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品味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不設菜單的英國米其林餐廳,有多冒險?
張璐詩:The Latymer飯前不提供菜單,這能正中喜歡驚喜敢於「冒險」的食客胃口,但有時食客的反應也有點刺激。
2021年10月21日
一直被誤解,難以被逾越的中國菜
張冬方:中國菜是一種中國人無法傳達的、外國人無法企及的味蕾世界,他鄉遇知己的故事,只會發生在中國胃與中國胃之間。
2021年9月23日
在光影裏看見「希望」
宋佩芬:以可持續議題爲中心的百達攝影獎落地上海,今年的主題旨在鼓勵攝影師用自己的語言來闡釋「希望」。
2021年9月13日
倫敦最可愛的小酒店
FT讀者分享了他們最喜歡的「小而美」的倫敦酒店,它們有的極具英國特色,有的服務一流、地理位置絕佳。
2021年9月8日
洪堡論壇:爭議與雄心
宋佩芬:作爲歐洲最昂貴、最雄心勃勃的文化項目之一,洪堡論壇眼下卻面對頗多質疑。我決定爲它探尋積極的一面。
2021年9月6日
巴黎最可愛的小酒店
無論你來巴黎是出差還是遊玩,這裏都有適合你的風格、興趣和行程的酒店。FT讀者分享了他們最喜歡的「小而美」的巴黎酒店。
2021年9月5日
激進與務實之間:一個西方奢侈品牌的中國探索之路
卓睿、林秋彤:在商業環境日趨複雜的今天,奢侈品牌該如何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保持靈活性與創造力?
2021年9月2日
在網紅劇取景地巴斯,一試《布里奇頓》的社交生活
張璐詩:Netflix原創影集《布里奇頓》一夜間的火爆,令影集的主要取景地、英格蘭西南部小城巴斯重成旅遊與社交熱門地。
2021年7月30日
我在魯菜故鄉遇見的中國頂級女大廚
扶霞•鄧洛普:2019年,我前往山東,開啓了一次尋訪魯菜之旅,在濟南,我見到了魯菜大師王興蘭。
2021年7月14日
如何「人道」地殺死一隻大龍蝦?
海沃德:其他生物的痛苦問題與其說是科學問題,不如說是道德和哲學問題。我們無從知道龍蝦被以各種方法殺死時有多痛苦。
2021年7月12日
他將「很裝」的精細料理拉回人世間
張璐詩:與許多西方名廚相比,盧布松風格的烹飪也許會更合「中國胃」之意,味道複雜豐富的同時,擺盤精細但也不會犧牲份量。
2021年7月9日
倫敦人的著裝虛榮
王陸寧:時尚觀察者們深知,若一個人要把「casual chic」駕馭得完美而不輸氣場,背後所需要的無數歷練。
2021年7月9日
在「自傳體餐廳」品嚐倫敦名廚的記憶美食
張璐詩:Muse的菜單上滲透了私人記憶。每道菜式的創造都源自名廚Tom Aikens人生中的某段時期,菜品名包括「征服山毛櫸」、「五分鐘多幾秒」等。
2021年6月18日
從巴黎到上海的小酒館文化,醞釀了30年
蘇麗雅:在上海這座最接近歐美生活方式的中國城市,小酒館火爆並不稀奇。但它得以積澱成一種概念與文化,是在這兩三年才逐漸形成的。
2021年6月17日
倫敦全面重啓前的露天餐廳體驗
張璐詩:葡萄藤架下的光影,杯盞碰撞的清脆,侍應生每次走近時只露出深色口罩,說著含混不清的話,這樣的混搭有點超現實。
2021年5月14日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停擺後的歸來
宋佩芬:Art Basel香港展會因疫情中斷一年後宣佈迴歸,雖然仍要面對諸多難題,但各大畫廊的參與熱情卻是意外的驚喜。
2021年5月10日
畫廊新生態:大畫廊全方位挖掘內容價值
王陸寧:從開辦期刊到運營播客和社群媒體賬號,大型畫廊希望透過內容佈局,觸及更廣泛的受衆圈層。
2021年5月4日
英語母語者爲什麼還要學外語?
庫柏:在英語已經是全球通用語,機器翻譯已經快要趕上人類的今天,英語母語者爲什麼還要費力學外語呢?
2021年5月4日
從線下到線上,鐘錶業依然期待奇蹟
丁之方:疫情曠日持久,整個鐘錶業都在與時間競賽。但僅依靠線上展會,並不足以扭轉當下的頹勢。
2021年4月29日
倫敦摘得去年豪宅銷量桂冠 超過香港和紐約
在英鎊疲軟和英國退歐塵埃落定吸引下,海外買家去年花費近40億美元在倫敦購買豪宅,俄羅斯、法國和中國買家尤爲活躍。
2021年4月11日
高技能崗位也會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嗎?
庫柏:如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那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取代你。西方大都市中的高技能勞動者或許也將嚐到被取代的滋味。
2021年3月29日
杜拜藝術博覽會頑強走向線下
宋佩芬:沒有閒聊、沒有香檳酒會、沒有名人匯聚的貴賓室,去掉這些浮華,疫情時期的藝術博覽會如何保持自身的吸引力?
2021年3月25日
新冠時期的幸福感
庫柏:人們很少敢於說出一個帶有負罪感的真相: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在疫情期間更快樂了。
2021年3月22日
美食潮流:新語言料理
蘇麗雅:這是一種跨越國界與挑戰經典的美食體系,他們拒絕被歸類爲融合菜,用國際視野,當地食材,做出極端個人化的美食。
2021年2月26日
平庸中蘊藏的力量
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很多人不得不開始從事他們不熟悉的工作、「被迫平庸」起來,但這或許會創造新的可能。
2021年3月4日
陳世英:從珠寶學徒到當代藝術家
薛莉:在中國內地還在崇拜萬元戶時,陳世英的珠寶作品就已經走入世界珠寶聖殿。如今他生活清樸,跨界了當代藝術。
2021年2月26日
上海餐飲業的女性,難在哪?
蘇麗雅:6位餐飲業女士介紹樂與痛。她們分別是主廚、經理人和創業者。女性在餐飲業的優劣勢分別有哪些?
2021年2月16日
與FT共進下午茶:京兆尹主廚尹浩
尹浩認爲,雍和宮旁的京兆尹不是一家小衆的素食餐廳,如何用中西合璧的蔬食引領綠色的生活方式,纔是餐廳面臨的最大挑戰。
2021年1月27日
火爆房產:逃離耶誕節
從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山區別墅,到英國的伊麗莎白式II*級登錄建築,再到法國阿爾卑斯山的滑雪聖地,布魯克介紹幾處熱門房產。
2020年12月23日
重新開張的巴黎宮殿酒店
巴黎被授予「宮殿酒店」之稱的僅十來家,以頂級服務著稱。自3月歇業後,9月陸續開張。如今富豪客戶出行減少,他們如何攬客?
2020年9月24日
瑞士St. Moritz和Gstaad:老錢與新富的「癮」
Luning Wang:在這兩個老牌度假勝地,與滑雪相比,人們更偏愛另外一種運動「社會攀爬」(Social Climing )。
2020年1月16日
品味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