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比亞迪

比亞迪上半年盈利成長大幅放緩

比亞迪報告今年上半年實現13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成長24%,而2023年同期淨利潤同比成長兩倍。
2024年8月29日

「比亞迪匯率」

李偉:「比亞迪匯率」反映了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人民幣較之其他主要貨幣,現階段具有比其匯率所反映的更強的購買力,有較強的升值預期。
2024年7月24日

特斯拉vs比亞迪:不同價格段車型的重要性

特斯拉發展低價位汽車的需求日益緊迫。
2024年7月9日

比亞迪將在土耳其投資10億美元建廠

在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背景下,比亞迪計劃在歐盟本地生產更多汽車。
2024年7月9日

Lex專欄:誰是比亞迪的真正競爭對手

中國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並不是唯一正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公司。本土競爭對手極氪和蔚來的追趕速度比預期快得多。
2024年7月2日

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反補貼稅是歐盟的首要手段,還是最後手段?

張冬方: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加徵20%的關稅,雖然給中國汽車出口帶來不利,但同樣也會給在中國生產的德國汽車製造商造成損失。
2024年6月20日

比亞迪在歐洲「被看見」的機會來了?

張冬方:透過贊助足球賽事當然解決不了關稅問題和由此帶來的成本問題。但是,足球不僅僅是關於足球的競賽,也是關於眼球的爭奪賽。
2024年6月16日

Lex專欄:關稅阻擋不了比亞迪進軍歐洲

中國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面臨的歐盟關稅僅從10%上調至27.4%。與此同時,中國車企現在更有動力在歐盟生產。
2024年6月13日

比亞迪在歐盟公佈加徵關稅幅度後股價大漲

比亞迪在香港的股價週四一度飆升9%。先前歐洲宣佈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幅度,比亞迪適用的加徵稅率低於市場預期。
2024年6月13日

中國將把電動汽車銷往哪裏?

美國和歐洲不斷高漲的保護主義可能在不經意間造成一個結果,就是導致許多新興市場落入中國的掌控。
2024年6月5日

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如何回應美國關稅

Yoon: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可能會轉而瞄準歐洲市場,極氪等高階品牌將爲消費者提供富有吸引力的新功能。
2024年5月28日

比亞迪力求本十年內在歐洲市場達到領先地位

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歐洲區負責人稱,在下一階段計劃對歐洲業務進行「鉅額投資」,吸引消費者購買其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
2024年5月10日

外國汽車集團在中國擁抱本土技術

日韓主要汽車製造商緊隨福斯汽車之後,紛紛與中國公司就電動汽車相關技術達成合作,以追趕中國競爭對手。
2024年4月29日

比亞迪的雄心遠不止於電動汽車

該公司的全球計劃包括太陽能模組、電動巴士、卡車和火車,以及複雜的運輸系統。
2024年4月25日

國際能源署看好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

許多製造商擔心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國際能源署的看法則與它們背道而馳。
2024年4月23日

新能源車企:兩種模式,一種終局

黃春燕、史穎波:小米新車亮相之際,「大而全」和「大而散」兩種造車模式也基本定型,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但從創新角度看,只有一種模式可以勝出。
2024年4月11日

比亞迪首季純電動汽車銷量環比下降42%

國內市場需求疲弱而競爭加劇導致比亞迪在第一季度售出逾30萬輛純電動汽車,這意味著特斯拉將奪回世界最大純電動汽車賣家的桂冠。
2024年4月2日

Lex專欄:比亞迪仍有打價格戰的空間

上月宣稱開啓「電比油低」新時代的比亞迪宣佈最新一輪降價。其最暢銷車型現在起價約爲1.1萬美元,低於大衆朗逸和豐田卡羅拉。
2024年3月26日

比亞迪推出豪華電動超跑顯示出更大的野心

這家中國電動汽車巨擘正拓展產品覆蓋範圍——不僅是在價位上拓展,還在動力類型上拓展,顯示出其有意挑戰更強大的對手。
2024年3月5日

歐洲車企能否抗擊比亞迪?

比亞迪一年多前纔開始在歐洲銷售汽車,但已經在這個大陸的一些市場取得進展,而歐洲車企決心反擊。
2024年2月29日

比亞迪否認國家補貼壓低中國汽車價格

歐盟正在調查中國政府補貼是否幫助其電動汽車以低於歐洲同類產品的價格銷售。比亞迪歐洲區總裁代表該公司對這項調查首次公開置評。
2024年2月26日

深圳發佈促進汽車出口計劃

這個中國科技中心「搶抓汽車出口發展機遇」的24條舉措,可能加劇西方對本國製造商將面臨更激烈競爭的擔憂。
2024年2月27日

比亞迪已經見頂了嗎?

中國最暢銷電動汽車品牌的股價疲軟表明,投資者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感到擔憂。
2024年1月16日

比亞迪考慮收購巴西鋰生產商

比亞迪巴西董事長巴爾迪透露表示,已與估值達29億美元的西格瑪鋰業舉行了討論,涉及可能的供應協議、合資企業或收購。
2024年1月15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