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詩篇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過路詩篇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聽什麼?
張璐詩:歐洲人喜歡在元旦前夕狂歡至深夜,第二天打開電視機聽一場舒緩的音樂會。在奧地利,這習慣延續至今。現有90個國家直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2016年12月30日
北戴河海邊圖書館獲香港設計大獎
張璐詩:這幢秦皇島北戴河沙灘上兩層樓高的「海邊圖書館」,在朋友圈被刷屏後引來爭議,如今獲業界肯定。
2016年12月22日
荷蘭攝影師眼中的中國建築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伊萬感觸最深的是中國建築曾經的多樣性和地域性。他拍過河南的天井窯院、福建土樓和徽派建築,「可這些全都被抹掉了」。
2016年12月17日
呂克:我喜歡比上海「醜陋」的北京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比利時著名藝術家呂克擅長用藝術作品反映社會與政治。在他眼裏,北京雖不像上海那麼精細,卻更像中國。
2016年12月10日
格拉茨藝術節:關注中國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中國人正做什麼?」成爲奧地利施泰爾馬克之秋藝術節明年的一個主題。近幾年,他們強調全球視野,想改變歐洲中心化視角。
2016年11月5日
中國作家殘雪的中西時差
中國作家殘雪的作品倍受歐美文學批評家追捧,作品屢次獲獎,與在中國的境遇截然不同。箇中原因是什麼?
2016年9月29日
在希臘目睹「難民潮」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3歲敘利亞男孩在前往希臘科斯島途中的遇難照,讓敘利亞難民危機成爲世界話題。科斯島是歐洲度假聖地,難民潮帶來了異樣氛圍。
2016年9月7日
一幅巴赫肖像畫的趣事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幅照著巴赫本人畫的肖像。今年萊比錫「巴赫音樂節」開幕時,這幅畫傳奇般地回到了巴赫博物館。
2016年8月27日
騎行在斯洛維尼亞
張璐詩:斯洛維尼亞境內50%是喀斯特地貌,已發現一萬多個形成於兩百萬年前的溶洞。最佳交通工具是自行車。
2016年8月25日
去書展做生意,去文學節曬太陽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書展是書商、出版商的生意場,圖書節、文學節才爲讀書人所愛。愛丁堡圖書節全球第一,北京上海私人創辦的文學節也不錯。
2016年8月24日
公投前後的希臘衆生相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公投的兩天後,我來到雅典。因爲銀行關門,公共交通那段時間免票,但地鐵裏並沒有因此而顯得比平常人多。大家秩序井然。
2016年8月12日
英國首辦中國雕塑羣展
張璐詩:今年7-11月,英格蘭西蘇克塞斯卡斯雕塑公園內,委約16組中國藝術家舉辦「無序之美」羣展。
2016年8月11日
小家碧玉:斯洛維尼亞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這裏的棕櫚樹、沙灘與持續充沛的陽光,重新整理了我對中歐的概念。海鹽巧克力、數萬個酒莊則帶來額外的驚喜。
2016年7月2日
遊遍丹麥「世界遺產」
去年丹麥新增兩處世界遺產。來到這個安靜國度,穿越回幾世紀前的北歐王國,猶如置身《權力的遊戲》場景中。
2016年6月16日
電車廠舊址的特納獎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歐洲當代藝術重要獎項特納獎由英國一羣有錢有閒的藝術愛好者創辦。特納獎的操作十分特別,得獎作品也常有爭議。
2016年6月11日
中國-丹麥-英國:自行車印象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中國的「自行車大國」標籤已經快被「汽車大國」取代,反倒是丹麥哥本哈根的自行車騎行文化走在了世界前端。
2016年5月21日
倫敦泰特新館擁抱「全球化」
張璐詩:將於6月開幕的倫敦新泰特現代美術館,投入2億6千萬英鎊擴建,新館展品更具全球視野,但也被質疑,這會使得歷史的面目模糊化。
2016年5月19日
參差不齊的歐洲中餐館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歐洲有些中餐館把中、日、泰餐混在一個菜單內,但近兩年也出現了不少純正的中餐館,專營一種中式菜系,也有了各式點心店。
2016年4月14日
英國流行喝中國白茶
張璐詩:中國白茶「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成爲倫敦優雅下午茶室裏備受青睞的茶種。攝政街上的茶餐館和咖啡室裏,這兩款白茶是菜單中最昂貴的茶品。
2016年3月17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