中那些對更高利率脆弱的關鍵部分,從而削弱其抗擊通膨的努力。
2022年12月6日

展望2023: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摸索前行

黃凡:三年來第一次出國,出差一趟歐洲,對比感慨頗多。以國內外經濟基本面走勢如何?新一年的資產配置策略有什麼方向?
2022年12月5日

歐元區10月零售額創今年以來最大月度降幅

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零售額下降1.8%,其中德國和法國分別下降2.8%和2.7%。這進一步表明歐元區已在第四季度陷入衰退。
2022年12月5日

印度股市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政府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在該國導致的供應鏈混亂,提高了印度對全球企業的吸引力。
2022年12月5日

防疫措施放鬆推高中國股市和人民幣匯率

有進一步跡象表明,北京方面正在放鬆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摩根士丹利將中國股市評級上調至增持。
2022年12月5日

中國與沙烏地增進關係令美國不悅

習近平本週將對沙烏地進行6年來的首次訪問,以增進中國與海灣地區的關係。5個月前,美國曾警告中國,其不會放棄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2022年12月5日

是時候重新審視2%的通膨目標了

布蘭查德:從成本效益分析來看,提高通膨目標是可取的。對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來說,合適的通膨目標可能是3%。
2022年12月5日

市場押注美聯準將在2023年降息

儘管美國央行官員堅稱不會很快逆轉保持較高利率的計劃,但美國國債市場交易員押注,美聯準面對衰退,將被迫在明年末季兩次降息。
2022年12月5日

美國稱中國太陽能板企業逃避關稅

美國商務部稱,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國家組裝對美出口的太陽能板,藉此逃避關稅。美國太陽能板安裝行業對這一初步調查結果表示「失望」。
2022年12月5日

中國如何走出疫情的不確定性?

李楠:疫情的不確定性對國民經濟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人民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而且封控隔離也對人體免疫力和精神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
2022年12月4日

馮德萊恩:歐盟必須「簡化和調整」國家援助規則

這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針對美國3690億美元的清潔技術補貼方案給出的第一套提議,她表示歐洲應該調整自己的規則以利於進行公共投資。
2022年12月4日

在如何應對美國《降低通膨法》上,歐盟出路有限

張冬方:時間在一天天流失,歐盟想推動修改《降低通膨法》的微弱時機也在一點點流失。歐盟既擔憂捲入貿易戰,也不想陷入補貼競賽。
2022年12月4日

富士康鄭州工廠發生了什麼?

富士康鄭州工廠的工人描述這家工廠近來的混亂局面。這種混亂凸顯出蘋果依賴中國工廠供貨所帶來的脆弱性。
2022年12月2日

美國龐大的現金儲備能撐多久?

格林:美國經濟還沒有出現衰退,這要歸功於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在疫情期間建立起來的現金儲備。然而這些儲備終將消失。
2022年12月2日

荷蘭經濟大臣爲荷中經貿關係辯護

阿德里安森斯暗示,儘管美國在高科技出口問題上施壓,但荷蘭不願過度限制對華出口。她稱荷蘭「非常積極」地看待荷中經貿往來。
2022年12月2日

苟餘行之不迷,雖顛沛其何傷?

夏春:如果能夠從大局觀看待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運行之道,那麼在企業發展和投資策略上的方向感就會相對清晰。
2022年12月1日

大西洋兩岸的綠色科技之爭

貝蒂:歐盟各國政府將美國的乾淨能源補貼視爲威脅,而非機遇。在這場綠色科技之爭中,歐盟有規則,而美國有資金。
2022年12月1日

FT社評:英國勞動力減少之謎

儘管英國的失業率接近歷史最低水準,但到明年初,英國可能成爲唯一一個就業率仍低於疫情前水準的發達國家。
2022年12月1日

林毓生去世,他留下什麼啓發?

徐瑾:面對傳統,我們何去何從?所謂現代化,就是西化麼?中國未來應該走向何方?學者林毓生用一生思考,爲這些問題的答案新增了新的維度。
2022年11月29日

爲何需要提高中央政府槓桿率?

張林:無論從國際比較還是從債務通縮風險的現實來看,中央槓桿的擴大是必要的,有助於避免疫情衝擊下的微觀經濟主體資產收縮。
2022年11月30日

中國企業在新加坡「安身」以防範地緣政治風險

據估計,在中美緊張升級的背景下,過去12個月多達500家中國企業悄悄把總部搬到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註冊。
2022年11月30日

全球企業難以應對中國新冠病例激增造成的供應衝擊

中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從事製造業工作。新冠病例突然激增將直接影響供應鏈,本就嚴重的工人短缺將進一步加劇。
2022年11月30日

「英國病人」拖累國家經濟成長

霍爾丹:自工業革命以來,健康因素首次成爲英國經濟成長的逆風。不利的健康趨勢不僅對個人產生影響,也在產生宏觀經濟後果。
2022年11月29日

美聯準虧損了……

周子衡:美聯準虧損,且長期虧損,這對各方有什麼影響?一家持續虧損的中央銀行,卻決定著全球最大的貨幣體系的走向,這意味著什麼?
2022年11月29日

中國複雜局勢給投資者帶來不確定性

加西亞-埃雷羅:民衆的不滿情緒表明,中國在對付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的同時,需要面對如何放鬆防控措施的難題。
2022年11月29日

新興市場可以平穩渡過金融困境

瓦西列夫:新興市場的金融狀況在一年多的惡化之後,似乎正在企穩,其在當前全球金融困境中的總體表現相當好,這主要得益於政策審慎。
2022年11月29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