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國防是最大的公共福利

馬多克斯:把錢花在養老金和醫保上更受選民歡迎,但歐洲和英國必須做出政治上的艱難選擇。
2025年2月24日

下屆總理默茨能拯救德國經濟嗎?

袁傑:德國經濟形勢嚴峻,川普的關稅政策對高度依賴出口的德國經濟將構成多重壓力,將出任總理的默茨要拯救本國經濟絕非易事。
2025年2月25日

關稅與美國的「雙降」:一個可能的後果 (上)

陳稻田:從川普的關稅,如何看美元霸權?美國例外的根源是什麼呢? 除去科技創新等原因,最重要的應該是美國的內需強勁。
2025年2月24日

歐洲的命運

周子衡:歐洲淪爲歐洲地區的二流角色,其命運由歐洲之外的力量所決定,歐洲甚至不能透過影響外部世界來支配自身的歷史命運——這正是歐洲的宿命所在。
2025年2月24日

平常心看外資變化——外資因何而來,又因何而去?

Jason Li:要以平常心對待外資變化,是因爲外資數字變化是中國整體對外營商模式變化的一部分,不可以被拎出來單獨看待。
2025年2月24日

中國股市是否再次值得投資?

夏爾馬:只要投資者對經濟下行保持警惕,那麼中國股市價格合適,非常「適宜投資」。
2025年2月24日

中、美進步主義未曾自覺的遺產

趙尋:只有在中-美之間成長的Chinamerican和Americhinese登場,架起東、西之間的屋頂,世界才能最終擺脫一再爲「亞-歐之間」的白色幽靈威嚇、劫持的歷史。
2025年2月24日

金錢政治與選舉民主(中)——美國競選資金改革及其司法障礙

張千帆:恰恰因爲在新聞私有化的自由國家,錢控制著媒體和輿論,「言論自由」和「一人一票」確實成了必須平衡的一大折衷。
2025年2月24日

FT社評:美國開始背棄盟友

重返白宮的川普顯露出他的真實本色:蔑視盟友、欽佩強人。鑑於他本能地認爲世界是一個叢林,他領導的美國已變成一個肆無忌憚的掠食者。
2025年2月24日

別以爲川普不敢動美元

馬丁:衆所周知,川普堅信美元的強勢賦予了美國貿易伙伴們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2025年2月23日

《阿諾拉》:羅曼史的癲狂與「美國夢」的夢醒

範力文:短暫的喜悅與命定的憂傷構成了《阿諾拉》。當所謂命運的饋贈面臨夢醒時分,會搞不清它是悲劇、喜劇還是鬧劇。
2025年2月21日

「非理性創新」與「顛覆者崇拜」

霍爾丹:鑑於經濟活力的匱乏以及正在掀起的新技術浪潮,對於非理性但仁慈的領導者的需要,很少像現在這樣強烈。
2025年2月21日

川普時代,誰來穩定世界經濟?

哈丁:經濟史學家金德爾伯格當年主張,世界經濟需要一個擔當責任的霸主。但當今的現實是,美國和中國都不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2025年2月19日

金融信使體對生命的啓示

嚴家祺:生命與電子、水分子、氯化鈉分子、DNA分子、病毒一樣,其生成是一種「自然發生「。未來的人工智慧,是否可以可以創造出非碳基生命體?
2025年2月19日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六: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的回顧與展望

New East:2025 年關鍵在於,通膨是否足夠低,使得股票-債券的負相關效能夠恢復並持續?如是,那透過債券投資來分散股市的風險將具備更大風險回報優勢。
2025年2月19日

美國不配有主權財富基金嗎?

任永力:對於川普提議成立一隻「讓美國再次偉大主權財富基金」,許多評論員認爲美國不具備相關條件,我不贊同這種觀點。
2025年2月19日

該讓人工智慧做什麼工作?

阿萊斯、孔伯馬勒:在考慮使用人工智慧時應考慮四個關鍵問題。任務的複雜性、頻率、碎片化成本和失敗的代價,合起來影響表面的成本節約和隱性成本之間的平衡。
2025年2月19日

習近平抓住「深度求索時刻」安撫民營部門

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尋求恢復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提到「兩個毫不動搖」原則,並希望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
2025年2月19日

美國經濟會陷入滯脹嗎?

周子衡:美聯準停止加息的信號確定之際,市場上仍關注川普的政策不確定性。美聯準要抑制通貨膨脹,白宮要經濟成長,二者分歧越來越鮮明。
2025年2月18日

白宮記者會向新媒體開放:媒體江湖背後的政治暗湧

殷嶽:新媒體的引入,是白宮對美國民意更爲直接的感應與重塑——這既是利用傳媒趨勢重塑政治傳播,也是當今美國社會所呈現出的,就連白宮也無法迴避的政治面相。
2025年2月18日

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貿易體系:中國的挑戰與戰略選擇

陶志剛:全球化不會因川普的關稅大棒止步,但規則的重塑需要智慧與實力。中國若能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謀共贏,或將在新一輪貿易變局中佔據主動。
2025年2月18日

中美貿易戰2.0對供應鏈的衝擊

邢予青:美國對華10%的關稅,看似低於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的25%的關稅,但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的實際影響會非常大的。
2025年2月17日

Lex專欄:騰訊轉變AI戰略

騰訊選擇在微信搜尋中接入DeepSeek,標誌着其AI戰略的重大轉變:選擇外部合作伙伴而非開發自己的大語言模型。
2025年2月18日

歐洲給自己加的關稅位元朗普關稅更有害

德拉吉:歐洲的內部壁壘相當於在製造業徵收45%的關稅、在服務業徵收110%的關稅,這實際上縮小了歐洲企業的內部市場。
2025年2月18日

Lex專欄:富士康準備投入電動汽車競爭

iPhone主要代工製造商證實有意入股日產以尋求合作。與日產合作將是富士康獲得製造訣竅和進入市場管道的難得機會。
2025年2月18日

萬斯向歐洲發出的真正警告

拉赫曼:在美國副總統眼裏,歐洲爭取自由的鬥爭不再關乎防範俄羅斯,而是關乎拯救「西方文明」,阻止大規模移民和「覺醒病毒」。
2025年2月18日

市場可能低估了美國通膨今年的降幅

克拉里達:可能影響經濟成長的不僅是關稅,還有貿易不確定性和川普政策議程引發的連鎖反應。
2025年2月17日

展望2025:對經濟樂觀的勇氣來自哪裏?

馬天平:國際環境在地緣政治、經濟政策、金融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可能給中國發展帶來新機會;國內宏觀政策主張方向已在邊際上生變。
2025年2月16日

美國淪陷的政治自然法根源

張千帆:美國近一個月來國際政策的陡變讓世界對「民主燈塔」大跌眼鏡,根源在於它已不是一個正常的自由民主國家。
2025年2月16日

《哪吒》:爲什麼申公豹更讓人共情

徐瑾:《哪吒2》成功之餘,不少評論共情反派申公豹,認爲他是小鎮做題家家的隱喻。大衆變了嗎?從集體心態變化中,又可以窺探什麼趨勢?
2025年2月13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