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環境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刺激政策利箭能否射中靶心
朱長征:相比貨幣和財政政策,結構改革在中國近年缺乏足夠共識。結構性改革不只是短期效果,更事關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2024年11月3日
AI與環境可持續的平衡可能實現嗎?
陳鈺什:AI模型開發的未來方向同樣至關重要,因爲某些方法相較於其他方法會消耗更多的能源。
2024年11月4日
發揮「一帶一路」綠色債券潛力,助力沿線國家轉型
姜夢楠: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一帶一路」綠色與可持續債券,可爲海外綠色項目提供擔保支援,幫助其獲得更低成本的融資。
2024年11月3日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以色列的經濟韌性與中以經貿關係前景
白樂濰受訪表示,由於持續的戰爭狀態,以色列經濟面臨重大挑戰,但其基礎仍然穩定,其中最主要的是經濟運行和高科技部門的表現。
2024年11月1日
大選前夕哈里斯將遭遇不利就業報告
颶風和波音罷工預計將壓低10月非農就業總人數,遮蓋美國勞動力市場根本層面的健康狀況。這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可能不是好訊息。
2024年10月31日
亞行:亞洲氣候變化資金存在「巨大」缺口
亞行最新報告稱,亞太地區每年還需要數千億美元的資金來應對全球變暖的衝擊。
2024年10月31日
海底電纜:數字經濟的絲綢之路
方鈺麟、陳詩沁:各國對數據傳輸需求急增,海底電纜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重要一環。相比新加坡的26個海纜系統,香港只有12個,必須急追才能提升國際競爭力。
2024年10月30日
循環經濟如何面對投資回報率的挑戰?
中國與歐美之間的產業競合有望成爲循環經濟克服成本、技術與政策障礙的助力。
2024年10月30日
中國財政政策的六大轉變
沈建光:呼之欲出的財政刺激政策,將與已經放鬆的貨幣政策協同發力刺激總需求,有效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爲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經濟復甦打下基礎。
2024年10月29日
「中美科技前沿」系列之一:AI時代,中國企業的創新之路
孫寶紅、Larry Zhou:未來,AI技術必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我們也需要積極擁抱這些變革,充分利用AI帶來的機遇。
2024年10月28日
讓獨立的真菌王國浮現在世介面前
阿胡賈:真菌在生物分類中是一個獨立的界。一些人正推動在生物多樣性說明中除提到植物羣和動物羣外,再增加一個詞來指代一個地區的真菌。
2024年10月28日
中國式財政刺激:市場期待與政策圖景
周浩:從中期效果而言,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結構性影響會在未來內逐步放大。未來規模儘管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政策方向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2024年10月27日
巴西學者Steenhagen:從電動車到關鍵礦產,中國與巴西的機會視窗
Steenhagen期待金磚國家合作走向制度化,中國產能滿足巴西電動車需求,並表示巴西不會選邊站,在採礦領域會保持自主權,擴大中巴礦業合作。
2024年10月25日
預期的非線性變化與市場的定價機制
程實、徐婕、周燁:預期的跳躍式變化使得資產定價的不可預測性增加、波動性增強,投資者或需要重新思考風險管理和投資組合的構建模式。
2024年10月24日
財政是第二隻箭?
劉海影:如果說,中國央行的全力出擊可以視爲第一隻箭,那麼,市場在等待的是財政寬鬆這第二隻箭。這隻箭該如何射出呢?
2024年10月23日
歐盟對華「去風險」,新能源合作何以爲繼?
報告稱中歐在追求能源安全和氣候目標上仍有共同的利益,且在乾淨能源合作上有著強大的互補性。
2024年10月23日
中國的非洲「小而美」項目尚待披荊斬棘
劉爽、王燁:兩位氣候融資專家認爲,儘管投資者的謹慎和成本問題可能阻礙中國在非洲的可持續發展項目,但新的激勵措施或許可以幫助其克服障礙。
2024年10月21日
FT社評:科技巨擘擁抱核電的利弊
對核電的追逐反映了耗電量驚人的AI的崛起。然而AI不能只是又一個飢渴的能源需求來源,它還必須成爲綠色解決方案的核心部分。
2024年10月21日
劉志強:跨國公司如何平衡全球戰略與在地化?
跨國行銷專家劉志強表示,中國出海企業首先要做到「強」,擁有足夠核心競爭力,而不是簡單地依靠「低價」或「性價比」優勢去迎合市場需求。
2024年10月18日
免費午餐的味道:免費產品披露對評論系統的影響
鄧熠璞、雷驍、殷奕珉:當免費標籤評論的質量不高時,它會觸發其他用戶發表更深入、更真實的反饋,進而提高平臺整體評論系統的質量和可靠性。
2024年10月16日
從新晉諾獎得主的貢獻看制度創新的重要性
鄭志剛:如果用簡潔明瞭的一句話來概括阿西莫格魯等三位教授的貢獻,也許就是他們用令人信服的計量方法證明了諾獎得主諾斯提出的「制度重要的」觀點。
2024年10月15日
他們爲何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王衍行:202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經濟學家證明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以及法治不佳的社會和剝削民衆的制度不會帶來成長或改善。
2024年10月15日
關於數據資產的思考
李楠、陳開宇:數據是資產,但這與數據能否象有形資產那樣被估值被定價被入表被交易是兩碼事兒。數據資產可以入表嗎?
2024年10月15日
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放緩何解?到農村去
漢金:面對滿是敵意的國際市場和國內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中國的電動汽車品牌需要尋找新客,農村龐大的市場帶來了機會。
2024年10月14日
財政部的發佈會,到底說了些什麼?
張林:整體上來看,當前將要出臺的增量財政政策並沒有重點圍繞居民部門展開。與之不同,地方政府部門的訴求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回應。
2024年10月14日
非洲產油國擬成立「能源銀行」爲油氣項目融資
在多邊機構等傳統西方投資者日益被禁止參與油氣項目投資的背景下,非洲石油生產國組織希望新銀行能在2025年初開始運營。
2024年10月14日
倫敦市長的城市環境保衛戰
崔瑩:薩迪克•汗本人並非從一開始就意識到環境治理的緊迫性。但他現在承認,收拾汙染的爛攤子,已經不是「明天」的議題。
2024年10月11日
香港能否把握住「一帶一路」和企業「出海」的黃金跳板?
王英良:學者孫心悅受訪表示,在中國企業出海問題上,香港擁有環境及地理優勢、成功和經驗優勢、金融優勢、法律優勢和營商優勢。
2024年10月11日
印度譴責歐盟對進口商品徵收碳稅計劃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稱,將從2026年開始徵收關稅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是「貿易壁壘」,將損害印度的利益。
2024年10月10日
美加人工智慧先驅獲2024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翰•霍普菲爾德和傑弗裏•欣頓在機器學習領域做出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帶來模仿人類大腦神經元網路的人工神經網路。
2024年10月9日
如何正確地做ESG?
鄭志剛:不要將ESG直接與公司主營業務對接,避免對公司主營業務形成衝擊,進而對公司核心競爭力造成影響。
2024年10月8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