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社會與文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劉道玉:大學需要反思精神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再度觸發中國社會對大學教育制度的反思。80年代領銜高等教育改革的老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最近公開致信清華,呼籲反思中國大學制度之弊端。
2011年4月24日
微妙的歷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甩掉包袱是絕對必要的,也是困難的。領導者必須對本國的歷史和現狀保持強大的信心,堅信邁出正視過去的關鍵一步,傷害不了歷史,也傷害不了自己。
2009年4月28日
中國沒有職業體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在中國奧委會和FT中文網聯合舉辦的體育峯會上,李元偉語出驚人: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體育。
2009年4月28日
「二•二八」與「三•二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50年前的那個3月,對於年輕的丹增嘉措來說,也許是其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經過九年尷尬的「一國兩制」之後,他在混亂中開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2009年3月26日
生存與尊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我覺得真正值得回味的,應該是那句關於生計與尊嚴的說法,儘管這個說法並不是溫家寶的創造,也不是他第一次表達。
2009年3月26日
桐城的吳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誰也未曾想到,這個瘦小男子孤注一擲的行動將成爲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時刻——一個暴力的、激進的時代正式開始了。他鼓舞起了社會,但這鼓舞導致的結果,卻可能並不是他最初所期望的。
2009年3月25日
TOP of the World?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 倘若目前的經濟衰退在2011年還看不到終點,那麼下一個奧林匹克TOP贊助計劃週期的運營將會「遭遇真正危機」,對於這種觀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完全不認同。
2009年3月24日
中國和西方,各說各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國和西方在西藏問題上的表述都頗爲情緒化,難以服人,更悲哀的是,雙方深刻的彼此不信任使得兩套語言體系之間不僅沒有溝通的基礎,甚至沒有溝通的意願。
2009年3月19日
劣幣驅逐良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這是一個病態的傳播生態,注意力就是經濟,網民的憤怒感就成爲文化工業機器上的潤滑劑。至少,在非政治含義上,網上一定有「不明真相」的羣衆,也一定有「別有用心」的操控者。
2009年3月19日
情緒消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批判、理性,說起來總是正確的,但不理性的受衆往往更有媒體消費衝動,「互相滿足」自然有其商業邏輯。
2009年3月18日
刺殺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那真是個興奮、豐富、刺激而又混亂的年代。這是那個時代的風尚,青年人四處遊蕩、結交、爭辯、辦報,有時他們還一起做炸彈。
2009年3月18日
你今年幾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廣東省2008年底,對省運會選手骨齡測試中,13864名註冊運動員被查出有2113人年齡作假!這是體育界的醜聞,還是一種弊端的暴露?
2009年3月17日
舍末逐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南海爭端對旨在引導輿論導向的宣傳官員來說,又到了一個需要在愛國熱情和理性愛國之間努力保持平衡的時刻。財經網公佈的「官員何時公開財產」答問,在一週之後終於攀上輿論頂峯。
2009年3月17日
不要擦槍走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南海諸島的爭執在中國輿論界引發了不同看法的衝撞。經濟觀察報關於「住建部派員調研稱全國樓市成交量回暖」的訊息得到廣泛轉載的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員們的集體冷嘲熱諷。
2009年3月16日
09兩會之媒體印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對需要角逐於受衆市場的媒體人來說,用怎樣的「自選動作」把當年只能是「規定動作」的兩會報導做出新意,就是考驗了。
2009年3月15日
版式話語的時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從2001年到2009年,在全國人大開幕這一天,《人民日報》頭版是怎樣報導的?這可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課題,最近卻被中國網友以戲謔的形式揭示出來。
2009年3月12日
去問總理吧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最高領導層透過2009年兩會向外傳達的最強音不是反腐倡廉,不是拉動內需,更不是那「合乎法定程式」的四萬億,而是對中國現行人大代表制度的不容置疑,對西式民主可能性的堅決拒絕。
2009年3月12日
史景遷眼中的鄧小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過去300年裏,中國領袖包括康熙、雍正,然後就是一個大跳躍:曾國藩,他也是一個非常靈活的人……鄧小平的強大影響持續了25年,比雍正和曾國藩還要長。
2009年3月11日
恍如隔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劉翔抵京開會」的標題伴隨著他面無表情步出機場的畫面,成爲衆多市民報紙頭版搭配。要求劉翔履職、反省政治光環的呼籲熱鬧了一週,如今算有了下文。中國輿論對劉翔的態度前後一年的差異,異常明顯。
2009年3月11日
失控的本能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如果要頒發一個諾貝爾「概念」發明獎,定非國人莫屬。一個個簡單的產品,被各種「概念」罩住,不是靠基本效能贏得消費者,而是用所謂神祕的新增功能奪人錢袋。
2009年2月26日
小屁股與大腦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潘石屹公司的著名內刊《SOHO小報》,今年首期推出「小處不可隨便」的廁所專題。其中,中國民政部慈善司司長王振耀的說法最有意思:「只要到中國的名牌大學看一下廁所裏有沒有衛生紙,就知道中國的問題所在了。」
2009年2月18日
中國問題與中國機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誰影響了現代中國人的心智? 真正影響中國的還是中國智慧。這種智慧下的經濟繁榮,是實用主義的勝利,而非制度的建構。
2009年2月11日
商人的道德缺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多少媒體僅由於着眼於常識傳導,便獲得公衆青睞。真正的媒體告訴讀者點點滴滴的事實。
2009年2月4日
難捉摸的牛年
自今日起,FT中文網推出新專欄《雜誌PK》,是媒體人老愚的純個人閱讀,點評上週時政財經雜誌,每週四露面。喜歡與否,請直告作者。
2009年1月21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
上一頁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