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2024年網路熱詞:從「草臺班子」到「牛馬」

林原:真正有意義的網路熱詞,應該直接或間接反映當前社會問題,或者反映當前特定社會羣體心理。基於此,筆者選取了2024年五個網路熱詞。
2025年1月10日

展望2025:中國經濟成長目標和挑戰

滕泰、高佳穎:新時期如何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最好的方式是發通用消費券。這不是錢從哪兒來的問題,而是錢到哪兒去的問題。
2025年1月9日

展望2025:如何與高房價和解?

徐瑾:「剛需」的破滅,從經濟學角度再次證明,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剛需,剛需都必須接受現金流的約束。在房產領域是這樣,在安全感、幸福感等方面亦如此。
2025年1月8日

曼莫漢•辛格最大的遺產:以改革激發印度經濟活力

沃爾夫:辛格對阻礙經濟發展的反市場政策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印度可以在30年裏發生巨大轉變。
2025年1月8日

Lex專欄:中企無須擔心五角大廈黑名單

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黑名單並不會帶來具體處罰或禁令,對名單上的公司來說,實質性影響應該很小。
2025年1月8日

有誰選了馬斯克嗎?

盧斯:美國人並沒有把馬斯克選上任何職位。然而從他的言行看,他像是川普的聯席總統。他自封的職責包括推動盟國政權更迭。
2025年1月7日

從全球化到本地化:中歐合作的新篇章

魯乙己:近年從全球化到本地化的轉變標誌着中歐商業合作動力結構的深刻演變。這一變化正在重塑中歐兩個地區滿足本地需求的方式,促進經濟包容性的發展。
2025年1月7日

樓市止跌回穩,核心在哪裏?

劉淵:2024年是中國房地產的轉折之年。展望2025年,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的關鍵在於穩定需求,尤其是中低價位普通住宅的需求。
2025年1月7日

新能源車企和產業鏈的壓力

Jason Li:在研發上捲來捲去,但是沒有獲得回報的車廠,面臨不低的資金壓力。這個壓力自然會以應收應付賬款的形式傳導到供應商身上。
2025年1月7日

爲什麼跟美國做朋友很難?

劉易斯: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所遇到的諸般困境,顯示出「友岸外包」很難實現。
2025年1月7日

普丁加上川普就約等於歐洲安全威脅

拉赫曼:兩個危險元素可能會在2025年結合,俄羅斯構成威脅,而川普領導的美國無動於衷。有鑑於此,德國重整軍備對加強歐洲防禦至關重要。
2025年1月6日

2025展望:中國如何重啓經濟?

梁巖:中國亟需參考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經濟政策;在國家安全和公共服務之外的領域,阻斷「看得見的手「對經濟的」反覆折騰「。
2025年1月6日

中國必須反擊即將來臨的川普關稅

邢予青: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反對和支援貿易自由化的利益集團;爲了阻止川普升級對華關稅,必須讓其團隊清楚反擊不是空洞的威脅。
2025年1月5日

伊朗正在遭遇嚴重的人才流失

薩拉瓦提:在國家發展依賴人才的當下,伊朗卻在不斷流失高材生和專業人士。人才外流是伊朗深層次系統性問題的外在表現。
2025年1月5日

「一國一策」系列之七:爲何拼多多TEMU與位元組TikTok Shop都瞄準歐洲?

宋欣:中國電商平臺是否能夠在歐洲市場延續過往的神話?歐洲市場應該關注哪一些消費人羣,這些人羣特點是什麼?歐洲的新型消費趨勢如何?
2025年1月6日

中國變了,如今的投資者該如何「投資中國」?

拉馬錢德蘭:大家都知道中國變了,但我不知道有多少西方投資者真正理解這種變化。而如果你想「投資中國」,你必須理解。
2025年1月3日

2025展望:全球經濟的六大變數

沈建光:2025年全球經濟存在幾大變數,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各有都問題。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出現大波動、大分化,也值得關注。
2025年1月2日

柯文哲案相關四方的系列硬傷

葉勝舟:檢方的最大硬傷是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證據不充分;柯文哲的最大硬傷是存在涉嫌犯罪事實且不止一起案件;民衆黨的最大硬傷是一人黨。
2025年1月2日

Steam用戶體驗那麼好,爲什麼還要搞壟斷?

Steam創辦人成立平臺的初衷是爲了用更好的服務和用戶體驗來打敗盜版,這樣的平臺,玩家都喜歡,爲什麼還要怕玩家跳槽搞限價條款?
2025年1月2日

2025年的歐洲會帶給投資者驚喜嗎?

西蒙•尼克松:儘管在進入新年之際歐洲的形勢不樂觀,但依然有幾件事情可能提振市場情緒。
2025年1月1日

2025年中美經濟十一大展望

劉海影:2025年美股、美利率債、日股、歐股等資產今年應該考慮降低配置,而中國A股、加密幣、現金等資產的配置在2025年應該考慮予以提升。
2025年1月1日

年度辭彙:關稅

貝蒂:川普對關稅的癡迷實際上是在重新啓用一種過時的武器。未來四年,我們將見識到它在現代貿易戰中表現如何。
2024年12月31日

印度忽視了氣候變化對經濟成長的拖累

康納:對印度令人興奮的經濟成長預測幾乎完全忽略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儘管環境變化已開始影響印度企業部門。
2024年12月31日

FT社評:爲2024年的科學突破喝彩

21世紀過去四分之一之際,有很多事情要擔心,但我們正在取得的實質性和可證明的科學進步爲所有人帶來希望。
2024年12月31日

Lex專欄:對2024年預測的覆盤

本專欄在2024年初根據中國需求對油價走勢做出正確判斷,但沒想到可再生能源行業會迎來又一個糟糕年份。
2024年12月31日

銀行家預期與經濟趨勢

聃丘泰:銀行家調查問卷顯示,經濟外部依賴較大,不利衝擊可能從經濟發展、心理預期改變經濟走勢。爲了應對川普衝擊,應從供給側進行改革。
2024年12月30日

梅德韋傑夫訪華與川普上臺前夕的中俄關系

林原:在川普上臺前這段時間,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應該會加深。在以後可能要展開的俄烏談判中,中國應會扮演特定角色。
2024年12月30日

泡沫之後,日本企業如何艱難謀生

李海燕:在經濟低迷期能保持長期穩定成長的企業,其實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講,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鉅變的時候,謀求企業的存活和微成長是客觀的選擇。
2024年12月29日

心理戰升級:《魷魚遊戲》第二季劇評

Netflix南韓原創電視劇《魷魚遊戲》的第二季上架了,其對一個沒有同情心、利潤至上的社會中人命價值的尖銳諷刺近乎黑色幽默。
2024年12月26日

我們是否在進入「後讀寫」時代?

薩拉•奧康納:技術改變了許多人獲取資訊的方式,我們不再閱讀較長、較複雜的文字,而是轉向簡短的社群媒體貼文和短影片。
2024年12月27日

2024年國際時政大事盤點

葉勝舟:川普遇刺和重返白宮;以色列升級中東戰爭;OpenAI發佈首個文生影片大模型;尹錫悅緊急戒嚴「政治自殺」;歐洲大國政局動盪……
2024年12月27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