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採礦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經濟會衰退嗎?股市到底了嗎?

馮鬱青:美股是否已經觸底?明年衰退是否會來到?美聯準在面對衰退時會出現政策的轉向嗎?
2022年12月14日

加密貨幣野蠻生長的終結

周子衡:加密貨幣行業爲自身佈下了一大片雷區,如果引爆不完,就沒有發放新的通行證可言;未來的監管合規許可只能更趨嚴格。
2022年12月13日

「英國企業破產數量將超過2009年峯值」

據重組高階主管介紹,隨著英國企業艱難應對通膨和需求下降,而政府結束疫情期間支援,企業破產數量將達到比金融危機時期更高的水準。
2022年12月13日

醫藥和殯葬股在中國放鬆防疫政策後大漲

此次防疫政策180度大轉彎導致中國出現自近三年前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失控感染潮。
2022年12月13日

「工資通膨?我怎麼不知道?」

福魯哈爾:普通勞動者並不像政策制定者那樣擔心工資通膨,2022年上半年全球實際月工資實際上是負成長。
2022年12月13日

中國向WTO起訴美國晶片制裁

中國表示,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是透過法律手段解決中方關注,是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必要方式。
2022年12月13日

合理推動開放,嚴防衝擊經濟

秦勇:財政應充分考慮2023年經濟面臨的挑戰提前應對,一方面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
2022年12月13日

「歐元區銀行面臨不良貸款增加和資金緊縮風險」

歐洲央行警告稱,由於利率上升、通膨上漲和很可能發生的經濟衰退,歐元區銀行面臨不良貸款增加和資金緊縮的風險。
2022年12月12日

經濟工作會議展望:「進」字當頭,穩中求進

聃丘泰、溫建東:中國明年經濟是否設定成長目標?目標設定多少?經濟成長目標和其它目標關係體現了新一屆政府看待經濟大盤的偏好,各界關注。
2022年12月12日

「脫鉤」將結束企業的不透明全球運作

隨著全球供應鏈佈局發生改變,新湧現出的一系列數據提供商將爲我們揭示企業原本不透明的全球運作。
2022年12月12日

中國取消貨運車輛「閉環管理」要求

國務院還要求各地不再查驗貨車司機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政府放寬防疫之際,中國流行病學家紛紛出面強調Omicron毒株相對溫和。
2022年12月12日

習近平對沙烏地的訪問拉近中阿關係

阿拉伯國家在與中國國家主席舉行的峯會上承諾加強中阿關係,其中沙烏地表示,將平衡其與中國和與傳統夥伴美國的關係。
2022年12月12日

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是科學的現代化

樊磊:無法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並不是缺乏資本,也不是缺乏技術,而是缺乏一整套的政治與法律制度的安排來支援對高階產業形成需求的市場機制。
2022年12月11日

西方有責任幫助烏克蘭取勝

沃爾夫:西方有能力爲烏克蘭提供打贏這場戰爭需要的資源,並且從長遠來看,放任普丁打敗烏克蘭的代價會更大。
2022年12月11日

東西方之間需要一場關於產業政策的誠實對話

歐洲和美國最近出臺了新的半導體產業政策,打破了之前的禁忌,但在東亞國家,產業政策一直是安身立命之本。
2022年12月9日

英國、日本和義大利將合作研製戰鬥機

三國同意在2035年前共同研製一款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這個三邊軍事項目標誌着日本另尋美國以外的合作伙伴。
2022年12月9日

寶尊開闢了中國對美資產收購的新方向

王英良:寶尊收購GAP大中華業務凸顯了中美經濟互動的一種較新的方式,即中國公司收購預備撤離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在華商業體。
2022年12月9日

與動盪爲伴:2023年投資者需要新的投資策略

博伊文:面對更加動盪的宏觀環境和市場,投資者需要新的投資策略,不斷評估市場,動態調整投資組合。
2022年12月8日

中國房地產困境讓年輕人對買房產生疑問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傾向於租房而非買房,這可能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同時政府希望透過發展租賃市場來緩解開發商的危機。
2022年12月8日

晶片戰爭與全球外交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出席臺積電美國新廠移機典禮。此舉突顯了FT年度商業圖書獎得主克里斯•米勒所著的《晶片戰爭》的及時性。
2022年12月8日

習近平抵達沙烏地

中國外交部官員表示,此訪將成爲中阿關係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習近平將出席海灣國家峯會和阿拉伯國家峯會。
2022年12月8日

歐盟將兩起涉華貿易爭端提交世貿組織裁決

歐盟已升級其與中國之間的兩起貿易爭端,要求世界貿易組織召集專家組進行裁決。這是歐盟至少三年來對中國提起的首批案件。
2022年12月8日

中國允許美國對其企業進行最終用途覈查

拜登政府表示,中國已做出妥協,允許其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最終用途覈查。多家中國企業面臨配合覈查的最後期限,否則將被列入貿易黑名單。
2022年12月7日

川普「更有遠見」讓歐洲難堪

加內什:承認它以前的世界觀不對,承認川普當初更快看清現實,對歐洲來說將是困難的。解釋它爲什麼如此幼稚會痛苦得多。
2022年12月7日

2023前瞻:經濟工作的三大轉變

沈建光:如果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房地產、民間投資等支援政策能夠不斷出臺且落地見效,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有望得以扭轉,成長目標也有望達成。
2022年12月6日

ESG熱現象背後的冷思考

鄭志剛:ESG應該成爲一家企業根據長期發展戰略與短期經營目標的平衡自行做出的選擇,而不應成爲企業類似於納稅一樣的社會責任。
2022年12月6日

致世界領導人:寬鬆貨幣時代已經結束

夏爾馬:從英國到巴西、智利和哥倫比亞,入不敷出且不願迴歸正統政策的政府正受到市場懲罰,就好像其領導人不知道寬鬆貨幣時代已結束。
2022年12月6日

大型企業應如何思考反壟斷風險?

劉勁、陳宏亞:爲什麼有些網路巨擘會成爲此輪反壟斷的標的?反壟斷的核心邏輯是什麼?對大型企業來說,應如何規避政府的反壟風險?
2021年10月12日

爲什麼說弗利德曼的企業學說是錯誤的?

沃爾夫:弗利德曼在1970年提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增加利潤。我以前也篤信這一觀點。後來我發現自己錯了。
2020年12月9日

疫情壓力之下企業是否還應關注「長期利益」?

埃奇克利夫-強森: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導致股價走出鋸齒狀曲線以及全球供應鏈中斷,資本主義新近的轉變正面臨最大考驗。
2020年3月5日

當企業用環保做藉口

克拉克:從餐館不提供打包的餐盒,到企業採用辦公桌輪用制,當今企業往往打著環保招牌,爲削減成本之舉提供理由。
2020年3月5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