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碧桂園警告其國際債務可能違約

碧桂園在公告中表示,預期「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
2023年10月10日

債券持有人警告:恆大可能面臨清算

債券持有人團體稱,目前的「基線情形」是恆大在本月底在香港舉行的清盤聆訊期間被清算,進而「導致該集團不可控地崩潰」。
2023年10月9日

受美聯準利率政策路徑衝擊,香港開發商市值大幅縮水

香港最大五家地產開發商的市值今年已蒸發200億美元。
2023年10月9日

恆大重組因官方調查再生變數

恆大表示,附屬公司恆大地產「被立案調查」使其無法發行新票據。恆大還取消了原定本週舉行的債權人會議。
2023年9月26日

Lex專欄:中國房地產危機仍有蔓延風險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股價下跌之際,緊張情緒可能會蔓延至大宗商品。週一鐵礦石價格下跌逾4%,因爲中國開發商已停止補充鋼材庫存。
2023年9月26日

日本塗料不因中國房地產市場放緩而放棄擴張

日塗聯席總裁若月雄一郎表示他仍對中國保持「謹慎樂觀」,他希望透過在中國相對快速擴大市場份額來獲利。
2023年9月18日

城中村改造艱難 阻礙中國房地產復興計劃

北京方面重拾過去的策略,改造城中村,希望藉此重振苦苦掙扎的房地產行業。
2023年9月18日

中融曾向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

因產品兌付逾期而引發擔憂的這家中國信託公司與國內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聯繫,令人更加擔憂房地產行業放緩產生溢位效應。
2023年9月18日

中國重磅房地產紓困基金遭到銀行冷落

知情官員透露,中國央行要爲國有銀行提供的2000億元人民幣免息貸款,在宣佈近一年後只發放出了不到1%的資金。
2023年9月14日

中國房地產行業困境促使資金轉投美國股市

美國銀行月度投資者調查顯示,中國房地產行業已成爲對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推動投資者大舉撤出新興市場股市,轉投美國。
2023年9月12日

中國尋求以刺激措施爲房地產市場重燃希望

中國政府上週採取了多年來最全面的措施,以重振房地產行業的需求,但投資者仍在謹慎觀望。
2023年9月7日

碧桂園成功避免美元債券違約

碧桂園週二在寬限期內支付了兩隻美元債券先前逾期的利息,勉強避免了技術性違約。
2023年9月5日

在房企驚雷滾滾中走到今天,萬科最應該感謝誰?

鄭志剛:這也許應歸功於萬科后王石時代鬱亮帶領的萬科居安思危的前瞻意識。但在我看來,萬科最應該感謝的也許是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先生。
2023年9月4日

碧桂園債務展期方案透過,股票大漲近20%

債權人同意對一隻原定於上週六到期的近40億元人民幣債券進行展期,並允許碧桂園在未來三年期間分期償付這隻債券。
2023年9月4日

境外投資者8月賣出120億美元中國股票

投資者的行動說明,中國迄今出臺的經濟支援措施未能緩解人們對成長放緩和房地產危機惡化的擔憂。
2023年8月31日

碧桂園上半年出現創紀錄虧損

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上半年虧損489億元人民幣,營收成長。該公司表示,對部分資產「做了一些量價平衡的安排」。
2023年8月31日

碧桂園請求爲一隻人民幣債券增加40天寬限期

這是中國最大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之一陷入困境的最新跡象,凸顯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緊張正在加劇。
2023年8月29日

恆大復牌股價暴跌87%

爲滿足香港交易所的復牌要求,這家開發商披露上半年虧損33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它推遲與國際債權人舉行至關重要的重組會議。
2023年8月28日

恆大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該公司尋求與持有逾百億美元債券的國際債權人達成重組協議的努力已進行很長時間。
2023年8月18日

碧桂園往事

張亦達、賈銘:碧桂園是一本大書,吳建斌先生僅待了1000天就寫就「名著」,而我所經歷的最多算滄海一粟。
2023年8月15日

銷售勁挫債務臨門 碧桂園危在旦夕

內房龍頭碧桂園未能支付兩筆債券約2250萬美元的利息,市場擔憂該公司有機會出現債務違約。
2023年8月14日

中融信託產品逾期令中國投資者警惕

「中植系」信託企業的產品未如期兌付,加劇外界對於中國房地產業危機擴大化的擔憂。
2023年8月14日

碧桂園給中國房地產行業帶來新的痛苦

中國最大的民營開發商也陷入危險的資金困境,給整個行業造成了衝擊波,也讓人看到這場危機經過兩年發酵已經有多深重。
2023年8月11日

碧桂園未能如期支付兩筆債券利息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它面臨「階段性流動壓力」。
2023年8月9日

如何監管恆大?

聃丘泰、溫建東:諸多債權人尤其銀行,在嚴格微觀審慎管理下爲什麼依然會成爲恆大「冤大頭」呢?誰來監管非金融「系統重要民營企業」?
2023年8月7日

碧桂園取消配股後股價大跌

碧桂園突然取消了3億美元的配股計劃,這原本將成爲危機中的中國房地產行業難得的一筆新融資交易。
2023年8月1日

中國的經濟支援措施將如何落地?

政治局會議正視了中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受到市場歡迎。經濟學家認爲,中國希望在不提供太多刺激的情況下使復甦走在正軌上。
2023年7月26日

萬達避免違約未能緩解投資者對中國房地產業擔憂

萬達在最後一刻兌付上週日到期的4億美元債券,然而市場對房地產業的悲觀情緒仍在繼續。
2023年7月24日

萬達兌付不確定性攪動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

投資者揣測萬達能否兌付本週日到期的4億美元債券,該債券一反幾天前的暴跌,週四大漲約46%,交易價達到面值的90%。
2023年7月21日

Lex專欄:恆大困境的波及面堪憂

即使是在高槓杆的中國房地產行業,過度負債也使恆大成爲一個異類。經濟趨弱使得該企業的問題比人們之前擔心的更具傳染性。
2023年7月18日

恆大報告過去兩年虧損810億美元

恆大報告2021年和2022年分別虧損4760億元和1060億元,2021年營收較上年減半至2500億元人民幣。
2023年7月18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