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薯國 - FT中文網
米國薯國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德國明年大選,蕭茲會不會成爲下一個拜登?

張冬方:執政聯盟的不穩固讓人懷疑它是否還能撐到2025年大選,有人甚至稱目前的政府不過是默克爾時期之後的過渡政府。
2024年8月28日

中國造電動車是如何聞歐盟關稅之風而動的

張冬方:中短期內,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面臨挑戰的同時,仍有不小的機遇。
2024年8月25日

在歐盟是否2035年退出燃油車問題上,德國自民黨揮之不去的影響力

張冬方:如果綠黨主張高速限速是出於意識形態,那麼,自民黨堅決反對限速,其實也是基於某種意識形態。
2024年8月18日

Shein到底「快」在哪兒?

張冬方:Shein的「快」可以理解爲作爲時尚品牌迅速崛起的速度。在這一點上,歐洲本土的H&M、Zara和Mango似乎已經望塵莫及。
2024年8月4日

香腸、大蒜、蒼蠅屎:德國姓氏有多麼「奇葩」

張冬方:正如歌德所說的,一個人的姓名就像是一個人身上不斷生長的皮膚,在不受傷的情況下,它刮不掉,剝不去。
2024年8月1日

歐盟的5G安全審查進行到了什麼程度?

張冬方:歐盟於2020年出臺了5G網路安全工具箱,其功能之一就在於成員國識別高風險供應商,進而禁止或限制該供應商進入其5G網路建設。
2024年7月30日

馮德萊恩是如何在閃爍其詞和左右逢源中成功連任的

張冬方:馮德萊恩的重心從氣候政策轉向產業政策,早就不是祕密。
2024年7月23日

中國發起歐盟貿易投資壁壘調查,回應的是什麼?

張冬方:中方展開的貿易投資壁壘調查首先直接回應的是歐委會近期依據《外國補貼條例》對中國企業展開的一系列調查行動。
2024年7月21日

德國是如何做出5G建設去中國化的決定的?

張冬方:一方面,德國想改變數字落後的局面,具體到5G建設上,華爲這樣的供應商可以助力德國;另一方面,德國又對華爲的中國身份心存疑慮。
2024年7月17日

Temu是否已經對歐洲本土電商構成挑戰?

張冬方:至少從交易總額來看,Temu遠遠沒有撼動Amazon絕對的老大地位,但歐洲本土電商明顯感受到了壓力,尤其是消費電子產品方面。
2024年7月15日

法國選舉中崛起的左翼勢力和他們的對華主張

張冬方:現在法國沒有任何一家政黨或政黨聯盟贏得絕對多數席位,這對目前因貿易問題已經陷入緊張的中歐關係又意味著什麼?
2024年7月10日

Shein和Temu在歐洲被審視的不止是「低價」

張冬方:「便宜貨」並不是貼在Shein和Temu身上唯一的標籤,它在歐盟面臨的審視來自方方面面。
2024年7月7日

歐盟對華戰略會不會走向全面複製美國路線?

張冬方:在過去的三四年間,歐盟對華路線中政治的比重越來越大,安全和經濟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2024年7月3日

中國在歐直接投資爲何「扎推」匈牙利?

張冬方:中匈之間更密切的經濟關係,以及匈牙利更友好的對華路線刺激了歐盟對華鷹派的神經。
2024年7月2日

反補貼稅會給歐洲消費者帶來什麼?

張冬方:中國電動汽車的優勢還遠遠沒有體現到消費者的購買行爲當中,但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歐洲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接受度在提升當中。
2024年6月26日

歐洲年輕人爲什麼變得更保守更仇外?

張冬方:年輕人對執政黨和現有政策感到失望和憤怒,對經濟和生活前景感到渺茫和幻滅,對可能被拋下感到恐懼。
2024年6月24日

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反補貼稅是歐盟的首要手段,還是最後手段?

張冬方: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加徵20%的關稅,雖然給中國汽車出口帶來不利,但同樣也會給在中國生產的德國汽車製造商造成損失。
2024年6月19日

比亞迪在歐洲「被看見」的機會來了?

張冬方:透過贊助足球賽事當然解決不了關稅問題和由此帶來的成本問題。但是,足球不僅僅是關於足球的競賽,也是關於眼球的爭奪賽。
2024年6月16日

歐洲「向右轉」坐實了,然後呢?

張冬方:「中間位置沒有選票保證」,保守分子和右翼分子、民族主和極端主義成了贏家。歐洲大陸由此更保守、更排外、更極端。
2024年6月13日

馮德萊恩的去留,於歐盟對華路線意味著什麼?

張冬方:除了對華去風險路線外,馮德萊恩領導下的歐委會啓動了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不管她這次是否能成功連任,都會左右歐盟對華政策。
2024年6月10日

攻堅歐洲的中國汽車,最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力

張冬方:更高的關稅這把達摩克里斯劍尚未落下,在歐中國汽車已經在施密特汽車研究的數據中出現了頹勢。
2024年6月5日

歐盟會迎來下一個馮德萊恩的五年嗎?

張冬方:根據目前的民意形勢,馮德萊恩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可能性很大,但這並不代表她已穩操勝券。
2024年6月2日

美國取代中國成爲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如何解讀?

張冬方:中德貿易額的變化,不管是來源於中國的去風險,還是德國的去風險,亦或二者皆是,仍然沒有定論。
2024年5月29日

在歐盟對華經貿關係上,利益差異和分歧有多複雜?

張冬方:歐盟各成員國對華態度並不一致,在經貿方面,相對於德國的更加開放,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更傾向於保護國內和歐盟市場。
2024年5月27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