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生活時尚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阿布扎比文化峯會:體驗海灣地區的文化銳氣
Luning Wang:面對一個諸多議題日益緊繃的世界,這個海灣之都尋求透過在文化領域的投入,拓展自身影響力。
2024年3月14日
第96屆奧斯卡:電影「大年」的冷與熱
魏寧均:熬過漫漫罷工潮、面對尖銳的文化衝突與深刻的產業變局,一個電影頒獎禮正在努力重振自身的影響力。
2024年3月11日
達明安•赫斯特:莊園造夢
這位英國「壞小子」藝術家,準備動用繪畫、雕塑、素描、陶瓷和青銅器等作品,「征服」一座同樣抱有藝術狂想與雄心的酒莊。
2024年3月8日
對話何炬星:星美術館想證明有人曾經有意識地活過
聽星美術館的館長聊聊,在生存與理想面前,一家「高冷」的藝術機構,怎樣堅守住自己,又如何找到知音。
2024年3月8日
論一個食客的自我修養
範庭略:對於一家餐廳的用餐體驗,每個人都該抱有理性期待。因爲美好的就餐氛圍,是由多重且複雜的因素決定的,其中就包括用餐者自己。
2024年3月8日
妮可拉•本內黛蒂:讓藝術找回「全民參與感」
張璐詩:這位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藝術總監迎來了任期的第二年,她所面對的重點課題,仍然是如何解決藝術正在面對的「身份危機」。
2024年3月7日
以繪畫作爲最終選擇:一位天才藝術家的短暫盛放
宋佩芬: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爲一位富有才華,但飽受精神和心理問題折磨的藝術家舉辦回顧展。王俊傑的創作生涯和人生故事,與梵高有著不少相似之處。
2024年3月6日
藝術品市場仍是「歐美有貨,亞洲有錢」嗎?
薛莉:在二級市場長袖善舞的厲蔚閣亞洲空間開年推出重磅展覽。畫廊聯合創辦人兼主席魏蔚客觀分析今年藝術品市場。
2024年3月6日
注視庸常
埃努瑪•奧科羅:如果能對那些日復一日的細微瑣事投以關注,匆忙混沌的生活也會顯現出新的樣貌。
2024年3月1日
味不同,不相爲謀
範庭略:那些溢美之詞與毒舌點評,在如何塑造著餐飲生態,又會如何影響人們的口味?
2024年2月29日
約戈斯•蘭西莫斯:對任何藝術而言,語言經常是不夠的
張璐詩:這位指導《可憐的東西》、《龍蝦》等作品,被貼上諸多風格標籤的導演認爲,如果你在觀看影片時沒感覺,影評說的再好也沒用。
2024年2月29日
「戰爭版」《麥克白》:經典悲劇的當代映像
這部改編自莎翁經典悲劇的舞臺劇,將故事重置於一場現代戰爭的背景中,這讓觀衆不可避免地聯想到當下正在經歷的動盪和衝突。
2024年2月23日
在位於倫敦「軍政重地」的酒店,感受歷史拍案驚奇
張璐詩:走進位於「白廳」大街上的這家由舊戰時辦公大樓改建而成的酒店,不禁會對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歷史軼事與祕聞浮想聯翩。
2024年2月23日
故鄉味與他鄉味
範庭略:無論是傳統家宴還是美食外交,與食物風味有關的情結,總是與對身份認同的期待和焦慮密不可分。
2024年2月23日
超現實主義100年:以夢爲生的藝術狂想能否繼續打動人心?
一個世紀過去了,起源於非理性、潛意識和夢境狀態的超現實主義,是否還可以繼續挑戰人們的思維?或者它只能提供一種逃避現實的舊日情懷?
2024年2月21日
兩個俱樂部:一場中日藝術家的對話
薛莉:張鼎與金氏徹平年齡相當,都對周圍社會與環境敏感,創作的藝術作品不約而同地起了「俱樂部」的名字。
2024年2月21日
當春節檔變成「概念股」:一場妥協的遊戲
魏寧均:面對藝術性與觀衆緣的殘酷博弈,春節檔已經不再僅僅是販售電影,而是爲爭取「最大公約數」而定製的一整套體驗式消費。
2024年2月19日
離開故鄉,獲得故鄉
崔瑩:對我而言,對於故鄉的理解,是由悠長的記憶和全新的發現所共同組成的。
2024年2月8日
辭舊迎新的浮想
範庭略:當一個失意的年份臨近結束,人們會需要一場盛宴以消解愁悶。當然,在那些美好的年景裏,人們同樣也會用盛宴來加持自己的幸運。
2024年2月7日
醃臘、香火和花燈:在上海被「藏著」的年味
鄭靜:隨著春節越來越近,上海的梧桐與高樓將暫時收斂光彩,流淌在弄堂與菜場間的那些煙火氣,則會逐漸清晰濃烈起來。
2024年2月7日
追趕年味
張璐詩:我也曾對廣州遍街的新春醒獅無感,但如今每逢春節臨近,就會格外留意特拉法加廣場的舞獅,跟著那鑼鼓喧天,邊走邊追趕年味。
2024年2月7日
英國菜有多卷:探訪一座鄉宅中的兩家明星廚房
張璐詩:兩位主廚Ben和Tom分別坐鎮一座莊園中的兩家餐廳,他們的後廚緊鄰,彼此亦敵亦友,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英式料理」的質感。
2024年2月2日
喝一杯威士忌,品嚐歲月餘味
範庭略:在我看來,這種烈酒之中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與豪情,可以打開如時光膠囊般珍藏的記憶。
2024年2月2日
雅加達熱氣騰騰
張樂愚:老城廣場上陽光猛烈,人們騎著被塗成熒光色的老式自行車,成了這裏的一道風景。他們用臉上的神態回應我:這件事有意思極了。
2024年1月25日
暖冬裏的困惑:英國經濟轉暖了嗎?
張璐詩:超市魚檔前人頭湧湧,膛魚的僱員臉色難看:「午飯休息都不能抽身,耶誕節大家不是都應該買買買到窮了嗎,節後還那麼多人,怎麼回事!」
2024年1月25日
探訪休恩登莊園:感受英國「進步保守主義之父」的矛盾與浪漫
崔瑩:有人認爲,休恩登莊園象徵着迪斯雷利的虛僞和狡猾,而另一些人則覺得,這座莊園體現著他的傳統和保守。
2024年1月25日
記憶裏的南方饕餮年代
範庭略:相比今天對於精緻健康食材的推崇,回顧曾經流行的那些生猛口味,仍會感嘆特屬於那個年代的慾望追求。
2024年1月25日
對話崔燦燦:世界不就是靠著這點希望在運轉嗎
見證過藝術的潮起和潮落,這位知名策展人表示,他從「只想掀翻桌子的衝動」中,生長出了更多感知世界的觸角。
2024年1月19日
行走曼徹斯特:在英格蘭北方重鎮尋找「復興」的蹤跡
張璐詩:在曼城,既能看到英國工業革命城市的棱角,也能感受到倫敦不多見的「重金屬」氣息。橫穿市中心的電車軌道,則會讓人想起歐洲大陸。
2024年1月19日
《兄弟之道》:家庭關係中的自由與親情能否共存?
何越:這部黑幫題材的影集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爲故事中呈現的東方式家庭關係,讓我這個曾經的「虎媽」深有共鳴。
2024年1月19日
關於閱讀的隨想
範庭略:空間的氛圍感、社交的情誼亦或是演算法的高效,在今天,我們因爲什麼而閱讀?
2024年1月19日
FT中文網生活時尚專爲品質生活打造,有樂尚街、品味、旅行、藝術等欄目。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
上一頁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