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徐瑾經濟人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經濟週期之辯:誰的「新週期」?
徐瑾:放言新週期,不過是過去「國家牛市」的變體。最大危險恰恰是新週期的預言實現,這樣的成長只會是短暫的狂歡。
2017年8月17日
從萬科到萬達,大佬的黃昏
徐瑾:今年不少中國企業家老面孔離場,或也是商業大佬從國際市場上回撤開始。所謂守規矩既是對市場,也是對監管者。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對中國有何啓示?
2017年7月25日
中國金融改革的歷史三峽
徐瑾:金融改革要點不僅在於金融體系,更在於國企與財政,要解決資產質量惡化,不僅需要對國企進行市場化改革,也需要揚棄投資拉動成長模式。
2017年7月17日
對話竹中平藏:日本太舒服而沒法改變
竹中在日本處境有點像王安石,其評價趨於兩極化,這也對映時代的矛盾;人們對小泉改革情感複雜,揭示了一個國家現代化道路的曲折。
2017年7月6日
海外白銀如何成就白銀帝國?
徐瑾:白銀流入使帝王禁銀的努力付之東流,也使得中國加速貨幣化,進入全球化攪拌中;大航海時代歐洲借力進入金本位,而東方帝國則固守白銀。
2017年6月2日
從杜拉拉到歡樂頌,成功的定義如何變化
徐瑾:杜拉拉被認爲成功,樊勝美則是失敗,可能揭示了新趨勢:財富階層取代專業職位,背景出身取代職場套路,成爲新的成功定義。
2017年5月24日
與FT共進下午茶: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鳩山談及東亞共同體、沖繩美軍基地、日本右傾、領土爭端等等問題;他表示,在一個右傾的社會,所謂政治正確就是政治錯誤。
2017年5月19日
使用白銀是否是中國落後的根源?
徐瑾:貨幣的變遷背後對應著帝國的進退,藉助白銀之眼可以一窺中國現代化之路;理解貨幣須先釐清歷史脈絡。
2017年4月28日
中國古代印鈔爲何沒有成功?
徐瑾:紙幣在宋元明三朝失敗的試驗,成就了白銀的終極勝利。中國紙幣的命運,是古老帝國又一次過早開出的文明之花。
2017年4月14日
從學區房熱潮看階層固化:東京與北京的冰與火
徐瑾:學區房不僅是學票,更是階層晉升的入場券;誰也不甘心、也不敢在這場資產盛宴中置身事外。
2017年3月24日
一切從日本橋開始:東京房地產泡沫啓示錄
徐瑾:中國的調控術,在外人看來或許猶如魔術界的拋球遊戲,但再高明的魔術師,也有失手的時候。
2017年3月16日
兩會觀察:從日本鏡子看中國經濟
徐瑾:中國經濟的神話與弊端,都曾經在日本上演過;讀懂日本,中國經濟的未來圖景也近乎透明。
2017年3月6日
我們如何紀念肯尼斯•阿羅?
徐瑾:阿羅既奠定了古典經濟學的基礎,又能超越於此。是少年得志的他還是年老狐疑的他,更能代表經濟學未來走向?
2017年2月23日
川普時代:以全球化共同體消解時代斷裂
徐瑾:戰後體制逐漸瓦解,全球化遭遇挫折;經濟不平等引發公共債務擴大與政治民粹主義,民主制度維持受到挑戰。
2017年1月22日
2017:中國經濟的兩朵烏雲
徐瑾: 今年是共識瓦解的一年,這爲明年帶來不確定性;中國經濟有兩朵烏雲:債券市場風險與中美貿易風險。
2016年12月27日
2016的中國糾結:貶值兇猛與匯率迷思
徐瑾:如何理解當下人民幣的貶值趨勢?進入2016年歲末,人民幣連續走低,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下8年低位。
2016年12月1日
川普興起與後現代奇里斯馬效應
徐瑾:我們可能正處在全球化的斷層線上。川普的成功,算是給各路精英上了一課。變化已經發生,主流精英應該多聆聽普通大衆的不滿。
2016年11月9日
年收入12萬與高收入爭議:中國中產之痛
徐瑾:隨著中國三十餘年的經濟高成長,財富分配在最近十年進一步分化,階層固化以及階層碾壓的焦慮密集出現。
2016年10月25日
中國經濟的改革共識在何處?
徐瑾:中國經濟究竟處於什麼歷史位置?改革爲何難?當前全球趨勢之一就是政治和經濟的雙向糾結越發明顯,這並不單單是中國特色。
2016年10月17日
諾貝爾經濟學獎對中國有何啓發?
徐瑾:市場與企業是契約運作的過程與結果,2016年諾獎得主哈特與霍姆斯特姆的貢獻可視爲打開黑箱的努力。
2016年10月11日
密集限購潮來臨,中國樓市瘋狂十字路口
徐瑾:當瘋狂已開始,度量瘋狂將更爲瘋狂。中國中產如果趕不上資產躍升的快車,不如抱一份前排看戲的從容。
2016年10月8日
產業政策大討論:情感與主義
徐瑾:張維迎林毅夫之爭,既是楊小凱追思會爭論的延續,更是後發與後發劣勢之爭迴響。舉國關注暴露民衆集體焦慮,可謂後發國家轉型痙攣。
2016年9月27日
中國大城市的美麗與哀愁
徐瑾:楊改蘭一家的悲劇揭示:小地方螻蟻,不如大城市的蜉蝣。從驅趕農民工到驅趕中產,大城市趨勢值得警惕。
2016年9月18日
北京摺疊還是中國折翼?
徐瑾:在中國,每一次資產泡沫,最先感受到切身之痛的,註定是底層民衆,至於高層,永遠是在與泡沫共舞。
2016年8月25日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