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徐瑾經濟人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資產荒下,深港通意義幾何?
徐瑾:深港通到底能夠帶來多大好處?直接的經濟好處,目前看來可能很少。如果不算經濟賬,那麼政策賬如何看?
2016年8月17日
811匯改一週年:有多少教訓可以重來
徐瑾:人民幣匯改成績如何,下一步如何走?811匯改引發的全球市場波動值得玩味,這一效應甚至超出中國監管者預期。
2016年8月10日
消失的民間投資,中國經濟下一步?
徐瑾:中國經濟依賴投資起家,爲什麼這一模式今天難以爲繼?中國下一步如何走?當下的中國相當於日本哪一年?
2016年7月25日
萬科大戰:從權力遊戲到偶像黃昏
徐瑾:萬科爭奪戰能留下什麼?王石的驕傲如何面對現實?在這偶像終結的時代,這場博弈不應被浪費,一切不要最終淪陷爲黑暗森林法則。
2016年6月30日
英國脫歐:世界進入「亂紀元」
徐瑾:英國脫歐結果出爐如冰山斷裂第一聲,從大格局審視時代變化,需超越簡單理性算計,世界已與昨日不同。
2016年6月24日
地王豪賭,經濟安否
FT中文網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地王刷屏朋友圈到麻木,多空雙方各有論證,房價已變爲信仰之爭。房價很大程度是信貸現象,當下猛烈上漲是在對賭未來經濟走勢。
2016年6月13日
網路金融亂象:中國式「釣愚」潛規則
FT中文網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中國網路金融新一輪整治正在開始。以創新之名,我們已看到太多騙局,具體到網路金融騙局,則更具有傻子不夠用的特點。
2016年6月3日
「權威人士」定調L型,經濟駛入何方?
FT中文網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權威人士爲何再談宏觀經濟?這一次定調基準是做減法,意味著未來宏觀調控風向可能出現取捨。中國道路的未來出路在於改革端。
2016年5月10日
中國債市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FT中文網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從表面上來看,中國債市上的違約不過是零星浮現。但從趨勢來看,這只是違約潮流的開始,風險正在從中小企業蔓延到國企和央企。
2016年4月28日
債轉股之後,超發的貨幣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在中國,十多年前債轉股被稱爲最後的晚餐,如今盛宴再來,看似銀行企業雙贏,但如何避免多數人爲少部分利益集團買單?
2016年4月11日
上海最嚴樓市調控背後的「資產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上海樓市最嚴調控政策仍走入行政限制老路。爲什麼大家還在繼續選擇一線房地產?本質還是「資產荒」,各類風險坍塌之下,投資人的預期回報最終將面對經濟減速的衝擊。
2016年3月25日
中國債務紅線背後三大隱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政府本身債務佔比不算太高,風險大體可控,但中國債務風險要點在於企業債務,不僅在於其比例甚至速度,更在於其成因。
2016年3月22日
機器贏了,人類輸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人機對戰無論勝負如何,AlphaGo已經證明了自己;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未必需要末日恐慌。在規則不確定之下如何應對,可能正是人類的優勢所在。
2016年3月11日
降準不是印鈔,寬鬆並非原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全球印鈔者共識或是寬鬆,海外繼續負利率,國內則會加大放鬆。在保成長和保匯率之間,央行最終需要做出艱難選擇。
2016年3月1日
周小川回答了什麼與沒回答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周小川最有價值的三句話透露了什麼信號?對人民幣的樂觀情緒能夠維持多久?「印鈔者」能否穩定市場,最終取決於能否與市場良好互動,引導預期與順應趨勢是央行的兩隻手。
2016年2月15日
BAT大戰:春節紅包的洗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網路江湖沒有定律,唯一的定律或許就是沒有屹立不倒的巨擘。在政治教化與BAT紅包的雙重洗禮之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這幾乎可以折射出中國社會最新處境,商業與政治的和諧共謀釀就了新的轉型景觀。
2016年2月10日
房貸放鬆下的槓桿之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房貸放鬆爲何攪動市場?房地產能否堪當轉移槓桿之重任?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縮影,從中可以一窺債務與槓桿的真實圖景。
2016年2月3日
方星海說什麼,不如港幣重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比起官員清談,市場已經釋放了足夠多資訊。港幣格局註定其對市場反應更爲敏感,堪稱礦井中的金絲雀,風吹草動也反映市場對人民幣的擔心。
2016年1月25日
2016:中國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除了熔斷機制,更應反思公共政策制定如何得到有效討論?鏈條總是最脆弱的一節破裂,股市風險只是引線,最大風險在於匯率。
2016年1月11日
萬科寶能之爭:如何做一個體面看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寶萬之爭中場,各路看客熱鬧上臺。拋開 「趙家人」等傳說,這是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的進一步控制,爲何此刻出現槓桿式收購風潮?加槓桿下的中國式資產荒何去何從?
2015年12月29日
萬科遭遇野蠻人,一切只是開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寶能系與王石的對峙一觸即發,這也是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的衝撞。我們更期待看到一場透明公正的收購大戰,它將改寫中國金融史。那麼爲何此刻出現了槓桿收購熱潮?高槓杆下的賭局風險何在?
2015年12月18日
中國轉型爲何需要諾思思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多數國際經濟學家並不真正瞭解中國,但諾思的研究卻能指引中國轉型。國家爲何興起?暴力如何終結?法治如何到來?從英美再到中國,都脫離不開諾斯的框架。
2015年12月7日
需求端,供給端,還是改革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供給經濟學驟然走紅,它能拯救中國經濟嗎?如不對以往無效投資進行痛苦清洗,那麼不足以解決經濟固疾,要點在於改革端。
2015年12月2日
人民幣加入SDR:一場事先張揚的愛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人民幣需要SDR,SDR也需要人民幣。進入SDR更多一份責任,而不是權力。中國迴歸國際金融體系將是未來趨勢,SDR只是預演。
2015年11月20日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