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詩篇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過路詩篇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行走羅馬:感受「紙醉金迷」的變遷
張璐詩:威尼託大街曾是羅馬奢靡生活的中心,很多人透過費里尼的電影《甜蜜的生活》「遊歷」過這裏。當真正置身於此,則會有更爲豐富的體會。
2023年1月12日
托斯卡納「甜美生活」啓示錄
張璐詩:回首疫情三年,無論人們身在何處,都不啻於經歷了一場硬仗。稍鬆一口氣時,許多人重新將「享受生活」放在了新年的清單上。
2023年1月5日
重啓跨年旅行:感受慌亂與堅冰逐漸消融
張璐詩:在過去兩年中常感受到的那種「各掃門前雪」的冷感,正在陌生人之間一場場的街頭問候中漸漸消融。
2022年12月29日
耶誕節的燈火與大餐
張璐詩:儘管能源危機在前,但夜幕降臨時放眼英倫,城市中心仍然燈火華麗。坊間的不少聲音表示:「聖誕亮燈是今冬生活最後的尊嚴」。
2022年12月25日
「淡定點兒,日子還得過」
張璐詩:近日朋友圈裏國內親友們的動態,令我想到要將過去兩年在倫敦的生活梳理出一個時間線來。羣體免疫,殊途同歸,因爲生活總要繼續。
2022年12月23日
藏在倫敦城裏的日料小館
張璐詩:小店位於一條窄巷裏,即便有意尋找也很容易錯過。店面簡樸如尋常人家,店招字體也極小,它的主廚卻很爲這種低調感到得意。
2022年12月15日
英美年度熱詞出爐,生活依舊一言難盡
張璐詩:英美的詞典已經分別選出了各自的年度辭彙,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又該如何總結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一年?
2022年12月9日
德國的「重啓文化」項目:經濟凜冬裏的文藝紅包
張璐詩:在漫長的經濟嚴冬面前,德國政府不忘斥資爲藝術團體「送溫暖」。這與英國的做法形成了有趣的對照。
2022年12月1日
當生活進入「防守」狀態,英國人搜尋「樸實」的慰藉
張璐詩:大米布丁曾常年處於英國甜品鄙視鏈底層,但在這個冬天,當不少家庭陷入拮据,這種平凡但暖胃的食物卻重獲青睞。
2022年11月24日
龍貓走上倫敦舞臺:種點橡子,幫它慢慢長大
張璐詩:久石讓認爲,只有小孩子能看見「龍貓」:「它提醒人們,爲了融入成人世界,大家都失去了什麼」。
2022年11月16日
英倫秋冬時節的小確幸
張璐詩:在能源危機與成本問題長期佔據媒體頭條的日子裏,雖然不得不時刻爲開源節流操心,但也會在不經意間收穫片刻的滿足。
2022年11月11日
在哥本哈根,十六道菜一頓飯
張璐詩:在烹飪傳統稀缺之地,餐館反而不以固定菜系爲包袱。餐盤上意識流一樣的搭配,喫到最後也不覺審美疲倦。
2022年11月3日
對話瑞典學院負責人,談談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趨勢
張璐詩:「見證文學」正在成爲諾貝爾文學獎聚焦的關鍵詞,如何理解這一文學分類?它又和諾獎的評獎趨勢有何聯繫?
2022年10月27日
馬友友:文化的獨特性在於化敵爲友
張璐詩:這位新近榮獲古典音樂大獎的著名演奏家仍然相信,在現今爭吵不休的世界裏,音樂可以提供更加親密、深刻的交流。
2022年10月20日
倫敦爵士樂聖地Ronnie Scott』s:無常歲月裏的老靈魂
張璐詩:在充滿無序和不確定性的時期,走進一家從1959年營業至今的老字號爵士樂俱樂部,多少能感到「連貫性」所帶來的慰藉。
2022年10月13日
英倫生活進入「非必需不消費」時間
張璐詩:英鎊驟跌連同生活成本的飆升,讓英國經濟迎來多事之秋。人們不得不格外精打細算,以等待爲期不遠的凜冬。
2022年10月5日
蘇格蘭的海鮮小館
張璐詩:一些在地的廚師也是在幾經他鄉的遊歷之後才恍然悟到,蘇格蘭不應只有「國菜」Haggis。
2022年9月29日
「私奔」到蘇格蘭,辦一場非主流婚禮
張璐詩:通膨居高不下,讓英國很多的準新人轉而選擇更多樣的方式共結連理。我旅行到蘇格蘭的「私奔小鎮」,在18世紀的傳統氛圍中,見識了一種有愛又獨特的非主流婚禮風俗。
2022年9月22日
女王之後,英國王室如何面對「明日世界」?
張璐詩:對於很多人來說,女王的形象已是他們人生記憶的一部分,對王室的情感因此深沉而複雜。隨著女王走遠,有關王室問題的理性思辨也將重新迴歸。
2022年9月13日
在倫敦,這位廚師以人類學的視角去做中餐
張璐詩:雙親是中國人、在英格蘭成長的黃震球,在食物中植入東西方百姓對各自文化的潛意識懷舊,讓原本陌生的菜式變得親切,讓習以爲常的食物重現新奇。
2022年9月8日
從低迷的世界「逃」往愛丁堡藝術節
張璐詩:藝術有時提出問題,但從來不能解決問題,它曾帶給你片刻自由,或者啓發思考,這便是意義。
2022年9月1日
在英國鐵路罷工日趕火車
工人罷工,非公會管理人員走上服務一線。這趟列車上,供應酒水的乘務員中有「消費者體驗經理」,負責推薦三明治的則是「收益成長經理」。
2022年8月22日
一位指揮家眼中的音樂與戰火
張璐詩:俄烏戰爭爆發的時刻,正在莫斯科排練的帕沃•雅爾維沒有立即離開俄羅斯,他認爲,堅持演出能讓年輕的樂手們感受到愛與希望。
2022年7月28日
去英吉利海峽的「恐龍島」避暑
張璐詩:熱浪的肆虐逞威加之國際航班的運力困窘,讓大批忙著避暑英國人湧向了本國的海島。
2022年7月22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