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文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美院鼓勵學生「重塑傳統」

開辦10年的中國美術學院珠寶首飾設計專業,力求重新發現和慶祝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建立一座通向現代世界的橋樑,併爲消費市場服務。
2020年12月28日

2020年,一隻口罩在德國引發的一場風暴

張冬方:口罩在德國,已然成爲疫情最明顯的標誌,也是疫情中方方面面的人羣,利益,價值,思想交織,衝突,矛盾最集中的體現。
2020年12月16日

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去世 享年60歲

這位在球場上幾乎沒有對手、但終生與毒癮苦鬥的足球巨星今年以來身體一直不好。媒體報導稱他在週三因心臟驟停去世。
2020年11月26日

書評:還原貝多芬

費爾曼:兩本傳記沒有拘泥於貝多芬作爲一個孤獨天才,而是從他的生活入手,在他誕辰250週年之際向我們展示一個更加有血有肉的偉大作曲家。
2020年11月5日

教皇方濟各表態支援同性民事結合

紀錄片《方濟各》週三在羅馬首映,教皇方濟各在影片中打破天主教正統、支援同性民事結合的言論,很可能獲得教內改革派支援,也會激怒保守派。
2020年10月22日

畢生走在邊緣——憶塞繆爾•布里坦爵士(1933-2020)

張力奮:Sam走了,享年87年。他是我FT的前同事,忘年之交,也是我經濟問題的導師。他是一位體制內的逆行者,從不相信左與右的簡單對立。
2020年10月15日

「基因剪刀」背後的科學家拍檔

於2011年結識的兩名女科學家在幾年內發明CRISPR,這種基因剪刀很快便顯現意義,2015年就有人預測其研發者將獲諾獎。
2020年10月13日

金融服務業如何解決員工心理健康問題?

韋斯特拉滕:金融服務業從業者不得不爲壓力付出額外代價,這令人不安。我們應該公開談論心理健康。
2020年10月10日

香港對中國內地還有什麼貢獻?

梁海明、馮達旋、洪爲民:若香港不願因應世局的改變,創造性毀滅舊發展模式,其拖延不決將造成更可怕的長期成本,令最終解決問題的代價非常昂貴。
2020年9月17日

丁學良:越是世界劇變時,越要走出國門求知於寰宇

新冠疫情、中美交惡,讓封鎖和脫鉤成爲常態,也讓中國人的留學之路陡增曲折。80年代留學哈佛的社會學家丁學良堅信,世界不會永久隔絕,年輕人仍應打開心扉看世界。
2020年9月11日

今天,我們爲什麼還需要書店?

範庭略:幾家誠品書店關張,日本蔦屋書店要開張。新書店已成爲設計大師的競技場,成爲打卡勝地。如今,書店到底在扮演什麼角色?
2020年9月9日

《花木蘭》:迪士尼「四兩撥千斤」的美好想像

李軍:迪士尼做夢都想用《花木蘭》把自己的Disney+推進中國市場。但連Netflix都遍尋無門的中國市場,迪士尼又憑什麼能夠找到終南捷徑呢?
2020年9月8日

英國劇院陷入黑暗時代

平常年份,英國劇院每年吸引數千萬人觀劇,創造可觀門票收入,併爲整體經濟及社會凝聚力作出貢獻。然而新冠疫情使所有劇院陷入苦撐境地。
2020年8月28日

飛行員教我們的重啓經驗

每個人都在談論新冠疫情過後如何重啓社會和職業,一位飛行員重啓戰鬥機的經歷能爲我們提供一些經驗教訓。
2020年8月17日

科幻:中國塑造軟實力的祕密武器

石靜遠:科幻成爲了中國國內少有的創意表達主題,同時也成爲了某種對外的文化名片,而這是由大衆的草根熱情驅動的。
2020年8月11日

在這個時代如何跨文化交流?

子舒:在交流前做好了解其他文化的功課,在互動中就容易表達出你的欣賞。不必爲了融入而用力過度,那樣會失去自己,也很難產生平等的對話。
2020年8月10日

我不喜歡貓……直到疫情來臨

哈洛德:如果沒有居家令,我能體會到貓每天給我帶來的幸福感嗎?簡單的親近,就可以與貓建立起親密的聯繫。
2020年7月23日

爲什麼愚蠢對於美國人是一種自由

科博斯:當年西部拓荒的經歷以既有益又危險的方式塑造了國民性格,使很多美國人受不了政府的建議,難怪有這麼多美國人死都不肯戴口罩。
2020年7月13日

從紐約到倫敦:疫情中感受到的文化衝擊

邰蒂:在紐約,口罩已經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在倫敦卻並非如此。然而考慮到其他差異,很難判斷哪個城市更「安全」。
2020年7月10日

安謀中國的奪權戰僵局

一枚公章阻止了ARM解僱其深圳合資企業的首席執行長。這家晶片設計公司爲了爭奪對在華企業的控制權,面臨數月的漫長等待。
2020年7月3日

偏見,從貼標籤開始

宋佩芬:「無意識偏見」正成爲歐美企業熱門培訓課程。從爲印度人、黑人貼上「喫咖哩」、「體育好」的標籤開始,偏見就開始形成了。
2020年7月1日

英倫足球的理智與激情

庫柏:英格蘭足球以其殺手級組合:傳統、青春文化以及歸屬感,吸引著全球粉絲。新冠疫情打破了英國150年來的球迷風俗。
2020年6月28日

文明與野蠻:從《被塗汙的鳥》想到的

王斌:人種歧視之意識是否意謂著,我們作爲人,還沒有真正完成現代文明之洗禮與演化?我們需要儘可能克服這些本能意識,實現精神上的自我救贖。
2020年6月23日

如何挽救倫敦的文化活動?

宋佩芬:調查表明,新冠病毒讓英國創意產業處於「崩潰的邊緣」。英國政府爲文化部門提供了2億英鎊公共資金,但這遠遠不夠。
2020年6月23日

雙城記:香港與上海的往事和今天(中)

聶日明:中國貿易樞紐的稱號幾易其主,大致可分三階段:一是上海取代廣州,二是香港取代上海,三是上海再次復興與香港並駕齊驅。
2020年6月15日

雙城記:香港與上海的往事和今天(上)

聶日明:當中國的發展接入國際貿易的軌道,上海和香港這兩個城市的命運,隨即被改變了。
2020年6月12日

英超將於6月17日重啓賽事

剩餘的92場比賽將由轉播合作伙伴直播,包括自1992年首次舉辦英超聯賽以來首次由BBC免費直播,賽場內沒有觀衆。
2020年5月29日

數字時代更需要公共媒體

泰特:在社群媒體在商業化平臺上推動公共言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爲文明的公民交流提供一個安全的公共空間?
2020年5月22日

我們能更幸福嗎?

福魯哈爾:一旦國家達到了基本的發展水準,經濟成長並不會讓我們幸福,讓我們幸福的是與他人的關係和高度的社會信任。
2020年5月21日

民族主義與家國情懷:我們怎樣讀方方?

呂恆君:方方日記對於個體的記錄,客觀上構成了疫情期間的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卻正是凝聚國族意識的一個要素。
2020年5月20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