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生活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菸酒、咖啡與上海的日與夜
範庭略:在一座超級城市的停擺時刻,茶葉、咖啡,或者雪茄、烈酒甚至可樂,都成了人們抵抗情緒困境的利器。
2022年4月28日
你的冰箱裏有什麼?
打開冰箱,就如同打開了生活。如果生活暫時看不到遠處,不妨看看眼前的冰箱。
2022年4月22日
一家廣州餐廳在上海的第二十二年
範庭略:對於一位餐飲業的經營者而言,過去的時光裏同時存在著機遇和險灘。回顧這段歲月,也會讓人思考:爲何去餐廳用餐對生活如此重要。
2022年4月21日
倫敦疫情最糟的日子裏,植物成了我的避難所
張璐詩:曾經五穀不分的我,現在常常看著葉子就能辨認出植物的品種來。不知不覺間,也學會了感受四季的節奏和花木的秉性。
2022年4月14日
植物奔波不停
爲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植物也和人類一樣需要「四方奔走」。理解植物的運動,可能會令我們的世界觀發生改變。
2022年4月14日
徐瑾書單:格林的成人童話
徐瑾:疫情之下,看新聞容易抑鬱,讀書還是第一好事;如果要推薦一位深刻又好讀的文學作者,那麼英國文學大師格雷厄姆•格林是不錯的選擇。
2022年4月14日
念念不忘的港式茶餐廳
範庭略: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沒看過TVB黃金檔港劇,也不熟悉黑衣墨鏡的賭神,更未曾經歷錄像廳的武俠教育。隨著他們登場,港式茶餐廳的金字招牌開始褪色。
2022年3月24日
迷茫時代的懷舊生意
範庭略:人們爲什麼要在餐飲場景裏引入懷舊題材?食客們在唸舊的喫喝氛圍中又在感懷什麼?
2022年3月21日
China Tang不在唐人街
張璐詩:置身於倫敦這座巨大的飲食文化熔爐,一家中餐廳如果不依靠「景點化」的標籤,該如何保留對「地道」的堅持?
2022年3月10日
生薑小傳
扶霞•鄧洛普: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這種口感清爽辛辣的植物,跨越了大洲,推動著貿易往來,並點燃了烹飪的熱情。
2022年2月25日
鄉愁電商化時代的美食之路
範庭略:老味道與新技術,哪一個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平衡慾望和焦慮?
2022年2月17日
在英國做一桌年夜飯
何越:因爲食材、香料、烹飪方式的選擇均有限,而且英國人對色香味的標準也與中國不同,爲英國親朋張羅一桌年夜飯,可謂「難」也「不難」。
2022年2月5日
在海外體驗新春之味
歡閒:海外華人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摸索出一套營造節日氛圍的方法。但他們更爲看重的,顯然還是在這最重要的日子裏努力做到內心豐足。
2022年1月28日
蜜雪兒•加諾特:米氏西餐廳的上海往事
即將歇業的米氏西餐廳曾是上海外灘獨立精緻餐廳的先驅。創辦人蜜雪兒自述,在20多年的中國時光裏,她所經歷的變遷和堅持的原則。
2022年1月28日
如何看待英國媒體的新春美食「烏龍照」?
何越:仍然是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西方對中國文化了解太少。英國人大多對中國民俗知識知之甚少,更難理解其中的禁忌和寓意。
2022年1月27日
迎春一頓茶
張璐詩:在異國他鄉品嚐新春主題下午茶,一面體會著融合創意帶來的新奇,一面又不自覺地在細節裏尋覓純正地道的年味。
2022年1月24日
SaksWorks:探索「兩點一線」的另一種可能
小子:紐約老牌精品百貨商店「跨界」搞起共享辦公,其核心思路可以總結爲:生活搞得好,工作搞得定。
2022年1月6日
戒菸的祕訣是什麼?那就是不抽了
埃利森:聽到有人說戒菸很可怕,很多菸民會傾向於放棄戒菸。其實你只需要下定決心,然後把你的香菸扔進垃圾桶即可。
2022年1月6日
「我翻譯《射鵰英雄傳》的日子」
胥一凝:張菁是英文版《射鵰》的兩位譯者之一,她說翻譯這部巨著是一段漫長旅程,既包括對刀光劍影的「見招拆招」,也包括向世界表達中國武俠文化時的字斟句酌。
2021年12月15日
「我在英國湖區生活13年」
胥一凝:歡閒在湖區生活了13年,和理工科背景的英國老公蝸居在一個小村子裏,過著平淡安靜的日子。
2021年12月9日
一家推動中國新語言料理的餐廳
蘇麗雅:在料理中尋求中西結合與探索中庸之道有相似之處,難度在於既要穿梭中西,又得不偏不倚,這才最能說服中國食客的味蕾。
2021年12月2日
「15分鐘送達!」,紐約的生鮮快遞「餓」戰
小子:疫情讓紐約人集體過上了「慢生活」,而如今幾家主打急速外賣服務的公司橫空出世,再次承諾滿足喫貨們對速度的渴望。
2021年11月23日
爲氣候變化穿上「希望之衣」
李巖:藝術家凱爾邀請英國各地關心氣候問題的人將代表心願的布藝拼縫在一件長衣上,然後帶著長衣踏上了奔赴氣候峯會的「朝聖之旅」。
2021年11月11日
喫洋蔥餅喝羽毛白的時節,又悄然過去了
張冬方:洋蔥一年四季都有,葡萄酒隨處可見,羽毛白卻不一樣,它只出現在秋季的一個短暫時段裏,而且每天一個口味,稍縱即逝,就像時光。
2021年10月28日
作息自由有益健康
庫柏:疫情後,當在家辦公的人突然可以選擇自己的起牀時間時,大多數人都起得更晚了。希望這種作息自由能制度化。
2021年10月24日
「15分鐘城市」是不是烏托邦?
宋佩芬:將通勤和日常生活半徑規劃在15分鐘的步行或自行車騎乘距離之內,這樣的城市生活圈真的可以實現嗎?
2021年10月15日
英國人的「野外運動」與野味傳統
張璐詩:迄今英國的野鹿數量已繁殖超過2百萬頭,爲近千年之最。誰會想到喫鹿肉還會有環保意義呢?
2021年3月19日
英倫疫情時期的搬家換房記
張璐詩:去年2月中旬,我萌生了在倫敦換房的想法,並開啓了搜房之旅。不巧的是,沒過多久疫情便開始在英國蔓延。
2021年3月13日
英國莊園酒店:食材外送服務
張璐詩:疫情讓擁有數百英畝蔬果園與牧場的莊園酒店陷入困境。沒想到,順勢推出的食材外送服務卻大受市場歡迎。
2020年9月10日
生活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
|‹
上一頁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