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生活時尚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用春天回憶春天
範庭略:我們會因爲春天的鮮花和蔬菜,期待夏天的肉感與溼潤,等待秋天的飽滿與豐腴,忘卻冬天的寒冷與肅殺。
2023年3月31日
關於英倫罷工的一點思考
張璐詩:該如何看待英國日趨頻繁的罷工活動?罷工的人羣是「被慣壞」的自私者?還是應當被理解的社會人?
2023年3月30日
宜家與Marimekko一次讓人失望的聯名
鄭靜:品牌與經典設計聯名的基礎,是讓消費者買的開心、用的開心。購買環節的障礙和限制,最終會消磨消費者的熱情。
2023年3月24日
醒來聞到咖啡香
範庭略:每杯咖啡都有理想的飲用時刻,如果試圖從一杯咖啡中索求過多的虛榮或哲理,這杯咖啡可能會在享用之前就已經冷掉了。
2023年3月24日
倫敦的美食與漫遊
張璐詩:拐過一個街角就能發現不同菜系的餐廳,最滿足的一餐會讓你忘了身在倫敦,錯覺正在環遊世界。
2023年3月24日
和一位「35+」自由職業者聊聊「無齡感」
張樂愚:身兼多重職業身份標籤的趙萌萌,也曾面對抑鬱的深淵。她說自己三十歲後的十年經歷,就像是一場成年禮。
2023年3月24日
姜昕的花兒與少年
範庭略:姜昕在舞臺上號召大家不要坐著,站起來跳舞。她的臉上都是汗水,追光燈照著她的長髮。臺下的小姑娘們蜂擁擠在舞臺前,她從臺上跳進人羣,一起跳起舞來。
2023年3月17日
畢加索辭世50週年特展:在新視野中重新發現畢加索
宋佩芬:在巴黎畢加索博物館,英國設計師保羅•史密斯用戲劇化的呈現方式,重新詮釋了畢加索作品中的奇觀。
2023年3月17日
伍爾芙的書信和老舍的《二馬》:倫敦「百花裏」的文藝舊事
張璐詩:對於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我傾向於將其意譯爲「百花裏」,這個名字剛好契合此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形成的文藝知識圈氛圍。
2023年3月17日
香港巴塞爾樂思洋:亞洲藝術機構需要扶持
薛莉: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表示,今後的工作重點是將亞洲藝術推向西方市場。
2023年3月17日
新冠後的社會:健康是頭等大事
庫柏:預防勝於治療。在公園和游泳池上省錢、卻得在糖尿病治療上花更多錢的做法將越來越行不通。「後疫情大政府」時代將成爲新常態。
2023年3月10日
女性如何用生活治癒生活
鄭靜:「她能力」總會被各種討論放大,讓女性覺著自己就應該無差異、零瑕疵。她們在積攢各種能力的時候,卻很少會注意到自己是否具有「悅己」的能力。
2023年3月10日
與意式美食有關的上海記憶
範庭略:在某次聚會上,請愛好義大利美食的朋友們盤點十五年前在上海開業、至今仍在正常營業的義大利小館兒,找來找去居然沒超過五家。
2023年3月10日
一位心理學者眼中的中年危機與人生轉變
張樂愚:陳海賢將「中年危機」比作一種精神發育。在他看來,重新啓程可能意味著巨大的痛苦,但踏上人生的轉變之路是值得的。
2023年3月10日
對話Suede樂隊主唱布萊特•安德森:我的骨子裏永遠是局外人
張璐詩:曾經的貧苦生活以及與生俱來的叛逆,讓這位搖滾明星的人生,始終伴隨著揮之不去的邊緣感。
2023年3月10日
一支古老香水瓶所激發的創造力
宋佩芬:爲紀念其經典香水瓶問世170週年,嬌蘭以致敬歐仁妮皇后爲主題,呈現了11位女性攝影師圍繞歐仁妮和蜂印香水瓶所展開的創作。
2023年3月10日
施拉澤•赫什阿里:你見即你在
薛莉:在去年獲封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的赫什阿里看來,人世煩惱不過「人爲的小遺憾」,萬物生長、與生命同在纔是生命本身。
2023年3月10日
寫作的她: 人類歷史上的最早署名作者和她的時代
吳可佳:作爲文明史上首位留名的寫作者,安海度亞娜於絕境中的人文表達,體現了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藝術創作特徵。與她有關的歷史,也爲審視人類文明的跌宕變遷提供了線索。
2023年3月6日
在直來直去的網路時代,人們爲何仍離不開古詩詞?
鄭靜:唐詩宋詞字字句句對應著獨特寓意,可以映照不同時代的生活。背誦和記憶終究不是詩詞的全部,「知來路,明去意」,才能讓詩意走得更長遠。
2023年3月3日
羅敏:在不確定的時代用畫筆發出關切的聲音
範庭略:羅敏筆下的花朵讓她可以懸浮在時代的記憶之上。關注和呈現普通人的回憶,讓她的作品令人驚歎。
2023年3月3日
對話葉錦添:藝術中沒有絕對的東方與西方
爲新版歌劇《羅恩格林》負責舞美與服裝設計的葉錦添,談談他如何在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之間融通交流。
2023年3月3日
房方:藝術家常在作品中嘲諷我
薛莉:畫商的生意經肯定是賺錢第一,但房方認爲,必須是畫廊、藝術家和藏家三方都能賺錢,纔是健康持久的。
2023年3月3日
理想城市:19世紀的城市+21世紀的改良
庫柏:20世紀對城市來說糟透了,塞車、混凝土大樓以及通勤讓城市變得醜陋且沒有生氣。追求現代性不一定能令城市更美好,創新者應學會謙卑。
2023年3月2日
英格蘭超市限購風波,讓我開始嚴肅準備後院耕田
張璐詩:有關能源和通膨的憂慮稍有緩解,並不意味著麻煩的遠去。「危機」還在變著花樣出現,最近表現爲超市的「菜荒」。
2023年3月2日
以風土詮釋風味:現代法餐如何解讀中國味道?
蘇麗雅:每一位料理創作者,都希望從經典的飲食中發掘讓食客「既熟悉又驚喜」的味道,但最終決定出品水準的,還是拆解本地風味的態度和邏輯。
2023年2月22日
魔法與殖民史:一位美國華裔奇幻作家的「通天塔」
崔瑩:匡靈秀的小說《通天塔》希望透過以奇幻和真實歷史交織的視角,探討1830年代英國的偏見和貪婪。
2023年2月22日
對話英國歌手漢娜•懷特:沒有人是孤島
李巖:聽這位音樂人談談,在疫情讓生活與創作都陷入困境的至暗時刻,親情和互助如何幫她走出消沉。
2023年2月21日
在阿姆斯特丹重新走近維米爾
宋佩芬:荷蘭國立博物館舉辦史上最大規模的維米爾展覽,人們因此得以更全面地去感受,這位偉大畫家筆下那些恬靜至美的瞬間。
2023年2月21日
擺上餐檯的不僅是鮮花和美食
範庭略:就像以三倍速聽播客或者用五分鐘短片講電影,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珍貴,享受美食的過程也只剩下關注食材和餐具是否名貴,更多細節的缺失,讓餐廳成了流水線。
2023年2月17日
戰火年代的巨匠:二戰時期的亨利•摩爾與比爾•布蘭特
吳可佳:對話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首席策展人。二戰的殘酷洗禮,如何讓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和攝影師產生了共通的創作主題。
2023年2月17日
對話Noma餐廳主廚:當意識到食物不只是生存需求,一切都不一樣了
張璐詩:聽雷內•瑞澤皮談談,對身份感的求索以及與多元文化的相融,會如何影響一個明星餐廳的理念和前途。
2023年2月17日
FT中文網生活時尚專爲品質生活打造,有樂尚街、品味、旅行、藝術等欄目。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4.
魯比奧:一個勤政能幹的參議員
5.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6.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7.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8.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9.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10.
「機器人革命」迫使中國勞動力作出改變
|‹
上一頁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