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沒有「去全球化」的跡象

川普的「去中國化」戰略能奏效嗎?即使美國重拾孤立主義,即使歐洲推出更多保護主義政策,新興技術浪潮和新型全球化的趨勢依然無法阻擋。
2024年11月27日

AI與時尚:創意的主導權能否交給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正悄然成爲創作的一個重要助手,甚至重新定義了創意的邊界,設計者們如何做到下筆前胸中先有「意」?
2024年11月27日

美國農民抗議進口中國廢食用油

自《降低通膨法》透過以來,美國進口的中國廢食用油激增。廢食用油可用作製備生物燃料的原料。
2024年11月27日

太陽能和電動汽車蓬勃發展,中國碳達峯問題引關注

針對國內外專家的調查發現,44%的人認爲中國碳排放已經達峯或將在2025年達峯。專家們對中國在環境方面的進展持謹慎樂觀態度。
2024年11月27日

如何應對居民經濟預期轉弱

聃丘泰:預期管理是一門科學和藝術。中國居民預期弱化起源於貿易戰,疫情只是強化了趨勢。政府切不能製造意外,因爲公衆比經濟學家聰明。
2024年11月26日

蘇格蘭堅定支援中國風電企業來建廠

蘇格蘭副首席大臣表示,蘇格蘭有讓中國明陽風電開設工廠的「空間」。蘇格蘭希望創造更多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就業機會。
2024年11月26日

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每年3000億美元氣候融資

富裕國家承諾到2035年每年提供「至少」3000億美元氣候融資。脆弱國家對這一數額不滿,但現實迫使他們接受。
2024年11月25日

中國會成爲乾淨能源時代的贏家嗎?

庫柏:世界進入新時代,乾淨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豐富和便宜。中國的目標是繞過川普的貿易戰,主導新經濟。
2024年11月22日

川普勝選後TikTok在美走勢預判

王英良:未來美國政府的極限施壓可能會讓TikTok疲於應付。打擊和削弱TikTok可能成爲川普向中國直接投資和中國政府發出的新信號。
2024年11月22日

巴庫氣候談判僵局遷延,古特瑞斯呼籲軟化強硬路線

蔣亦凡:圍繞聚焦於「融資」議程還是氣候減緩行動,COP29陷入激烈的「議程之戰」,但最大的僵局是圍繞「新集體量化目標」的磋商。
2024年11月22日

2025年中國經濟展望:中國經濟「加速度」

程實、徐婕:在全球經濟複雜的「熱啓動」背景下,政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將助力中國經濟實現新突破,展現強勁發展活力與無限潛力。
2024年11月21日

經濟增速放緩,中國股票市場能否「長牛」?

葉冬豔、歐陽輝:中國股市先是連續大漲,隨後是大幅震盪調整,投資者由最初的狂熱冷靜下來,又開始陷入到深深的思考當中。中國股市如何才能「長牛」?
2024年11月21日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李海燕:中國是大國,產業鏈很全。但這並不是說,發展半導體產業不需要和其他國家合作。中國如想成爲半導體第一強國,需要廣泛的朋友圈。
2024年11月19日

烏克蘭首次使用美國遠距飛彈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美國製造的ATACMS飛彈據稱擊中俄羅斯布良斯克州一個軍火庫。與此同時普丁簽署法令,降低了俄方動用核武的門檻。
2024年11月19日

馬斯克的DOGE究竟是什麼?

王衍行:到底「政府效率部」是什麼樣的機構?它爲何會由馬斯克領導?這個決定背後有哪些戰略性考量?
2024年11月19日

馬斯克與他的政府效率部

鄭志剛:選擇以超然獨立的政府效率部來推進改革,在我看來,川普和他的團隊一個重要考量也許是,一項改革由外部力量推動也許更容易獲得成功。
2024年11月18日

氣候資金博弈:中國是否將承擔更多全球責任?

林孜:中國在新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NCQG)談判中的立場到底是什麼?在全球氣候資金中發揮著怎樣的角色?NCQG的方案設計應當有哪些考量?
2024年11月18日

即便沒有美國,氣候行動也要堅持下去

圖比亞納:川普勝選對全球氣候行動是一個挫折。但現在不是絕望的時候。多邊氣候行動以往被證明具有韌性,它有望再次被證明具有韌性。
2024年11月15日

2025年全球經濟展望:全球經濟「熱啓動」

程實、周燁: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在熱啓動的恢復中,將一步步重構自身架構,透過政策經驗的再校準,化解短期挑戰與長期瓶頸的阻礙。
2024年11月13日

美國傳統媒體衰退中的競選教訓: 川普如何贏得選舉宣傳戰

小華、楊方曦:未來候選人若想贏得美國年輕且變化的人口結構選民的支援,必須與數字創作者和有影響力的社群平台的大V深度綁定,徹底重新定義影響力策略。
2024年11月12日

低估財政增量政策的五大誤區

沈建光:市場對中國增量財政政策存在五大誤讀,投資者或低估了隱性債務化解對於提振經濟的重要意義,也忽視了財政進一步擴大赤字的潛在空間。
2024年11月12日

中國式化債:困難與疑問

徐瑾:如何評價本輪化債?債務問題看起來是一個金融問題,但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問題。不能僅僅看數字看規模,更應該看債務對應的資產。
2024年11月12日

祝賀川普當選:世界500強公司掌門人究竟想表達什麼?

王衍行:在政策變動的背景下,這些企業高層以審慎的樂觀迎接未來挑戰,渴望透過「政企」合作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4年11月12日

當加密預測市場Polymarket超越傳統民調時,背後寓意何在?

林薇:爲何一個博彩性質濃烈的加密預測平臺能夠如此準確的預測出美國總統競選這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爲何它比傳統民調更有效地預測結果?
2024年11月12日

FT社評:川普給聯合國氣候大會蒙上陰影

威脅要再度帶領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當選總統不太可能終止聯合國氣候大會進程,但歐盟和中國必須準備好幫助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
2024年11月11日

清潔科技蓬勃發展,讓中國在氣候舞臺上綻放自信

在綠色能源領域的成功使中國有底氣對抗西方的政治壓力,預計他們將反擊美歐將氣候變化談判與貿易問題掛鉤的做法。
2024年11月11日

世界能完成氣候目標的時間不多了

沃爾夫:當危險還遠在地平線,人類無法提前做出防範,這種傾向正在阻礙我們在當下採取必要的行動。
2024年11月11日

丹麥王國駐滬總領事魏鳴珂:進博會視窗下,丹中兩國如何拓展海運合作?

魏鳴珂受訪表示,對丹麥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持樂觀態度。丹中兩國將在安全、綠色航運、綠色造船和綠色海洋技術等方面繼續深入合作。
2024年11月11日

德國總理蕭茲執政以來爲何三度出訪印度?

袁傑:德國政府制定「聚焦印度」政策檔案,這與德國去風險和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目標相關,但德企進入印度不是爲了取代中國,而是一種補充。
2024年11月8日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一:「家辦」爲客戶帶來「第二次財富自由」的背後邏輯

New East:家族辦公室並非會是全能專家,更多會是管理人的角色,去找到各行業裏最出色的專業資源一起合作,共同爲家族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2024年11月7日

分歧與共識:中國2035年氣候目標將走向何方?

林孜:儘管中國NDC目標完成進度良好,但要實現《巴黎協定》1.5度溫升控制目標,中國還需加大自己的「作業」難度。
2024年9月8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