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詩篇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過路詩篇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在英格蘭鄉間農場開小竈
張璐詩:面對農田、草場和牛羊,我能感受到用餐也是一件認真的事。美食之中,可以發現帶有人情味的創造力。
2023年8月3日
英格蘭生活日常:通膨趨緩,壓力難降
張璐詩:緩和感開始體現在英倫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就此期待物價不再揪心,還爲時尚早。
2023年7月27日
意麪「移民」到倫敦
張璐詩:義大利風味初抵英倫時曾是低廉的代名詞,然而如今意麪不僅正在演變爲不列顛的「國民主食」,意餐也已經與法餐的地位不相伯仲。
2023年7月20日
在克里特島進入一場久遠夢境
張璐詩:克里特島的古文明像是一面懸在歐洲與非洲之間的巨鏡。此地的迷人之處,也來自於那些亦幻亦真的傳說和景觀。
2023年7月13日
懷特島音樂節曾經「搖滾」過
張璐詩:場地內的許多情景已經和音樂沒有關係。舞臺之外是遊樂場內常見的摩天輪和「大擺錘」,彩光閃爍的半空尖叫此起彼伏,與附近電子樂混響和重低音節奏糾纏不分。
2023年7月6日
卑爾根:魔幻山海和文藝的雨
張璐詩:記得初到卑爾根,曾不禁感嘆北歐神話明明是就地取材。偏愛這個三面環海的小城,哪怕這裏全年有256天都在下雨。
2023年6月29日
一座大飯店與奧斯陸的歷史剪影
張璐詩:大飯店的所在地最初並不算城市中心,此後這裏不斷吸引政客、記者、演員以及尋找靈感的藝術家,以至於報刊有個專欄名稱乾脆就叫「大飯店軼事」。
2023年6月15日
維京格•奧拉弗森:一位冰島鋼琴家期待他的中國曆險
張璐詩:演出檔期密集的奧拉弗森表示,他的第一次世界巡演是從中國開始的,經過疫情的停滯和周折,他的重訪中國計劃終於被提上了日程。
2023年6月1日
雅典選擇了人情味
張璐詩:這裏的人均收入在歐洲位居下游,但這無妨人們的選擇。生活的面孔不是激烈爭奪,而是淡定和熱情。就是這樣的雅典,吸引我不斷重訪。
2023年5月25日
妮可拉•本內黛蒂:親民的藝術節不等於將古典音樂變得非驢非馬
張璐詩:作爲愛丁堡國際藝術節76年曆史中的首任女性藝術總監,本內黛蒂表示,全民對藝術的參與感應該體現在更深層的感受中。
2023年5月11日
感受查爾斯三世加冕禮的熱鬧
張璐詩:倫敦又一次沉浸在一場王室慶典的籌備中。對於增加了一天假期的普通民衆來說,國王加冕禮更實在的意義,是多了一個休閒的理由。
2023年5月5日
摩納哥,引蛾撲火
張璐詩:蒙特卡洛賭場門前的廣場上有一面透鏡,倒映著廣場上的大衆。它就像是摩納哥公國的縮影,磁吸著尋找王室與好萊塢傳奇故事的遊人,如引蛾撲火。
2023年4月27日
科茨沃爾德鄉間莊園的美食和舊事
張璐詩:像庫姆堡的Manor House這樣的莊園,除了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吸引我的還有老房子與村莊的歷史與軼事。
2023年4月13日
在夜店裏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張璐詩:各樂章逐步積蓄的能量,伴隨著變幻的燈光,迴盪在露著鋼筋水泥的牆壁之間。這樣一場「沉浸式」的演出,幾乎打破了古典音樂會所有的戒律。
2023年4月6日
關於英倫罷工的一點思考
張璐詩:該如何看待英國日趨頻繁的罷工活動?罷工的人羣是「被慣壞」的自私者?還是應當被理解的社會人?
2023年3月29日
倫敦的美食與漫遊
張璐詩:拐過一個街角就能發現不同菜系的餐廳,最滿足的一餐會讓你忘了身在倫敦,錯覺正在環遊世界。
2023年3月23日
伍爾芙的書信和老舍的二馬:倫敦「百花裏」的文藝舊事
張璐詩:對於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我傾向於將其意譯爲「百花裏」,這個名字剛好契合此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形成的文藝知識圈氛圍。
2023年3月16日
對話Suede樂隊主唱布萊特•安德森:我的骨子裏永遠是局外人
張璐詩:曾經的貧苦生活以及與生俱來的叛逆,讓這位搖滾明星的人生,始終伴隨著揮之不去的邊緣感。
2023年3月9日
英格蘭超市限購風波,讓我開始嚴肅準備後院耕田
張璐詩:有關能源和通膨的憂慮稍有緩解,並不意味著麻煩的遠去。「危機」還在變著花樣出現,最近表現爲超市的「菜荒」。
2023年3月1日
對話Noma餐廳主廚:當意識到食物不只是生存需求,一切都不一樣了
張璐詩:聽雷內•瑞澤皮談談,對身份感的求索以及與多元文化的相融,會如何影響一個明星餐廳的理念和前途。
2023年2月16日
可以自由訂製的情人節回來了
張璐詩:在疫情逐漸退散的英格蘭,如何度過一個難忘的情人節?從倫敦城東到城西、從城裏到鄉村,有不少充滿歷史感而且可供私人訂製的選擇。
2023年2月13日
在倫敦與純素食兼麩質過敏的朋友下館子
張璐詩:同行的兩位友人中,一位對堅果過敏,另一位則是純素食者並對小麥等麩質食材過敏。這種飲食要求,曾在不少餐廳碰過門釘。此次選擇ROVI,我心裏多了一些被善待的期望。
2023年2月9日
當琵琶遇到讚美詩:在倫敦聽譚盾的慈悲頌
張璐詩:用西方交響樂的技法詮釋中國式的傳說和信仰,在異國他鄉聽來,感受更多的,還是源自作曲家獨特生存體驗的樂思。
2023年2月2日
歐洲城市中心酒店重受熱捧
張璐詩:在疫情期間避世鄉野的英國居民開始回潮城市。出行歐洲,人們也不再避開市中心,重新享受與城市地標零距離接觸的樂趣。
2023年1月28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