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 FT中文網
中國紀事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從開羅到亞歷山大城(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阿斯旺尼不相信對埃及前景的悲觀看法。他用一九七四年的西班牙作比:在漫長的佛朗哥獨裁後,一個民主、進步的時代到來了。
2011年3月3日

從開羅到亞歷山大城(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貧困、腐敗、教育、甚至恐怖主義,這些埃及面臨的問題,都只是病症」,阿斯旺尼說,「它們都來自共同的病因——政治獨裁。而民主是最好的解藥。」
2011年2月24日

從開羅到亞歷山大城(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一個失敗的現代都市,這是我對開羅的第一印象。我認同了布萊德利描述的停滯,開始閱讀《亞可比安大廈》。這幢修建於一九三七年的公寓樓的命運,是埃及歷史的縮影。
2011年2月17日

從開羅到亞歷山大城(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遍佈開羅街頭的咖啡館,在很多時候比清真寺的星月塔尖更能代表開羅精神。它是開羅人休息、發呆、談論信仰與國家,忘記個人孤獨的地方。
2011年2月11日

劍橋雜憶(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如何觀察、理解、描述中國的巨大轉變,是一項艱鉅、迷人的工作。而加入這一激動人心的過程的前提是,我們真的能確立「個人精神」。
2011年1月27日

劍橋雜憶(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劍橋的中國留學生不僅不再把自己當作中國社會的改造者,反而以更迫切的態度,融合到中國的現有秩序中。
2011年1月20日

劍橋雜憶(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倘若歷史的本質是思想史,是新的價值、意義的確立,而不是五彩繽紛的外部事件,中國真的能代表新的歷史力量嗎?
2011年1月13日

劍橋雜憶(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一些夜晚,我發現自己陷入信心危機,既沒有道德勇氣直接面對中國社會的困境,也仍沒有能力建立一個獨立的精神世界。
2011年1月6日

劍橋雜憶(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知識、傳統、教養、自然、安靜、大把的閒暇,劍橋有我在北京渴望的一切。我期望它能平緩我越來越強的焦躁與無力,給寫作注入新的動力。
2010年12月30日

領袖的誘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關於毛澤東與毛澤東時代的反思從未真正開始。絕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段複雜的歷史。它與個人經歷混雜在一起,很多人不同程度上都是這場悲劇的共謀者。
2010年12月23日

中興之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此刻中國,極權所誘惑的不僅是那些崇拜高成長的外來者,也包括中國人自己——人們越是對生活缺乏信心,就越是渴望強無所不管的體制。
2010年12月9日

被扭曲的情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們必須把那些被玷汙、扭曲的辭彙、情感拯救出來,給它們賦予本來的光彩。精神、思想、知識不僅不是脆弱、無力的,反而是一種永恆的力量。
2010年12月2日

列寧的陰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們總以爲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卻發現個體總是被強大的歷史力量和偉大人物的光輝所吸引,而輕易地放棄了個人自由與尊嚴。
2010年11月25日

聖彼得堡的「迷途狗」?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詩人、學者、藝術家聚集在"迷途狗",他們酗酒、求愛、寫詩、畫像、爭吵……他們稱自己是「阿克梅派」——最美好的時代。
2010年11月18日

歷史的陷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俄羅斯人似乎陷入這樣一種僵局:他們越是對生活缺乏信心,越是渴望強有力的領導人,不受制約的政治權力就越是加劇了生活的不安全感。
2010年11月11日

停滯的年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從尼克松「水門事件」到歐巴馬當選,將近40年過去了,蘇聯瓦解了,莫斯科的體制也已發生了劇烈變化,但一些東西卻頑固地生存了下來。
2010年11月4日

炎熱的莫斯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在一個炎熱的傍晚來到莫斯科。「一百三十年來最熱的夏天」,當地的一份報紙宣稱。俄羅斯的氣溫預測是在一八八零年建立的。
2010年10月28日

莫斯科的年輕人(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一個被宣佈爲「歷史終結」的時代,似乎早已被埋葬的極端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再度興起。我在莫斯科的導遊小郝,就曾遭到俄國仇外的「光頭黨」青年的襲擊。
2010年9月28日

「我教育了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二十年過去了,新俄國的旅程比想像的坎坷得多,一個舊秩序崩潰了,並不意味著新秩序就隨之而來。
2010年9月16日

拒絕離去的幽靈(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雖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但毛澤東纔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文化輸出。他的革命語錄在40年前的西方激進學生中廣爲流傳,藝術家們則把他的形象,帶入了全球的美術館。
2010年7月23日

獨特性的誘惑(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他們以另一種形式進行「知識分子的背叛」,他們也是此刻中國社會的象徵,人們用靈魂換取虛榮,用故弄玄虛來掩飾謊言。
2010年6月17日

獨特性的誘惑(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新加坡模式仍令很多人著迷不已,它將政治壟斷、高效的市場經濟、虛假的傳統文化、高科技、消費主義結合在一起,爲現代專制者提供新的合法性。
2010年6月4日

獨特性的誘惑(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中國昔日領導人蔣介石曾發表過雄心勃勃的著作《中國之命運》,但他在攻擊西方文化時,刻意忽略了孫中山的啓蒙思想來自香港,革命是從租界開始的。
2010年5月27日

受困的心(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中國像是在極度的樂觀與悲觀之間搖擺。一方面,它在自己的輝煌中自得;另一方面,它又覺得自己被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包圍。
2010年5月6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