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2024中國反腐回顧與新一年反腐展望

林原:新的一年,反腐力度應該與2024年差別不大。除非反腐工作取得真正重大的突破,公衆對反腐的關注度不會提升。
2025年1月20日

尹錫悅戒嚴事件後南韓政局的理性

葉勝舟:實施戒嚴未死傷一人;迅速立案調查涉案高官;憲法法院加速彈劾案審理;軍隊及時止損與尹錫悅切割;崔相穆展現出高超的政治平衡。
2025年1月19日

美國經濟的2025:油主沉浮?(上)

陳稻田:拜登任內的美國經濟,發展路徑和趨勢如何?川普可能帶來什麼新變化,資本市場又將如何?2025年,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通膨。
2025年1月19日

川普2.0:中國如何應對?

葉冬豔、歐陽輝:在川普2024年核心競選綱領中,移民和減稅等政策對中國沒有直接影響或影響不大,而關稅和貿易政策則對中國有直接影響。
2025年1月19日

「結束俄烏衝突」是川普上任後一道難解的題

張烈夫:川普需要破解「結束俄烏衝突」的四個難點。如果說終極目標是結束衝突,那麼調停雙方實現「熱戰停火」是關鍵一步。
2025年1月17日

中子科學或可解釋宇宙爲什麼會有物質殘留

阿胡賈:即將建成的歐洲散裂中子源將可產生世界最強大的中子源,它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宇宙存在的原因。
2025年1月17日

從軍工複合體到科技工業複合體:拜登告別演講背後的美國政治生態

王鵬:從軍工複合體到科技工業複合體的轉變反映了美國更廣泛的社會與技術演變。兩者都凸顯了集中化權力的風險以及對強有力監督的需求。
2025年1月17日

加沙停火將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拉赫曼:以色列在結束這場衝突之際崛起爲中東超級強國,但也遭受了巨大的聲譽損害,拜登政府倡導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也淪爲犧牲品。
2025年1月17日

還會有另一輪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嗎?

由中國對鋼鐵和鐵礦石的需求驅動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已經結束。業界希望能源轉型將引發新的大宗商品繁榮,但這將受到地緣政治競爭的影響。
2025年1月16日

2025年德國經濟會復甦嗎?

袁傑:德國經濟陷入歷史性的複雜危機。要讓德國再次成爲「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尚需時日。下一屆德國政府任重道遠。
2025年1月16日

洛杉磯野火的經濟警告:當氣候變化動搖房屋保險業根基

昌西:民營保險公司拒保的情況在全美各地均已出現。在時常遭受颶風災害的州內,房屋保險的拒保率也在提升。
2025年1月15日

朝鮮勞動黨八屆十一中全會解讀

葉勝舟:金正恩徹底否定北韓六十多年來地方工業、農村工作,確立十年地方工業新政、十年教育改革新政,無非是新的政治秀、恩賜秀。
2025年1月15日

成立中國股市平準基金正當其時

沈建光:美國和香港兩次動用政府資金入市,極大的提振了信心,扭轉了市場螺旋式下降對經濟基本面的衝擊。提振信心不能只靠喊話宣傳,更需要有行動的支援。
2025年1月14日

拜登的悲劇性謝幕

盧斯:如果說希臘悲劇的精髓是英雄毀於自己的缺陷,那麼喬•拜登堪稱巨星。太晚退出總統競選的他,將被銘記爲造就了川普2.0。
2025年1月15日

展望2025:中國仍應主動降息嗎?

馬天平:當前,美國利率高企,如果中國2025年大幅降息,導致二者差距變大,會導致資金外流壓力增加嗎?如果美國2025也快速大幅降息,是否可以爲中國降息提供政策空間?
2025年1月14日

認清企業綠色轉型的真正動機

克拉克:企業經常假裝自己行事的動機不是利潤,而是關懷。事實上,只有當商業模式讓環保變得有利可圖時,企業纔會改變。
2025年1月14日

川普貿易戰將讓新興市場喫苦頭

瑞銀馬尼克•納拉因:投資者仍未將美中貿易摩擦所帶來的風險充分計入價格。
2025年1月14日

Lex專欄:Meta有望受益於TikTok在美國被禁

如果TikTok真的被禁,受益最大的將是有類似產品的Meta。然而對祖克柏來說,最大的斬獲將是直接收購TikTok。
2025年1月13日

從產業經濟視角看中國足球困境

李楠、陳開宇:中國足球做不好在於產業組織形式定位不清晰,走在體制與市場之間,形成利用體制權力獲取市場化利益通道。解決之道是放開市場,公平自由競爭。
2025年1月13日

中國金融市場信用風險展望

王倩:在金融行業風險加大、監管加嚴、利潤空間縮小、經營壓力增大背景下,2025年中國金融市場的信用風險處於什麼狀況,如果側重合理的管理信用風險?
2025年1月13日

未來難以預測,投資者如何應對?

伍治堅:很多人認爲,如果想要獲得好的投資回報,投資者一定要有超凡的預測未來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事實確實是這樣麼?
2025年1月13日

中美匯率問題的一個創造性解決方案

索貝爾:中國和美國都希望看到人民幣對美元走強。因此,兩國可以在匯率問題上採取聯合行動,共同干預人民幣匯率。
2025年1月13日

FT社評:中國正在贏得綠色技術競賽

中國也許是綠色技術的領導者,但更重要的競賽是地球正在進行的遏制氣候變化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競賽。西方必須謹慎地與中國開展合作。
2025年1月13日

一些中國新能源企業已有經驗應對出海「勞工風波」

蔣亦凡:比亞迪在巴西捲入勞工風波,宣佈對侵犯人權和勞動法的行爲零容忍。討論這起事件及其應對措施,有助於爲更多出海企業照亮前路。
2025年1月12日

「吞併加拿大」:川普正在威脅原有的國際秩序

昌西:隨著川普的迴歸,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中,已有數個國家對約定俗成的國際秩序產生質疑與不協作。
2025年1月12日

投資、消費和就業——老齡化社會的變化

Jason Li:世界各國的人口都在老齡化,在投資、消費和就業,乃至政府政策的方面,都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社會變化。
2025年1月12日

展望2025:邁入低利率時代

古堯:利息是時間市場上交換的產物,人的偏好決定了利率的高低。低迷時,資產專用性溢價自然是趨於下降甚至爲負,企業家才能不確定性溢價也趨降低。
2025年1月12日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四:一線企業家的稅務居民身份規劃實例

New East:梅先生仍然有其特殊性。他仍然是在企業管理的一線。他的身份與稅務規劃,也是在中國和美國的雙重背景下,尋求一種適度的平衡。
2024年12月24日

香港的活力預示著生機,更寓意著繁榮

施立宏:香港獲得成功的真正推動因素始終是它那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以及香港社會的開放性。
2024年3月8日

美食與才子

範庭略:和前輩美食家們相比,在社群媒體時代躋身「美食達人」的門檻已經大大降低,但是快意多彩的生活卻似乎依然遙不可及。
2022年7月14日

香港攝影師唐景鋒:「尋根」內地重敘中國百年

張璐詩:獲瑞士攝影大獎的「Dear Franklin」作品既展示了20世紀上半葉的宏觀中國歷史,也觸及移民、戰爭、異鄉生活、愛情等當代性主題。
2021年7月21日
|‹上一頁‹‹678910111213141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