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2017年度FT/麥肯錫最佳商業圖書獎公佈

今年獲獎圖書《簡斯維爾》講述了美國一家工廠關閉給當地社區造成的影響,被認爲切中當前許多企業面臨的困境。
2017年11月7日

不能簡單看待印度的不平等問題

艾亞爾:印度在本世紀前十年不平等程度有所上升,但有1.38億人在2004年到2012年間脫貧,這是該國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2017年10月8日

海嘯過後:一場日本天災的紀實報導

皮林:2011年日本海嘯奪走上萬人的生命。《海嘯魅影:日本災區的死與生》作者帕裏記錄了逝者和生者的故事。
2017年9月6日

書評:不必誇大對華技術轉移的威脅

孫德生:《Sellout》一書認爲美國放鬆了對敏感技術出口的控制,對華技術轉移最終對美國不利,但它沒說清一些問題。
2017年9月5日

與FT共進下午茶:如何「發現」復興

牛津大學的兩位全球化研究學者回溯歐洲文藝復興歷史,並指出人類搭乘21世紀「復興號」時值得警醒的主要風險。
2017年8月31日

彭定康的溫和派宣言

彭定康任香港總督期間很好地展示了自由主義價值觀,他所著的《首次自白》可以成爲溫和派邁向重重障礙時的指引。
2017年6月30日

書評:川普時代的經濟學與政策

桑德布:一批傑出的經濟學家就川普時代美國經濟政策的方方面面撰寫了一部高度實用的分析文集。該書是一份極好的指南。
2017年6月11日

書評:宗教在中國的迴歸

坎寧安:美國記者張彥的新書《中國靈魂》既引人入勝,又常常令人拍案稱奇,描述了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復興。
2017年5月3日

書評:《亞洲世紀的終結》

韓碧如:美國是造就還是妨礙了亞洲世紀?華盛頓需要在失去平衡之前搞明白亞洲人想要什麼,它自己又想要什麼。
2017年4月12日

書評:中國如何終結西方霸權時代

格維茨:在《走出中國:中國人如何終結西方霸權時代》這本書中,比克斯書寫了20世紀中國與外界的交流史。
2017年4月9日

註定一戰?中國,美國,與「修昔底德陷阱」

拉赫曼:美國和中國能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嗎?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可能就中美關係是否會滑向更敵對、更危險的方向給出至關重要的提示。
2017年4月6日

兩百年愛恨糾葛:中美不解之緣

新書《美麗國度與中央王國》幫我們認識到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長期受到敬佩、吸引、失望和鄙視等各種情感交織的影響。
2016年12月4日

資本主義將走向終結?

沃爾夫:「資本主義終結論」已成爲陳詞濫調,20世紀的歷史證明,面對挑戰,資本主義有能力決定自身處境。
2016年11月28日

2016年度FT/麥肯錫最佳商業圖書獎公佈

今年的最佳商業圖書獎頒給了塞巴斯蒂安•馬拉比所著的《知者:格林斯潘傳》,這是傳記類作品首次贏得該獎項。
2016年11月23日

克里姆林宮的權力遊戲

席佳琳:《克里姆林宮的手下們》一書宣稱,我們所想像的那個普丁並不存在,俄羅斯的政策是普丁集體決定的。
2016年11月13日

書評:如何衝刺暢銷書榜單?

美國兩位學者所著的《暢銷書密碼》利用電腦演算法來分析:哪些要素能夠讓一本書進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2016年10月12日

前CEO講述諾基亞的盛衰往事

奧利拉毫不留情地講述了諾基亞如何跌落神壇,卻並未評論他聘用的埃洛普以及最終將諾基亞手機業務賣給微軟的那筆交易。
2016年9月20日

FT/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獎候選名單公佈

包括格林斯潘傳記在內的6部直擊世界經濟和管理重大挑戰的著作入圍了候選名單,克拉克所著的《阿里巴巴》也在其中。
2016年9月8日

新時代的「自動化妄想症」

人們總會誇大描繪所處的時代,認爲自己面臨的挑戰是空前的,如今我們在思考自動化未來時也犯了這種毛病。
2016年9月5日

書評:如何做好家長?

貝里克:我們能給予子女的禮物是停止擔心,讓他們開闢自己的道路。這意味著一個令人心碎的事實:必須放手。
2016年9月4日

書評:亞洲世紀與全球重心東移

坎貝爾:FT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拉赫曼在《東方化》中指出:當今很多事件最終將在亞洲崛起的大背景下黯然失色。
2016年8月21日

書評:國家興衰,好富翁與壞富翁

桑曉霓:夏爾馬在《國家的興衰》中,提出評估國家的10個標準,如通膨、債務、好億萬富翁數量、國家干預度。
2016年7月31日

如何靠全民基本收入重建美國夢?

《提高下限》稱,全職工作爲工業社會鼎盛期所獨有。如今不是技術奪走人的飯碗,而是工作不再意味著穩定生活。
2016年7月6日

爲百歲人生綢繆

庫柏:如今在西方出生的嬰兒有超過一半機率會活到105歲,這將大大改變人們的人生規劃。職業生涯可能經歷多次轉變,生活也許會掀開第四、第五、甚至第六個篇章。
2016年5月31日

一位「中國通」眼中的馬雲

《阿里巴巴:馬雲的基業》一書的作者克拉克,曾見證阿里巴巴篳路藍縷的創業階段。他憑藉大量個人回憶和數十次採訪,寫下一本關於中國網路巨擘發展歷史的權威著作。
2016年5月30日

全球化是否減少了不平等?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米拉諾維奇在《全球不平等》一書中指出,全球化使世界範圍內的收入不平等下降,但使大多數國家內部、尤其是高收入國家內部的不平等加劇。危險在於:不斷加劇的不平等似乎很難和任何真正的民主制度共同存在。
2016年5月17日

書評:文革的問題和答案

歷史學教授華志堅:馮客的《文化大革命》一書對文革起因、歷史比較和年表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季羨林的《牛棚雜憶》則間接闡明是什麼鼓動了迫害他的人。
2016年5月12日

戳破科技新創企業泡沫

FT記者邦德:《顛覆:我在新創企業泡沫中的奇異遭遇》一書不僅僅記錄了科技泡沫中的奇人怪事,作者還從清醒的視角對矽谷進行更廣泛的批判。
2016年4月24日

精神疾病難題折磨英國經濟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英國每六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抑鬱症或者焦慮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治療。這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簡直是一個醜聞。
2014年7月15日

書評:資本主義4.0

卡列茨基筆下的資本主義4.0既捨棄自由放任主義,也否定一切源自有效市場和理性預期的經濟模型。它是務實的。事實上,它像極了資本主義2.0。
2011年8月1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