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文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的味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們丟失掉的不僅是他們那一代的純真和勇氣。我更感到還有那股濃烈的情感,它深藏於一代代最優秀的中國人身上,讓他們即使在悲觀的時刻,仍有行動的勇氣。
2009年5月31日

「虛假廣告」,媒體比明星更可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每當發生「虛假廣告」風波,我總認爲,作爲刊登平臺的媒體難逃其咎。而現實中的種種表現,愈發讓我覺得,一些媒體比那些明星更加不願承擔責任,更加可恥。
2009年5月31日

跳橋者的社會成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很多廣州人都在爲解決「跳橋秀」出謀劃策,但是我沒有看到誰站在抗議者角度來考慮問題。想要討回工程款的陳富超,變成了終身殘疾的陳富超,這是社會的恥辱。
2009年5月27日

朴正熙祕書憶強人政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金榮洙20歲透過公務員考試,進入青瓦臺擔任總統祕書,他耳濡目染,在朴正熙統治晚期見證許多軍機要事,和當時東亞國際關係中鮮爲人知的內情。
2009年5月26日

稀土不是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鄧小平南巡時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全世界已知的9261萬噸稀土礦,中國總儲量佔71%。
2009年5月22日

資本殺機籠罩紅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5月18日,是個特殊日子。兩天前,曼聯提前奪取聯賽冠軍,英超三連霸,只是4年前這一天,正是格雷澤家族完全收購曼聯之日。那一夜間,曼聯成了全球最負債俱樂部。
2009年5月20日

從個體遭遇到公共事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在一些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對此次甲型流感顯得特別緊張。事實上,至少從中國網路上看,最近有兩起公共事件的熱度都超過了甲型流感。
2009年5月15日

隨感四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汶川地震一週年時,我想起了梁啓超的國權與民權之爭,想起德富蘇峯對於中國人「個體主義精神」的感慨。
2009年5月14日

蝴蝶效應:暗戰2018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 不可理喻的蝴蝶效應,和錯綜複雜的國際體育政治,多少有些類似。再謹慎的計算和籌劃,都未必能達成理想的效果,例如2018世界盃主辦權的爭奪。
2009年5月13日

六年之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北美的新型流感還沒有傳入中國,只不過有若干隔離者。但是,對墨西哥僑民隔離進行的「醫學觀察」,已經在兩個發展中國家之間引起了一場外交糾紛。
2009年5月8日

一名村主任的故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倘若村莊的自治權力得不到保證,自上而下的官僚體制得不到制衡,即使村子中有了再多的大學生村官,仍難以保證農村的健康發展。
2009年5月7日

上海大男人,中國純爺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這是一個上海男人,而上海男人是一個被我們長久戲謔嘲弄,帶有濃厚地域文化色彩的人羣概念。可是面對這樣的姚明,我們有什麼可戲謔嘲弄的嗎?
2009年5月6日

模糊的五四神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5月4日的激情和權力達到巔峯的時刻,這場運動也耗盡了它的生命力。那些年輕人,急躁地試圖改變世界,而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常犯錯誤。
2009年4月30日

真誠道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用新聞戰役或宣傳戰役來形容這場海軍閱兵是再合適不過。陸川《南京 南京!》引發爭議,從小學教科書開始,中國對日本的怨恨指控就已深植,豈是「真誠道歉」就能平息。
2009年4月24日

誰纔是傻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央視新聞聯播終於把頭條新聞位置賦予了中國海軍,歷數毛鄧江胡四代領導人對中國海防武裝力量的關心。
2009年4月23日

混合的信號(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這三個片段將是理解中國的角度。
2009年4月23日

拿什麼拯救你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北川宣傳部副部長馮翔之死,成爲衆媒體哀悼和分析的對象。
2009年4月22日

人生沒有一杆清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斯諾克世錦賽首輪上演「中國德比」,丁俊輝10比8涉險打敗梁文博。
2009年4月22日

多國活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人民日報的標題寫道:「在博鰲,世界傾聽亞洲」。根據新華社發出並得到廣泛刊用的稿件,「建立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 G20峯會以來,在中國官方媒體上,逐漸開始公開宣講這種「領袖」地位的到來。
2009年4月21日

《環球時報》的導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環球時報所刊發的評論中「左」「右」皆有。總體來說,傾向於「民族主義」的觀點得到了更醒目的表達機會。
2009年4月20日

確保準確無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辦國辦要求官員接訪的意見公佈後,上訪議題是宣傳官員們現在願意媒體齊上陣建言一番的。更多市民報紙發表了評論員們的擔憂。
2009年4月17日

不便評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更多媒體開始了對5.12大地震週年祭的報導策劃。對待北韓的「憤然退出」,應該引述哪些評價?在得到中國媒體刊載的分析中,國際問題專家們保持了與中國外交部表態一致的「謹慎剋制」……
2009年4月16日

被混淆的記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對斯大林的判斷突顯了俄羅斯人對歷史和今日的態度,一種危險的傾向正在形成,俄羅斯人記住了斯大林時代的強大,卻忘記了其付出的可怕的、可說是人類慘劇的代價。那我們呢?
2009年4月16日

胡耀邦與中國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丁學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卻從來沒有消失,儘管越來越少,而胡耀邦是越來越少的理想主義者中一個堅定的「不悔者」。
2009年4月16日

中國CNN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今日門戶亦多有推薦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引用外媒評價,稱「中國發力國家公關戰略,爭奪國際話語權」。網易改制的標題直接了當——『中國CNN'何時亮相?
2009年4月15日

泰國風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自上週末泰國示威者衝擊東盟會場,以致包括溫家寶在內的與會各國政要最終離去,這個東南亞小國的民主生態再次進入全球媒體的視野。北京媒體嬉笑怒罵駐京辦熱情高漲,可苦了河南當地的同行。
2009年4月14日

求教評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坐在千里之外的電腦螢幕前,根據媒體描述,對沒有現實經驗或體驗的事物,迅速作出判斷評議,在我看來,是不夠負責任的。即使你的論點再正確,沒有可以站得住的論據,那就是無源之水,是「程式不正義」。
2009年4月13日

天皇金婚之際的感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今天日本社會享有言論自由,商業化的媒體進行報導形成這樣那樣的輿論,遭到批評最嚴重的無疑是首相,媒體記者卻基本「不碰天皇」。
2009年4月10日

中國大陸游客的教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習慣」是一種習慣性的解釋,有人認爲中國人就喜歡聚衆喧譁,喜歡亂扔垃圾,喜歡簽名題字。問題是,這些習慣是怎樣養成的呢?
2009年4月10日

有沒有「刁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的官民矛盾已經到了一個羣起洩憤的時代,執政者也在努力化解可能導致社會動盪的危險。新華社發出溫家寶闡述推進廉政建設強化對權力監督的署名文章,人民日報全文刊載。
2009年4月10日

金正日的眼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面對內容龐雜的新醫改方案,各路媒體呈現出的主要功能依然限於答疑解惑。北韓《勞動新聞》稱,金正日爲不能將花在火箭上的錢用於民生,深感難過。
2009年4月9日
|‹上一頁‹‹5960616263646566676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